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大设计学院:“特区学院”的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来源: 见习记者 文静 发布日期:2019-12-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学生们一起讨论设计方案,互相启发。

学生们动手设计作品。

学生作品《Smart Finger》,针对断指人群的智能假肢设计。

学生作品“RDC搜救犬辅助设备”,这是一款在减轻搜救人员工作风险的前提下,提高灾后搜救效率的搜救犬可穿戴设备。

学生作品《Doggy Leg》,这是为肢体残障的狗设计的一款灵活的动物假肢。

  在业界同行看来,大连民族大学设计学院的办学成绩,可谓是一个“奇迹”。

  建院20年来,在这个生源一半以上来自民族地区、贫困山区的学院,累计获得包括79项德国红点概念大奖在内的340项国际三大顶级设计奖以及1850余项国内知名设计竞赛奖项。在2019年亚洲Aisa Design Prize设计奖全球大学排名中,该学院位列第一。

  是什么,让一大批起点并不高的少数民族学生登上国际领奖台?大连民大设计学院的“奇迹”是如何诞生的?

  在大连民大,设计学院有一个响亮的称呼——“特区学院”。作为学校第一个建设的“特区学院”,设计学院打破体制机制束缚,开辟一条政策、资源、条件协调推进的“绿色通道”,借鉴国际先进办学理念,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万字家史

  设计以人为本,为教育注入人文精神

  采访对象涉及家族三代成员,形成一万字家史报告——这是设计学院大一新生的寒假作业。2007级学生杨琨是最早受此考验的学生之一。和他一样,设计学院的学生都是理科或艺术类专业背景,面对这一作业惊讶又茫然,不知如何下手。

  上网搜索,提问“一万字家史怎么写”,回答是一场大型“认亲”现场。跟帖网友几乎全部来自大连民大设计学院,大家心照不宣地留言调侃。

  “从未有哪次春节像那个寒假一样,想见到亲戚。”用杨琨的话说,他搜集素材就靠“串门儿”和“唠嗑儿”,“硬着头皮提问题”。

  经过一个月的准备,杨琨最终集合8位亲戚的访谈,完成家史报告。报告开篇写道:“我从未像现在这样,遥望过去、展望未来,了解自己,从‘我是谁’开始……”

  认识自我,是发展自我的第一步。人手一份家史报告,是设计学院学生正式进入专业学习的“仪式”。

  回忆大学生活,杨琨把“写家史”对自己的影响排在第一序列,因为“开启了我的人文精神”。毕业7年后,他为父亲写文编书,记录当了一辈子体育教师的父亲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见证,“这是我对‘家史作业’的完善”。

  设计不是冰冷的,需要以人为本,而这需要设计者富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为此,设计学院一直坚持将人文教育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写家史之外,学生们的作业,还包括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调查、改革开放40年社会结构变化研究等一系列课题。在实践中,学生们了解自己,理解社会,认识国情。

  经过长期人文教育的浸润,学生们陆续交出自己的答卷:记录留守儿童群体生活的影片《青禾》、为铁路维修人员设计的警告手电筒《Seisesthesia》、针对断指人群的智能假肢设计《Smart Finger》……

  马骁骐,是设计学院人尽皆知的“百万同学”。在2019第八届太湖奖设计大赛中,他凭借作品“RDC搜救犬辅助设备”获得一百万大奖。这是一款在减轻搜救人员工作风险的前提下,提高灾后搜救效率的搜救犬可穿戴设备。

  决赛中,马骁骐与格力等三组参赛企业棋逢对手,场上出现平票,胜负难定。在2分钟的加时竞选中,马骁骐选择陈述一个理念——“用善良和爱心做设计”,最终以8:4的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

  “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不仅影响我的设计理念,也流淌在我的血液中,关键时刻,最能听见心底的那个声音。”马骁骐说。

  自己建一座“房子”

  需要什么,就学什么

  因为要完成一项光影互动设计项目,设计学院学生侯雪向熟识的朋友学习了电脑编程。同样,大三的李书研为了儿童游乐园的空间设计,自学了人体工程学。

  “一项设计,就是一砖一瓦建自己的房子,需要不同学科的‘钢筋、水泥’。需要什么,就去找什么。”侯雪说。

  在搭建自己房子的过程中,同学们不知不觉变身为跨学科的“混合型人才”。

  需要什么就学什么。先实践,再理论,这是设计学院师生们的共识。

  即使是刚入学两个月的新生们,已经习惯了学院这样的教学安排。

  杨紫绒,工业设计专业大一学生,开学第二个月遇上了“折纸”难题。

  在造型基础课上,每个人都要交一个用纸板制作的纸桥。纸桥的造型和大小各异,但要接受老师当众考核——一次性在桥面上放6块砖。纸桥不塌,算作通过。否则,推倒重来。

  杨紫绒的第一个纸桥作品不出意料被压垮了。桥体长约50厘米,两侧精心做了镂空设计。只用了一秒,这个她花了整整一晚完成的作品,变成废纸。而全班同学的纸桥在第一轮测试中,几乎“全军覆没”。

  没有花太多时间失落,杨紫绒和同学们立马开始查资料,准备再搭一座“桥”。

  来自内蒙古通辽的新生高涵,正在做另一个课题。

  金属工艺实验室外,几位女同学正用锉刀打磨一个铁框。作为焊铁选修课的作业,作品从设计、焊接到打磨都由学生独立完成。

  这个体态纤瘦的姑娘手握锉刀,熟练地打磨焊接角。她的手和鼻梁上,都带着擦伤的痕迹。

  无论是杨紫绒还是高涵,入学两个月,她们都已然习惯了“先做再教”的方式:“多看多做,错了重来。”

  阅读、查资料、找问题、一起讨论、相互启发,这套自学方式在一届又一届学生身上践行并深化。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知识是自己学会的,别人只提供启发。“备课先备学生”,设计学院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作为教学任务。

  培养“好学”的学生,而不仅是“学好”的学生。在设计学院院长包海默看来,“学好是今天学习的一个结果,而好学则是今后学习的一种习惯,后者比前者重要得多。”

  师生工作室

  教学相长、共勉共进

  “人的成功分两种,事业有所成就或者懂得生活……”在设计学院师生工作室宣讲会上,刘雪飞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了马骁骐。双向选择之后,他如愿加入了刘雪飞工作室。

  在马骁骐眼中,刘雪飞“善谈、亲切、乐于分享,对设计专注而热爱”,而这些个人气质,也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蔓延成轻松、愉快的工作室氛围。

  玻璃房、格子间。4个专业,18个工作室。学生按年级划片分区,各占“工位”。工作室一隅,是导师的开放办公区。

  不同于传统的班级教学,师生工作室是设计学院教学的基本格局。

  工作室以导师研究方向进行区分,主要由大二至大四的学生组成。以赛代练,真题真做,通过参加高平台竞赛,打开纵览社会需求的窗口——这是对工作室同学们的挑战,也淬炼了奇迹。

  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赵颖,是美术艺术生出身,对美感有高于其他人的追求。但落到设计上,也有“格局”受限的困扰:大二寒假,她独立完成了50个设计方案。然而,这些方案并没得到老师肯定。因为,它们几乎全都落脚于家庭和宿舍环境。

  什么是好设计?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赵颖脑中。加入包海默工作室后,课题设计和以赛代练的过程,成为她“破冰”的关键。她像海绵一样,加速吸收周边知识,拓宽设计视野。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要能看到社会问题。”此后,赵颖的作品《漂浮安全锤》获得亚洲设计大奖。对于那个悬在她脑海中的问题,她如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有温度的设计”。

  师生共学,深入钻研,是工作室制的底色。教学相长、共勉共进,是工作室制的背后逻辑。

  今年,设计学院教师王宁得到一份特殊的认可。他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设计的奖章被国家功勋办采纳,在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使用。

  为做好这个设计,自5月末,王宁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做笔记,画小稿,连走路、睡觉前都在琢磨。4个月设计,草图超5公斤。

  专注,源于热爱。虽是年轻教师,王宁的心中却早已明晰,传统工艺设计是自己要坚持一辈子的事。一件事,做一辈子,这种匠人精神,也默默影响着工作室的学生们。

  工作室制背后,是更为深刻的教学管理变革。设计学院将13个教学任务平台交由青年教师负责,每一个平台挑选专业最适合、精力最充沛的青年教师全面负责,给予其明确的任务,充分相信他们,让他们独立制定工作计划。

  “工作室制释放了青年教师干事情的活力,也给有经验的老教师更多的空间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包海默说。

  (本版图片均由大连民大设计学院提供)

 

【记者手记】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

 

  20年,有人之弱冠,风华正茂;20年,也有从无到优的蜕变。

  笔者在大连民族大学设计学院采访期间,适逢周末。走进学院大楼,眼前是一种各自为阵的秩序。铸铁工作室的切割机正在作业,二楼有人搬着木料进出,工作室里的学生在对着电脑画图……此后,通过与学院师生的接触,自觉、自主、自由,成为笔者对他们的精神画像。

  马斯洛说,“教育就是让一个人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设计学院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将人格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深层底蕴。人格重于能力,人文重于专业。建院20年来,人文教育如血液一般,流淌在学院工作的方方面面。学院院歌《润物无声》中,有句歌词这样写道,“用爱心去做设计”。

  大学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最后受教育阶段。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不仅要对现在负责,更要对未来负责。教育家约翰·杜威曾提出,“教育是社会生活的过程,而不是生活的预备”。从这点来说,大学教育应熏陶个体独立思考、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也正是设计学院的教育目的所在。

  去年以来,教育部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振兴本科教育,“以人为本”成为重要共识。今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也强调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12月8日,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六届年会上,“教育与科技”问题引发热议。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提出,人工智能时代需要重新定义人类的根本任务,而德行的成长、情感的培育、创造力的激发,将会成为人类教育的终极命题。

  无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还是时代所趋,人格塑造都应是亘古不变的命题。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生命陪伴,教育从来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