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说不出澳大利亚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但价格较高、不愁销路的澳洲坚果却成了他们的“心头好”
德昂族人口不多,但文化底蕴深厚,要让世人走近大山里的德昂族,让德昂族走向世界
“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三台山乡出冬瓜村卢姐萨村民小组的赵翁毕如今很满足。这些年他陆陆续续种了18亩澳洲坚果,还套种了西番莲、菠萝等热带水果。去年他家纯收入近6万元,早就脱了贫。
而过去,赵翁毕家只种有少量玉米、水稻。每年雨季,他都心中忐忑。下雨一旦引发山洪,山谷里的粮食来不及收,就被洪水冲走了。“我家的田被冲过好几次,靠去亲戚家借粮度日。”他说。
“现在我再也不怕了。”赵翁毕指着远处的一片坚果林说,自己之所以敢一口气种这么多“洋坚果”,是因为政府铺好了路。政府免费发苗,免费提供技术服务,还定下了每公斤6元的最低收购价。
三台山乡是我国唯一的德昂族乡。德昂族源于古代的濮人,是中国西南边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新中国成立前,由于长期受土司、地主压迫,德昂族政治地位低下、生活极度贫困。新中国成立后,德昂族人民结束了千百年来受压迫剥削的历史,成为祖国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如今,脱贫攻坚战在三台山乡打响。当地立足实际,“产业扶贫”成果斐然。今年4月,德昂族已率先宣告“整族脱贫”。
“我们这儿该叫金子村”
时隔多年,出冬瓜村67岁的德昂族老人邵德富又重新拿起了竹弓。这种竹弓曾是他们祖祖辈辈用来狩猎的武器,但这次,他不是去打猎,而是用自制的泥球为弹药,去驱赶坚果林里的小松鼠。
邵德富老两口在山上种了十多亩澳洲坚果,这是三台山乡重点培育的扶贫产业。近年来,三台山乡种植澳洲坚果3.72万亩,2018年产量294吨,收入823万元。澳洲坚果已成为全乡经济支柱产业。
澳洲坚果原产自澳大利亚,德宏的亚热带气候十分适宜其生长。上世纪80年代,德宏州引进了这一树种,但大规模种植是近几年的事。
当地许多德昂族村民说不出澳大利亚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但这种价格较高、不愁销路的坚果却成了他们的“心头好”。“一斤刚采下的坚果能卖十多元,比种玉米划算多了。”邵德富说。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根基。芒市林草局高级工程师钏加周说,澳洲坚果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而位于北半球的德宏与澳大利亚等主产区季节相反,“这个时节国内外需求很旺盛。”
在三台山乡,不仅有来自遥远南半球的澳洲坚果,还有成片的咖啡树、西番莲等“洋作物”,被装点得如同一个大果园。
“感觉变化一年比一年大。”邵德富笑着说,“如果放在几十年前,我们这儿不叫出冬瓜村,该叫金子村喽!”
老木房里的新潮民宿
出冬瓜村的“德昂人家”是三台山上最早开业的民宿之一。和一般的酒店不同,这座老木房子里没有标间,也没有卫生间。在房子的二层,中间是一个火塘,周围摆满了一圈地铺。
“这栋老房子几乎和我同龄。”51岁的民宿创办人、德昂族织锦传承人赵玉月说,村里很多老房子都拆了,但她一直舍不得拆。
2017年,家里的老房子被列入古村落保护项目,政府给了她3万元对房子进行加固。年过五旬的赵玉月想法很新潮,在乡政府支持下,她和老伴办起了民宿。
“村里人都说我俩是憨包,这么破的房子谁会来住?”赵玉月说,村民们没想到的是,许多游客就是冲着这种别具特色的老房子来住的。
三台山乡吸引了不少海内外学者、艺术家和游客走访采风,新潮的民宿业大有市场。
每到晚上,民宿的火塘上煮着德昂族特有的酸茶,游客们围坐在火塘边,一边唱歌一边喝酒、喝茶,体验着德昂族文化。
“我们接待的游客来自世界各地。”赵玉月说,去年她家住宿、餐饮以及卖酸茶和织锦的总收入有5万多元。“目前民宿基本不赚钱,更重要的是让游客体验我们的文化。”
前不久,赵玉月25岁的儿子李岩所辞掉了消防员工作,回家帮父母打理民宿,学做酸茶。“以前我们希望孩子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现在他想回来传承民族文化,我们全力支持。”赵玉月说。
“文化要传承得好,必须与市场接轨”
住着德昂族民居,会做德昂族酸茶,会跳德昂族水鼓舞,开发德昂族美食和民宿,为民族学者当向导,作为主角参加拍摄德昂族纪录片……35岁的赵腊退可谓是德昂族的“代言人”。
赵腊退家在出冬瓜村出冬瓜老寨,作为三台山乡最古老的德昂族寨子,这里建寨已有200多年历史。
赵腊退成为德昂族文化传播使者,源于一次“旅行”。2009年,出冬瓜村入选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基金资助的“中国文化和发展伙伴框架”项目。担任小组会计的赵腊退被选为村级协调员,跟随项目组到北京、四川、贵州等地考察和培训。
“看了很多文化传承和乡村旅游项目,很受触动。我们三台山有好山好水,有独特的德昂族文化,只是没开发起来。”赵腊退打定主意,要将本民族文化重新发扬光大。
德昂族茶文化历史悠久,尤其以独特的酸茶闻名。因工序繁杂,这种口感清爽的酸茶一度濒临失传。村民都说,外面的人喝不惯酸茶,做出来也没有销路。可赵腊退偏不信,他找到会做酸茶的老人,用了一年多时间学会了酸茶制作技艺。在他的推广带动下,酸茶已成为三台山的“明星产品”。就在与记者交谈的间隙,赵腊退通过微信卖出了两单酸茶,入账1100元。
德昂族美食取材绿色生态,富有特色,但没人开发餐饮,赵腊退又成了开发德昂族美食“第一人”。橄榄撒、橄榄丸子、臭菜拌岩姜、酸笋煮土鸡……过去藏在深山人不知的德昂族美食,被赵腊退系统开发整理,逐渐走向大山外的市场。
“小时候住茅草房,吃不饱穿不暖是常事。常年只有一两件衣服穿,没鞋子就光脚在山上到处跑。”赵腊退说,那时家里经常断粮,没米了全家人只能煮一锅野菜吃。
如今,赵腊退每年仅卖茶就有10多万元收入,还带了五六个徒弟。他领悟到:“文化要传承得好,必须与市场接轨,这样才有生命力。”
“我们德昂族人口不多,但文化底蕴深厚。”赵腊退对德昂族传统文化传承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说,还要让世人走近大山里的德昂族,让德昂族走向世界。
(编辑:何博)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