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少数民族界、宗教界委员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布日期:2021-09-0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8月27日至28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号召少数民族界、宗教界委员第一时间深入学习会议精神。委员们表示,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落实到本职工作和政协履职当中。现将部分委员的学习感想和体会选登,以飨读者。

  ——编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需要在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共同推进

青觉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召开高规格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总结经验,与时俱进,研究确定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和任务,提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民族工作指导原则和前进方向,推动民族工作和党和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同频共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共识、智慧和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我们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指导和引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既是民族工作主线,也是其他各项工作都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整个国家、整个社会乃至我们每一个个体的共同努力,需要各个领域、各项工作的共同推进。

  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因此,既要加强思想上教育引导,把道理讲清楚、宣传到位;又要重视实践中的稳步推进,让各族群众更好地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其现实意义和长远作用,将随着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凸显。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院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郑大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归纳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集中阐释了“十二个必须”,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的治国方略在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所阐释的“十二个必须”中的第三个“必须”,就是“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还强调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使我更进一步认识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在党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全国政协少数民族界别的委员,我一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好讲话精神,并根据讲话精神和要求,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根

李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系统全面论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针对性,深刻指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这既是对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前进的方向和根本遵循。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这些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应该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机制,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应该讲清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应该系统设计完善的课程体系,使其更加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呈现更科学更合理的教育内容;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筛选与挖掘、加工和提炼,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精神和价值,结合时代精神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地区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马宗保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拔节孕穗、积蓄能量、淬炼成钢的关键期,肩负伟大时代责任,在青年学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地区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教育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中坚力量。

  在青年学生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代文明教育,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在大学校园落地见效。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构建充满活力、丰富有效的“三全育人”体系。积极搭建多类型课堂平台,用好所在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民族团结优良传统资源,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关键问题,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在青年大学生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向校园渗透,守住一方净土,确保各民族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培育造就爱党爱国、扎根西部、服务家乡的时代新人。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师范学院院长)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阿拉坦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通篇体现了“民族工作关乎全局”的思想,强调“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深情道出了各族人民的心里话,响亮回应了各族人民共同过上好日子、携手迈向伟大复兴的美好期盼,我作为少数民族干部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思想就是力量。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这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感悟思想伟力,把牢民族工作之“纲”,聚焦民族工作主线,坚决坚定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把握“四个必然要求”,正确廓清“四对关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引导全国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让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巩固和壮大。

  通过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们民族地区的干部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承担的光荣使命,一定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特别”的重要要求,努力做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行家里手。作为一所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必须牢记“国之大者”,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党的领导贯穿学校民族工作全过程,引领全校上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核心工作,突出抓好铸魂育人,推动“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在各族师生心中深深扎根、代代传承,切实发挥民族地区高校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推进少数民族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李莉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系统阐述了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规模日益扩大,跨区域、跨民族、跨层次的交流需求在民族地区日益增加,因此迫切需要高质量的少数民族人才。高质量的少数民族人才对于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发挥着桥梁作用。一直以来,我们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过程中都非常强调语言文字的功能性,但是语言文字背后文化的涵养还有所欠缺。因此对于少数民族人才文化认同培育的机制应从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和实践深化三个维度进行构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和了解,从“知其然”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知其所以然”的理性认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注重培养共同文化中的道德规范、礼仪习俗,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评价标准,培养其道德理智感和判断能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在理性认知、情感认同基础上,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实践,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最终目标。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开创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工作新局面

韦震玲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一直是党的民族工作基本要求之一,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重要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再次重申和强调这一工作要求,并赋予其新内涵。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变化,深刻学习领会好精神要义,并不折不扣落实到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各个具体工作环节,开创新时代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新局面。

  一要更科学地推动涉民族事务的立法工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鲜明主线,严格依据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框架,推动做好民族事务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调工作,将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融入国家法治体系之中。

  二要更严格地强化涉民族事务案(事)件法律法规的执行。要站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立场,坚持一视同仁、一断于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严密防范、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依法妥善处理好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确保依法治国方略在涉民族事务执法环节得到全面正确落实。

  三要更主动地推动完善对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评价监督体系。建立完善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工作的考评考核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明确监督检查的主体、内容、对象、程序和方式等。

  四要更深入地开展涉民族工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既深入宣传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又广泛宣传关系各族群众日常生活、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法律法规;既面向民族地区宣传,也面向中东部地区、面向全社会宣传。将共同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深耕厚植于人民群众心中,逐步构建起各族群众共有的法治精神家园。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以辩证思维做好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工作

安阿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2019年4月份我到河南平舆做帮扶工作,当地有一个约2000人聚集的“回民村”。20年前,这里的回民以屠宰牛羊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经济收入低,生活水平不能得到充分保障,闭塞、保守是一大特征,打架、犯罪等问题屡见不鲜,民族问题相当突出。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群众的高度重视关怀和一揽子扶持政策出台,当地政府分析问题根源,抓住“物质基础”这个根本问题,采取“经济帮扶”“发展指导”、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举措。现在这个村的村民以个体经营、群体创业、打工为主,经济收入逐步上升,开放包容程度大大提高,与周围村民相处融洽,民族纠纷和矛盾基本解决。

  做好民族工作就是要善于异中求同、同中存异,深化辩证认识,找准具体原因,采取有效办法,妥善解决问题。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肛肠科主任暨肛肠病安氏疗法中心主任)

 

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

王树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谈到,要“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我国56个民族当中,由于存在着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区别不同情况,科学正确地向前引领,慎重稳妥地对待民族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误解或偏差,避免由于情况不明或粗心大意带来的差错。

  在山东,自元末明初有回族群众居住以来,信教群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清真寺,就是按照中国民族建筑风格进行修建。但是,前几年有个别地方在个别人主张西化的忽悠下,在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上加进了与我国清真寺风格不一致的元素。发现这个问题后,我们觉得这是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大问题。我们经过细致工作,向信教群众进行了入脑入心的宣传,群众分期分批自愿拆除了与我国传统不一致的清真寺建筑。这样,既保证了群众正常宗教生活,又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既指出了做好民族工作、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纲”,又给我们列出了如何做好工作的“目”,纲举目张,民族工作就会越做越好。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山东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政治保障

约尔古丽·加帕尔

  按照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于1954年建立,此后相继在全国建立了7个柯尔克孜族民族乡。在党的领导下,柯尔克孜民族与全国其他民族一样充分享有民族政策和宪法赋予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权利,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世世代代生活在深山里逐水草而居的柯尔克孜民族,在党和国家为少数民族发展制定的各种倾斜性特殊政策的支持和帮助下,已经搬出了大山,定居了下来。在实现小康的路上,一个人也没有掉队!人心所归,惟道与义。今天的柯尔克孜民族正满怀着感恩党、感恩祖国的深情,坚定着永远跟党走的决心,牢记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信念,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

 

谱写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甲热·洛桑丹增

  在举国上下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位谋划,作出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是党的治国方略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

  作为来自西藏自治区的全国政协委员,我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结合工作实际,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领悟好、把握好、宣传好、贯彻好,以高度自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作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

 

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黄榜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民族地区要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于贵州民族地区而言,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在既有的制度保障基础上,完善和创新支持贵州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民生领域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升民族地区干部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委会主委,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协副主席)

 

民族工作的又一个春天正在来临

段丽元

  作为一名民族地区的政协委员,我认真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感振奋和自信,深感民族工作的又一个春天正在来临。会议把握历史大势、体现继承创新,明确目标任务、彰显时代精神,思想深邃、内容丰富,需要我们长期学习和深入贯彻。

  云南是民族工作大省,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繁荣、民族关系和谐是云南最大的特点和亮点。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都对云南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要求。因此,全面学习贯彻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对云南来说意义和使命更为重大,要求更为迫切。要把贯彻好会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当前和长期的工作重点,自觉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组织委员开展好云南民族工作的调研、视察、协商和提案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反映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为云南省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提案委主任)

 

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魏艺红

  新中国成立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云南的实践历程和经验启示非常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思普专区,1951年元旦诞生了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思想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中。

  我们将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深化宣传教育,挖掘民族团结进步的身边事,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化风成俗;创新方式方法,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凝聚起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伟力;将党史学习教育和传达领会习近平总书记8月19日给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精神结合起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普洱市政协主席)

《人民政协报》(2021年9月2日 8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