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纵观青海民族地区70年发展历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民生福祉得到显著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省民族地区焕发出勃勃生机,谱写了青海发展史上新的辉煌篇章。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共有55个民族。这里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其中土族和撒拉族为青海独有。这5个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区均实行了区域自治。有6个自治州:海南、海北、玉树、果洛、黄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7个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门源回族自治县、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青海民族地区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功的缩影,是青海民族地区发展速度最快的70年、是生态环境保护凯歌高奏的70年、是增进民生福祉浓墨重彩的70年!
经济社会
快速发展
70年来,青海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青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青藏公路建成、柴达木开发、两弹一星、第一辆“青海湖”牌汽车下线、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花格”输油管道建成投产、青海百万吨钾肥投产、青藏铁路贯通……
这些标志性工程,体现着我省70年来的发展历程,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省委、省政府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民族自治地方总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扶贫开发硕果累累,农牧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现在走进我省各市、州的乡村,干净平整的水泥路,崭新美观的太阳能路灯,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等等已是司空见惯。各市州的交通种类多样、快速、便捷。
全省基本实现市、州通高速公路,区、县通二级以上公路,乡镇和村通硬化道路。兰新铁路和西宁新站建成投入运营,青海跨入高铁时代。先后在玉树、格尔木、德令哈、花土沟、果洛、祁连新建了民用机场,加上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形成“一主六辅”机场营运格局。
70年来,青海省民族自治地方其他方面也飞速发展。
城乡居民生活及社会事业发展。全省达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良好局面。
工业不断转型发展。全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科技产业发展快速。
服务业及旅游业发展迅猛。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旅游业实现跨越发展。
高原特色农牧业快速发展。青海省大力推进油菜、马铃薯、蚕豆、蔬菜、中药材、特色果品、牛羊肉、奶牛、毛绒、饲草料等十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出“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柴达木枸杞”等区域品牌;建成7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31个农畜产品质量可追溯试点县,绿色原料基地面积达到六万余公顷。
“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加速完成。我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开放意识主动融入全球化发展潮流,坚持对外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不断拓展合作共赢的新空间。
生态优先
打造“新”青海
今天,“大美青海”被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喜爱。“中华水塔”源头活水独一无二的价值更加彰显,江河源头重现千湖美景,西宁南北山披上绿装,湟水河治理初见成效,人居环境大为改善,生态保护走在全国前列。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意识,坚定实施生态报国战略,全省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形成“绿色崛起”发展共识,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绿色产业,让青海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全力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尕布龙,青海省群众最亲切的“牧民省长”“人民省长”。他从政为官50年,带领群众绿化荒山18年,完成西宁市南北两山植树造林13933多公顷,成为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建立覆盖全省全部水域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体系,明确各级河长5925名,落实河湖管护员6421名。其中海北州州域三大水系、主要湖库总体水质优良,城镇集中式引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成为全国藏区第一个水生态文明示范州。
全省积极构建“一屏两带”生态安全格局。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相继开展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青海湖流域、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柴达木地区荒漠化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河湟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等重大生态保护举措。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等八场标志性战役,全面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林绿山青、天蓝水碧、空气清新,一幅山水相依、绿色宜居的“新”青海生态画卷正徐徐打开。
民族团结
唱响主旋律
“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多年来,省委、省政府立足多民族省情,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大省建设工作,大力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八进”活动。全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砥砺前行,共铸和谐青海。
青海省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翻开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崭新一页,谱写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篇章。
6个自治州和7个自治县形成了以《自治条例》为主干的民族法规体系,并根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完善配套法规。2013年以来,我省和各自治州相继出台《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地方法规,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青海省全面加强社会治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民族差异,包容文化多样性,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施青甘川交界地区平安与振兴工程;健全依法管理、社会管理、民主管理相结合的寺院管理长效机制,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活动,推进“平安青海”“法治青海”建设,依法推进社会治理;健全完善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等。社会和谐局面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入先进行列。
其中果洛州以“网格化+大数据”“六位一体”“十户长”等全新服务管理模式,作为打造“班玛经验”升级版的重要内容,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国家民委命名西宁市、海北州、海南州、海西州和玉树州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州。
同时,青海省以文化引领民族团结。文化进村入户工程实现了全省行政村全覆盖,全省广泛开展各类大型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开展“送戏下乡”,推出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
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建设“八大工程”全面推进,青海大剧院、省文化馆、省图书馆、省博物馆、省美术馆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村级文化中心基本实现全覆盖;
广电事业蓬勃发展。省到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提高到95%,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
体育事业闪耀夺目。我国海拔最高、最适合耐力性体育项目训练的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影响扩大,成为世界冠军的摇篮。“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成功打造为国际重大赛事,成为推介大美青海的亮丽品牌。全省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省体育中心建成使用,所有体育场馆实现免费和低价开放,全民健身蓬勃开展。
青海省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一步引领群众思想、凝聚民心民智,唱响国家富强好、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
脱贫攻坚
全力奔小康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全省农牧区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饮水安全、生活用电、客运班车、普惠金融、邮政服务等实现全覆盖,11.3万户游牧民实现定居,藏区县城全部实现供暖,65万无电人口用上可靠电,群众生产生活更加方便。
黄南州持续加强唐卡、藏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和文物保护工作,积极培育文化经营主体,推动文化扶贫工作。
海东市不断鼓励和推动拉面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闯出一条由拉面产业促进“三农”发展的好路子。截至2018年底,群众开办的拉面店总数增至2.72万家,从业人员达到17.3万人,帮助2080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玉树州精心打造玉树扶贫产业一条街,运用“互联网+”打开扶贫产品销量,吸纳覆盖全州一市五县的100余家畜牧业合作社、企业及电商平台入住,与912户贫困户3283人建立了利益连接。
果洛州创立“确立一户,制定一策,带动一片”工作法,以“州级自筹+县级配套”方式,投资435.2万元实施“党员脱贫示范户”创建工作,在7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投资240余万元开展“三有四帮两评议”助推精准扶贫活动。
……
从河湟谷地到青南高原,从海北草原到海西戈壁,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用心、用情、用智慧、用胆量,为贫困群众撑起了摆脱贫困奔小康的希望。2013年以来,青海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08.3万人。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人均5594元增加到2018年人均10393元,年均增长10.9%。
2018年计划退出的12个贫困县顺利实现摘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目前,全省农牧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整体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
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青海省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打赢三大攻坚战,大力践行新青海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苦干实干、砥砺前行,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青海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不负时代的满意答卷!
(编辑:程艳)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