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至8月5日,2021年云南佛教持续推进中国化进程研讨会暨首届三语系讲经交流会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举行。云南省民宗委、红河州民宗委、弥勒市委统战部、弥勒市民宗局的相关领导,云南省佛教协会及全省16个州市佛协的负责人,云南大学、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云南民族大学的专家学者,云南佛学院、云南藏语系佛学院的代表人士参加活动。
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云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刀述仁居士在开幕式致辞中说,佛教中国化不仅是党和政府对佛教界的要求,更是佛教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云南省三语系佛教要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结合各自实际,积极主动做好中国化工作,把中国化落到实处;云南各级佛教协会要常态化学习关于宗教的法律法规;要正视云南佛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红河州民宗委副主任孙少铃说,佛教界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进一步挖掘佛教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主动担当作为,不断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充分发挥佛教界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云南佛教持续推进中国化进程各抒己见,为云南佛教中国化所遇问题和具体实践建言献策。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所长梁晓芬认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既是我国宗教工作的根本导向和教界正信正行的方向,也是学界最重要的理论问题。南传佛教从东南亚传入云南之后逐步实现本土化,即“政治认同、社会适应和文化融入”,最终发展成为独具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色的中国南传佛教。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赋予了中国南传佛教新使命,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僧才培养、寺院管理、僧团管理、供养模式等方面的现代性适应问题,是南传佛教中国化过程中需要充分注意并积极探索实践的重要方面,要积极应对新的历史时期的新问题、新变化,更好实现南传佛教的现代转型。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张庆松说,宗教中国化不是要改变信众的根本信仰,而是调适并使其与时俱进。佛教中国化从佛教初传中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立足、生根、发展的历史过程证明佛教中国化是正道、是成功的历史经验,要坚持并持续推进。
云南大学教授周娅认为,在云南,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文化在历史上对云南多个民族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云南佛教界当前应结合自身的地缘、教缘和族缘特点,做好中国化实践。她表示,云南佛教界可在“三语系讲经交流会”的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云南佛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实践交流会”,及时汲取、总结和提炼云南佛教界中国化实践的地方经验。
本届三语系佛教讲经交流会以问题为导向、以经典为依据、以信众为依归,三语系佛教界代表分别作示范讲经。参讲的28位法师围绕持续推进云南佛教中国化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进行讲经交流。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_mzb@163.com
(编辑:石建杭)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