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工作新观察| 创新才能出彩
来源: 钟华民 发布日期:2021-08-0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围绕主线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其中创新方式载体尤为重要。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起步发端,到新时代的蓬勃发展,在工作抓手上的探索与创新,是创建工作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创建工作由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拓展至有些地区的进景区、进家庭、进岗位等“N进”;由培育示范县(旗)、乡镇、社区、学校、企业等具体的“点”,扩展为创建示范州(地、市、盟)等一定的“面”,又延伸到有些省区开展全域创建,西藏、新疆正式启动模范区创建。特别是一些源自基层的经验做法,往往小平台发挥大作用。比如,河南在总结邘邰和大新庄两个村庄“邘新社亲”各族群众世代友好交往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数百个民族聚居村与周边村“同心圆·共发展”行动。新疆阿克苏地区在王三街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引领带动下,陆续成立了10余个类似的社会组织,团结了更多的社会力量一起共创共建。这些焕发了创建工作的新活力,激发了新动力。

    同时,从全国范围讲,创建工作吸引力不够、感染力不强、覆盖面不广的问题依然存在。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打破惯性思维,克服路径依赖,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努力探索更加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工作载体。

    创新要聚焦工作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鲜明主线。创建工作要着力在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上下功夫,在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上求突破,推动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嵌入式发展计划、民族地区旅游振兴计划等,真正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主线贯穿工作的始终。

    创新要体现时代特点。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善于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新业态,以及大数据平台等,大力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发挥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的优势,多用文化浸润的方式开展工作。利用好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工作机制,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等交往交流活动。不只运用行政手段,也要善于运用社会化手段,广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创建。

    创新要突出群众特色。把创建工作下沉到社区、乡村、学校、企业、连队等基层单位,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平台,让创建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作为基层创建工作的重要方式,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上创新作为。

    创新要注重工作实效。避免新瓶装旧酒,载体形式是新的,内容仍然是旧的,工作没有针对性,不解决实际问题。防止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看起来“新亮点”、“新品牌”不断,实际上华而不实,本末倒置。要找准创建工作的切入点,从小切口入手做活民族团结大文章。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基层创新的“土壤”最肥沃,要通过方式载体创新,不断推进工作提质增效,使创建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