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列克散代尔在手风琴展览馆里。 张国欣摄
祝福
党和国家对民族文化的重视,让手风琴奏响新旋律。作为俄罗斯族巴扬手风琴传承人,我非常荣幸,同时也希望通过手风琴将更多不同民族的人凝聚到一起。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祝祖国母亲越来越繁荣富强,衷心祝愿缤纷多彩的中华文化保护得更好、弘扬得更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六星街,一排不起眼的楼房里,不时传出悠扬的手风琴声和欢快的笑声。从窗外望进去,一个忙碌的身影在各式各样的工具间穿梭着,这是俄罗斯族店主阿列克散代尔·扎左林在给顾客维修手风琴。
手风琴,是俄罗斯族喜爱的传统乐器。从小生活在伊犁河畔的阿列克散代尔,对手风琴情有独钟。阿列克散代尔记得,小时候,父亲买过一台手风琴,他经常在院子里和邻居一起拉琴,一起唱歌。只要父亲的手风琴声响起,大家就会跟着跳起舞来。每到这时,父亲就是人群里的焦点。街坊邻居们围着父亲,跳啊唱啊,十分欢乐。
从那时起,手风琴之梦在阿列克散代尔心里悄然扎了根。“我当时就想,一定要学会拉手风琴。”阿列克散代尔说。
15岁那年,阿列克散代尔得知父亲的朋友家有一台闲置的巴扬手风琴要出售。为了得到这台琴,阿列克散代尔每天都到伊犁河打鱼挣钱。热辣辣的阳光把阿列克散代尔的后背晒得生疼,由于长时间用力拖拽渔网,他的双手长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一个夏天的时间,他终于凑够了350块钱,买到了这台琴。他兴奋极了,抱着手风琴一路小跑回到家中。
“一台琴不过瘾!”从此,阿列克散代尔走上了手风琴收藏之路。几十年来,他利用自己修琴的收入,收藏了800多台手风琴。
作为琴师的儿子,阿列克散代尔从10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学习手风琴的演奏和修理技巧。长期耳濡目染,他掌握了一手修琴绝活。琴的零件坏了,他从不送回原厂换零件,而是根据情况自制风箱、簧片等。不用调音器,他把耳朵贴在手风琴上,慢慢推拉风箱,一遍遍确认音调是否准确,一遍遍进行校准。
1990年,在伊宁市民宗局的帮助下,阿列克散代尔开了一家手风琴修理店。国内外的朋友都慕名前来,请阿列克散代尔修琴,这也为他收藏手风琴带来了便利。
阿列克散代尔收藏的800多台手风琴各式各样,有中国的百乐、长江,德国的霍纳,苏联的图拉等多个品牌。每台琴,他都能讲出一个故事。家里最好的位置都留给了心爱的手风琴,他的家也成了手风琴博物馆。
伊宁市六星街拥有较长的历史,街道两侧分布着风格各异的建筑,居住着汉、回、哈萨克、维吾尔、俄罗斯等多个民族。为了展示当地传统民俗和地域文化,伊宁市政府正全力将六星街打造成民族特色文化街区。2018年,伊宁市出资367万元,专门在六星街为阿列克散代尔收藏的手风琴建了一个展览馆,占地面积达1200平方米。
建一座手风琴展览馆,让一台台珍藏的手风琴重新焕发魅力,是阿列克散代尔长久以来的心愿。如今在政府的支持下,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谢谢党和政府,谢谢!”看着800多台手风琴安静地陈列在宽敞的展览馆里,阿列克散代尔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瑰宝。2013年8月,阿列克散代尔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俄罗斯族巴扬手风琴的代表性传承人。“现在国家特别重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遇上了好时代。”阿列克散代尔笑着说。
几十年来,阿列克散代尔痴迷于手风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拉起手风琴,音乐响起,舞蹈跳起,陌生人也能立马熟悉起来。”阿列克散代尔说,手风琴让他交到了很多朋友。
今年年初,阿列克散代尔和几位朋友组建了一支民族团结手风琴乐队,乐队由汉、回、俄罗斯、维吾尔、哈萨克、塔塔尔、锡伯、柯尔克孜等8个民族的民间文艺爱好者组成。
“我们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职业,因为手风琴,我们走到了一起,我们就是一家人。”阿列克散代尔说。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