围绕“一条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领导,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学校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学校思政课内容,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纳入班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建立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定期组织师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民族政策知识,讲好民族英雄事迹和民族团结故事。制定了《牟定县茅阳第二小学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落实到每一个班,覆盖到每一个学生,引导全体师生树立正确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守好“三个阵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覆盖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在一至六年级开设不少于12课时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讲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中华民族发展史和各民族文化知识,以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好故事。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主阵地的作用,在校园各个角落增设文化风景线,把“四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充分发挥校园活动主阵地的作用,坚持每天开展“民族规范舞课间操”,每学期开展一届民族文化体育艺术节活动。每周二至周五举行全校学生葫芦丝同奏《龙的传人》《金孔雀轻轻跳》《荷塘月色》等民族乐曲活动,“千人同跳民族规范舞,千人同吹葫芦丝”已成为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校园的靓丽名片。注重文化熏陶,坚持举办《中华魂》《科技托起强国梦》等主题读书活动,把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中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让民族团结之花馨香四野。
打造“三支队伍”,增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硬实力
加强学校管理队伍建设,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和各年级学科组长、班级主任。每学期集中组织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情况纳入教学考评体系,促进各年级和班级负责人增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名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牟定教学名师”,组织开展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相关课题研究,积极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路径,细化工作方案,把课堂、活动、校园文化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选派教学骨干外出学习培训,邀请知名学校优秀教师到校开展教学知识讲座,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支持鼓励教师开展民族文化创作,先后有《打陀螺》《两人三足》作品在云南省民族传统体育展示活动中获得表彰。
(牟定县茅阳第二小学)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