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千年的民族交融——探访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太昭古城
来源:新华社 罗布次仁、薛文献、陈尚才 发布日期:2021-08-1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太昭村全景(无人机照片,7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

  8月的尼洋河谷,群山苍翠,气候宜人。走进川藏公路旁的太昭村,刚刚硬化的街道两边,崭新的藏式民居错落有致,掩映在翠绿的古树中。

  70年前,这个地方的群众帮助进藏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开启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历史。

  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太昭村一角(无人机照片,7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

  70年后的今天,过上小康生活的太昭村民,以从未有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续写守望相助的厚重历史,再传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佳话。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西藏考察时指出,西藏是各民族共同开发的,西藏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藏族和其他各民族交流贯穿西藏历史发展始终。

  一座城:穿越千年风雨

  太昭村隶属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江达镇,现有101户445人。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村,更是一座古城。

  这是位于太昭村的“藏王避雨石”(7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

  太昭原名江达。公元7世纪,吐蕃在此设立驿站,江达由此成为漫漫唐蕃古道、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节点。相传1300多年前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时在村西山洞中避雨,此洞后人称为“藏王避雨石”,洞内文物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八九世纪。

  元朝时,西藏与内地交往密切,江达驿站的作用更加凸显。到了清代,这里设置了粮台、把总和外委,“率兵以资镇守”。从此军人在此驻扎换防、粮草在此交割分配、公文在此传递,驿马飞奔在这条线路的两端。

  扎西旺扎在讲述太昭古城历史(7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

  今年98岁的扎西旺扎老人是太昭村年龄最长者。他戴着眼镜,喜好读书,精神矍铄。他说,这里曾市镇繁华,店铺林立,有著名的小八廓街和4个香火鼎盛的庙宇,并曾设有政府机构、粮仓、学校、邮局等,各族商贾往来不绝。

  太昭村西“大象山”脚下的墓地,长眠着120多位清军士兵以及许多汉、纳西等族客商。

  这是位于太昭村的“万善同归碑”(7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

  在村庄的北边,记者看到“万善同归碑”,碑文模糊,但大致能辨清内容,记载的是清嘉庆初年驻防拉里、江达的官兵,与藏族、汉族等各族民众一起,共同捐资整修河边道路的善举。

  这是位于太昭村的关帝庙遗址(无人机照片,7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

  在太昭村中央,村党支部书记加央次仁领着记者找到关帝庙遗址,仅剩建筑基址和建筑轮廓。1912年,四川经略使尹昌衡提出西康建省框架,尹昌衡字太昭,遂改江达为“太昭”。

  村里老人谈到,1951年,解放军第18军52师副政委阴法唐率军从昌都方向沿娘蒲沟行至太昭,在这里休整月余,留下了军民团结的好多故事。说起这些事,大家如数家珍。

  古城、新村,经历千百年的风雨洗礼,积淀着尘封的故事,述说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往。

  一条路:洒满团结幸福

  太昭作为绵延“世界屋脊”古商道的重要站点,连接着古道的两端:一头是中原,一头是吐蕃;一边有茶叶和盐巴,一边有药材和毛皮;一头连接着历史,另一头连接着未来。

  沿着这条古道,走来了云南丽江的纳西族男子和鉴。1921年,他随马帮经商到此,与藏族姑娘思达结为夫妻,定居在太昭,繁衍生息。

  太昭村村民阿牛在展示当年解放军送给她父亲的水壶(7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

  和鉴的女儿、67岁的太昭村村民阿牛说,父亲当年带领一家老小开垦荒地种植萝卜、土豆和大白菜等,把种子分给邻里,教授蔬菜种植技术,解放后还当了生产队长。

  和鉴老人于1977年去世,安葬在太昭。

  比和鉴更早来到太昭的,还有扎西旺扎的外公。“外公是从北京来的,汉族。最遗憾的是不知道他的名字。”扎西旺扎老人身板硬朗,是太昭村的“活字典”,“外公到这里做生意,亏本后连回去的路费都没了,就留了下来。”

  村民觉阿罗布的爷爷梁宝天是重庆人,于1921年前后来到太昭经商,并在此成家立业,育有3个子女。

  在49岁的觉阿罗布眼里,爷爷高个子、长胡须、喜欢穿中式长衫。村里的孩子们经常坐在他怀里,扯胡子玩。

  “爷爷负责照料关帝庙,也给村民代写书信。刚来太昭的时候,他还卖过茶叶和冰糖。”觉阿罗布说,爷爷到这里后就没有回过重庆。

  西藏和平解放后,一队队解放军战士从这里走过。“父亲帮解放军翻译,做向导。”阿牛说,战士们帮村民修路架桥、免费治病。

  岁月如梭。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由太昭村串联起的这条古道,早已发展成为国道、高等级公路,天上有航线,地面有铁路。

  今年46岁的山进祥祖籍甘肃临夏,2004年随工程队到太昭村修桥,结识了美丽善良的藏族姑娘其美,喜结连理。从此,山进祥成为太昭村的一员,一家人和和美美,安稳而幸福。

  古道的艰险,成了书上的记载、老人的记忆。而一起留在这里的,是爱情、亲情、家国情。

  这是位于太昭村的“太山石敢当”(7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旦增尼玛曲珠 摄

  一家亲:守望美好生活

  穿行在太昭古村,我们挨家走访汉族、纳西族后人,听他们讲述家族的往事。

  1951年,解放军先遣部队驻扎太昭,和鉴腾出房子让解放军住,还为解放军官兵做鞋子、补子弹袋。1959年西藏反动上层发动武装叛乱,叛乱分子把和鉴绑起来,严刑拷打。在全体村民捧着哈达苦苦哀求后,叛乱分子把和鉴捆作一团从二楼推下,将其摔成重伤。

  扎西旺扎记得,他外婆叫桂花,汉语说得好。18军参谋长王其梅率队驻扎这里的时候,外婆给王其梅送过鸡蛋,帮解放军当翻译。参谋长问她汉语为什么这么好?她说老公是汉族。

  从此,听党话、跟党走成了太昭人不变的信念。

  阿牛记得,小时候各家的房子又黑又小,人多、地少,孩子们总是喜欢到他们家里,父亲总是煮土豆分给大家吃。

  日子再难,和鉴一直教导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阿牛说:“父亲还领养过3个孤儿,有两人长大后当了解放军,父亲告诉他们到了部队,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阿牛的丈夫群培与和鉴生活了一年多。记忆中,老丈人去世前一直念叨的是如何发展生产,告诫他们“自己有,别人没有,就跟自己什么也没有一样难受”。

  群培曾担任村干部16年,带领村民立电杆拉电线、改木板房顶、建桥、为困难家庭盖房等,为村庄整体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5年,他的儿子洛桑次成接过了接力棒,担任村委会主任。洛桑次成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带领群众组织农牧民氆氇加工合作社、旅游合作社,建起停车场等,当年接待游客5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7480元,村民的生活更加殷实了。

  各民族间团结互助的手足情以及血浓于水的亲情,成为太昭人最温暖的记忆。

  觉阿罗布说,爷爷去世时是按照汉族习俗安葬的。逢年过节,村里有不少人,都会准备好香、烟、酒等物品,一起到墓地祭奠。

  觉阿罗布的父亲果果阿牛,生前曾多次告诫自己的孩子们:“你们一定要搞好民族团结,将来有机会到重庆去寻祖认亲。”

  而在山进祥看来,太昭村的人都很善良,“从不欺负我这个外地人,给我上了户口,欣然接纳了我”。山进祥外出打工、采挖虫草、盖房抹墙打地坪,勤俭持家,村民很喜欢这个外来的女婿。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奔腾不息的尼洋河作证,一代代太昭人用心守望的“民族团结之树”,栉风沐雨,蔚然成林。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