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竹农王锡云来到后山的竹林中砍伐成熟的楠竹。在两个儿子的帮助下,他一天能收获300多株楠竹,按照每株10元计算,一天能有3000多元收入。
贵州省赤水市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环境多样,孕育了种类丰富的竹类资源,有“竹子之乡”的美誉。据统计,赤水市竹林面积达132.8万亩,竹林总面积、人均占有竹林面积分别位居全国县级行政区域第二、第一位。
在赤水,一根竹子能够实现从家具到艺术品和工业产品的华丽蜕变,价值翻了十几番。竹产业也为当地贡献了42%的工业产值,养活了赤水市20万竹农和近两万竹产业工人。
王锡云家住赤水市两河口镇大荣村,他家有60亩楠竹和20亩杂竹,据他介绍,楠竹生长到第三年或第四年就必须砍伐,否则影响整个竹林的生长,这个做法俗称“砍三伐四”。
“一亩楠竹林每年能产竹笋250公斤,价值2000元左右;能产成熟楠竹30株,价值300元,每年60亩竹林大概有13万元以上的收入。”王锡云算起经济账,“此外,一亩杂竹林3年能产两吨杂竹原材料,按照每吨400元计算,20亩杂竹一年也能有几千元收入。”王锡云砍下300多株楠竹后,赤水一家从事竹产品贸易的公司工作人员按照每株10元的价格上门来收购了这批竹子。
“竹子收购回来后,我们会量才使用。”贸易公司总经理周蓉介绍,选取一根楠竹中间段2米做家具或者竹地板,其余竹头部分做成竹雕工艺品或一次性筷子,竹梢做成烧烤签和牙签,枝丫做成扫帚,就连加工家具留下的竹粉,也可以用来做吸附碳和燃烧碳。
在这家贸易公司,几位家具师傅正在制作竹椅、竹凳。展厅内则摆满了设计精美、结构巧妙的竹制会议桌、屏风、台灯、床、沙发等家具。
据了解,家具师傅大部分来自赤水本地,个个都是能工巧匠。“一把竹椅需要师傅花几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周蓉指着一把竹椅说,从楠竹变身竹椅,通过提升附加值,产品利润一部分回馈到竹农身上,一部分成为工人工资。
如何将竹产品的利润回馈给竹农?周蓉解释说,为保证原材料质量和竹农利益,赤水市大部分竹产业企业均流转当地竹农的竹林,竹农不仅能获得竹林基地管护费、竹林流转费,还有砍伐竹子的工资等几份收入。
在位于赤水市的一家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将成卷的纸巾进行包装。公司总经理王宏伟介绍,近年来,使用竹子生产的原浆纸越来越受欢迎。“去年,公司收购100余万吨竹原料,生产竹浆板和原纸,解决了整个赤水市杂竹原材料销路问题。”王宏伟说。
目前,赤水市共有楠竹面积52.8万亩,蓄积约9000万株,年可采伐楠竹1200万株;其他种类竹林面积80万亩,蓄积约300万吨,年可采伐杂竹75万吨。赤水市近年来培育出竹木类加工企业400余家,创造工作岗位近2万个,人均年收入3.12万元以上,带动3000余贫困群众实现就业脱贫。
□
西藏是全国唯一省级集中连片贫困省区,解决贫困问题是西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突出的任务。西藏自治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扎实推动《西藏自治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落地落实,截至2019年3月底,该方案确定的677.19亿元投资、1800个项目已经分别完成380亿元和950个项目,深度贫困县区相继摘帽,区域内贫困人口实现有序脱贫。
目前,西藏全自治区44个深度贫困县区的39.6万贫困人口,已脱贫摘帽25个县,25.4万人实现脱贫,脱贫率达64%;2440个深度贫困村,已退出1095个。
产业就业扶贫双管齐下
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高他们自我发展能力是打赢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只有贫困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才是真脱贫、稳脱贫。到2018年底,西藏贫困发生率已由2015年底的25.32%下降到6%以下。
巴桑次仁是那曲市嘉黎县麦地卡乡党委书记,是当地响当当的“名人”。地处海拔4800多米的麦地卡乡环境恶劣,冬季漫长又寒冷。巴桑次仁没有被这样的环境吓倒,而是想尽一切办法为村民改变现状,脱贫致富,为村民争取各种培训机会,支持各村建立适合自己村子发展的特色产业经济合作组织,吸纳剩余劳动力。如今,全乡就业率达到了99%,村民富裕程度显著提高,全乡贫困户在2018年底顺利脱贫。2018年,巴桑次仁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
截至2019年3月,西藏全自治区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12.8万人次,转移就业11.3万人。一批批过去贫困、生活无着落的农牧民群众正通过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脱贫致富,过上富裕的生活。
特色产业强起来了,老百姓致富门路也就多起来。他们守在家门口,做着自己最熟悉的行当,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推产业,一幅互利共赢的美丽壮景已铺展开来。帕里的牦牛养殖合作社、亚东的鲑鱼养殖合作社、山南乃东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林芝巴宜藏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现代市场运作模式使传统产业焕发生机,老百姓坐在家门口就挣满了钱袋子,真正实现守土、脱贫两不误。
“挪穷窝拔穷根”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对居住在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的群众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将原来生活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贫困人口转移到自然环境更好、生产要素更齐全、生活条件更便捷的区域,使得生活在“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截至2019年3月底,西藏90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中已竣工806个。累计完成投资158.1亿元,占总计划的92%;已竣工住房56810套,占总计划的93%;建成面积607.4万平方米,占总计划的91%;搬迁入住54396户236752人,占总计划的89%。
2018年下半年,来自昌都市贡觉、芒康两县的125户贫困群众正式入住位于拉萨市经济开发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德吉康萨小区,他们在社区参加保洁、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10余项技能培训,有技术就有收入,搬出来的老百姓在新家住得更踏实了。
可持续发展路子越走越宽
西藏深度贫困县区大部分属于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按照中央对生态环境脆弱的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群众增加护林员等公益岗位要求,西藏在44个深度贫困县区安排生态补偿岗位46.1万个,实现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覆盖,年补助标准从3000元提高到3500元,兑现补助资金16.1亿元。
山南市泽当镇的赞塘社区,过去没有一棵树,风沙非常大,晴天刮风,屋外一层沙屋里一层土,雨天泥泞,路面坑洼。而今,社区村前屋后都种上树,选派专人看护树木,禁止采桑叶,这一系列措施让赞塘社区变成一颗“绿宝石”。农牧民群众借助生态护林、参与造林绿化、防沙治沙等“绿岗就业”和“绿色富民”工程,既建好美丽家园又实现脱贫增收。
山乡巨变让守土固边的群众更踏实
错那县浪坡乡肖村是个典型的边境村,43户农牧民默默地守护着祖国的边疆。国家实施边境小康村建设之后,栋栋红屋顶带院子的两层小楼排列整齐,公共浴室、村民服务中心、卫生院等公共设施应有尽有,使肖村的村民们安心守边、无后顾之忧。
今年以来,西藏通过“边境小康村+产业配套”的模式,鼓励群众发展旅游经济、庭院经济、特色茶产业、畜牧经济以及就近参与项目建设,实现脱贫致富,真正做到了“不离乡、不离土,就地就近增收”目标。
截至2018年底,西藏的边境贫困人口已由8.66万人降至0.35万人,20个边境县实现脱贫摘帽,96%的边境贫困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2.9%下降到0.93%。2019年计划投资64亿元,边境小康村建设实施161个村。边境小康村建设,让像卓嘎、央宗姐妹这样默默守土固边群众的心更踏实了。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