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统共传 两岸同心两岸学界文化界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布日期:2021-10-0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9月25日,沪台学子共同朗诵《论语》。新华社发

  ■上海:两岸学生携手祭孔

  9月25日上午,以“敬贤孝亲、两岸同心”为主题的海峡两岸青少年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祭祀活动在上海文庙举行。

  大成殿前,上海文庙管理处主任刘栩以主祭官身份诵读祭文。包括百余位沪台学子在内,参与祭祀活动的全体人员以传统礼仪“四拜礼”向至圣先贤表达敬意。

  作为上海城区唯一祭祀孔子的庙学合一古建筑群,上海文庙始建于1294年。当天,这一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儒学圣地成为两岸青少年共同缅怀先贤的场所,研习传统礼仪、了解传统文化的舞台。

  来自上海市敬业初级中学的孩子们右手执羽、左手执籥,以肃穆恭敬的祭孔佾舞为祭祀活动开启序幕。庄重的仪式之后,主办方精心设置了蹴鞠、投壶、拓印等充满古风古韵的游戏,让学子们在快乐嬉戏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对于上海台商子女学校高一学生卓妤辰来说,参与此次活动新奇而难忘。“祭拜孔子、行拱手礼,穿古装、玩投壶。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现在能够亲身体验,感觉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距离。”卓妤辰说。

  主办方代表、黄浦区台联会长程彝敏表示,两岸青少年在一起秉承古礼、致敬孔子,也将共同践行崇仁重义、尚礼贵诚、重教尚贤、与时偕行的优秀传统文化。

  上海文庙是上海黄浦区重要的两岸青少年交流基地之一。据悉,黄浦区将继续在文庙开展“敬贤孝亲、两岸同心”系列主题活动,助两岸青少年增进交流、增长才干,加深友谊和情感融合。

  (潘清)

9月28日,由北京四海孔子书院师生共同完成的“纪念大圣先师孔子2572年诞辰礼乐典礼”在京举行。本报记者 修菁 摄

  ■北京:两岸学界文化界共办礼乐典礼 共话中华文化传承

  “今天,距离孔子生活的年代已经两千多年。为什么他仍被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中国人共同纪念?我们为什么纪念他,又要纪念他什么?”在9月28日由北京四海孔子书院主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72周年,共话中华文化传承研讨会”上,台湾三一寰宇文化协会执行长杨庆亮的如上追问,引发现场嘉宾的沉思。当日,来自两岸学界和文化界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活动。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中华青雁和平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洪秀柱向活动发来贺信。她表示,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这个无比珍贵的文化身份。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内涵,是两岸共同的文化共识,也是我们要守护的共有精神家园。两岸同胞携手同心,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共同弘扬传播中华文化。洪秀柱希望,网络时代的年轻人,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以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传承的精神为底气,做一个充满自信而有尊严的中国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还围绕“心灵共契”“礼乐共奏”“典范共仰”“道统共传”等主题展开交流探讨。

  北师大资深教授、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荣誉顾问郭齐家以两岸祭孔活动为切入点,建议全面认识孔子和儒学在现代世界的重要作用。“儒学包含融合、和谐的精神,是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源头河水。”他表示。“孔子是中华文化的一座高山,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台湾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根基。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看到台湾有一种现象:一方面,百姓生活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广大民众对中华传统尊崇备至;另一方面,一些政治势力一边拜着孔子、妈祖、关公,一边在文化、教育领域力推‘去中国化’,将‘中国史’‘中国文化’与‘台湾史’‘台湾文化’切割,令人痛心和忧心。”杨庆亮说,在疫情之下,之所以他愿意花出两岸疫情防控隔离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来到大陆参加这次会,就是希望和大陆同道戮力同心,共同找出两岸同胞共同认同的文化精神,为增进台湾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认同尽己之力。国台办全国对台干部培训中心主任王杰在发言中提出,台湾问题是政权统一和政权认同问题,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起点和结果,也是民族认同的核心。在现代社会,由于台湾当局的“去中国化”行为,两岸现实文化出现断裂、冲突。因此就需要加大推动两岸青年文化交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岸文化交流,要创造两岸未来共同的文化。文化交流在重视传统文化、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要重视现实文化。文化复兴不是文化“复古”,要创造两岸认同的新文化、新“传统”。研讨会前,与会嘉宾一起在现场观看了由北京四海孔子书院主办、台湾三一寰宇文化协会协办,四海孔子书院师生共同呈现的纪念大成至圣先师孔子2572年诞辰礼乐祭孔典礼。在四海孔子书院院长冯哲看来,增进台湾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进而认同,需要一些文化层面的桥梁和纽带,而让礼乐在两岸共奏,就是一种有效的联结方式。台湾中华民族致公党主席陈柏光表示,中国大陆正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就要复兴中华文化,因为经济使一个国家强大,而文化使一个国家伟大。台湾的“台独”势力在岛内有计划地做了大量“去中国化”的措施,但无论如何,台湾人的祖辈来自大陆,文字也是中国文字,所以“去中国化”的各种措施,终将是徒劳无功的。

  作为台湾青年代表参会的台湾电影人涂圣成表示,儿时父母曾带着自己去过台湾的很多座孔庙,“那里古色古香的建筑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幅幅楹联书写着薪火相承的思想与情怀,而漫步其间的民众或鞠躬敬拜、或凝神观望、或研学笔墨,享受着一份古意文脉的熏陶,今天想来,当年所见对今天的我,都是一份文化滋养,为我的文化认同打下一份底色。”他表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需要有责任和使命担当的台湾年轻一代,自己愿意通过个体的讲述和发声,为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贡献个体的力量。

  (记者 修菁)

  ■台湾:疫情下超过40座大小孔庙如期举办祭孔活动

  据新华社电 今年虽受疫情影响,台湾各地孔庙的祭孔典礼仍如期举行,只是按防疫要求取消民众观礼或减少现场参与人数。

  台北市孔庙的释奠典礼9月28日清晨6时登场,为时约3小时,循古礼设有正献官、奉祀官、分献官,并由孔庙所在地大龙峒德高望重的人士担任礼生,由初中、小学和餐饮学校学生分别担任“乐生”“佾生”“馔生”。由于目前防疫规定对室外集会人数有限制,典礼取消了民众现场观礼,但进行了网上直播。民进党当局亦有高官代表领导人出席,担任嘉宾。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台湾各地有超过40座大小孔庙。其中,兴建于1666年的台南孔庙是台湾第一座孔庙,被誉为“全台首学”。9月28日,台南孔庙的祭孔仪式亦全程依古礼进行,当地小学生演出了六佾舞,场面庄严隆重。在高雄,祭孔典礼在位于左营区的孔庙举行,今年取消了“佾生”“乐生”表演和民众观礼,但仍依循明代礼制完成主要仪程。

  往年,台湾各地祭孔大典都吸引大量民众早早前往观礼,许多都是亲子同行。父母带孩子来向“至圣先师”求智慧,保佑升学顺利。据了解,台南孔庙祭孔的重头戏就是“拔智慧毛”活动,每年吸引许多民众参与,但今年也因配合防疫暂停了。为了让民众们不太过遗憾,台南孔庙改分送“智慧笔”。

《人民政协报》(2021年10月9日 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