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戈壁“黄花”分外香|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居住着20多万来自西海固的搬迁群众。经过多年的发展,原是一片戈壁滩的红寺堡,变成了人们安居乐业的新家园。枸杞、黄花菜、中药材和肉牛、滩羊等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让搬迁群众过上了好日子。2024-08-03
  • 内蒙古阿拉善高新区:安居乐业生活美 携手共谱团结曲|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滔滔黄河水在这里奔腾不息,巍巍贺兰山在这里蜿蜒起伏。内蒙古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阿拉善盟最早建立的自治区级重点工业开发区,也是内蒙古各类要素最为齐聚的工业园区。2024-08-02
  • 张宏森:铸就民族文学创作新辉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文学奖,自1981年创办至今,已经历十二届评选,共计734部(篇)作品、44位译者获奖,在繁荣民族文学创作、发展民族文学事业方面作出巨大贡献,受到文学界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24-08-02
  • 上引名校,下托村小——“一根网线”缩小宁夏城乡教育差距  作为一名乡村教育工作者,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积中心学校校长马自忠,很庆幸金积中心学校几年前抓住机会,成为宁夏第一批探索“互联网+教育”发展之路的学校之一。2024-08-01
  • 从摔跤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写在2024年“民族团结杯”民族式摔跤比赛举办之际夏日的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大草原,绿草如茵,牛羊成群,生机勃勃。7月29日至31日,来自全国的摔跤好手们欢聚于此,共享“民族团结杯”民族式摔跤比赛盛会。这次大赛作为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同心畅享”系列活动,既是一场力量与技巧的视觉盛宴,更是一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团结盛会。2024-08-01
  • 青海大柴旦:旅游为媒促“三交” 创建为笔绘幸福大柴旦,蒙古语称“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湖”。大柴旦行政区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管理区,是柴达木盆地的“北大门”,也是柴达木盆地最早的开发地之一,生活着汉、哈萨克、蒙古、回、藏等14个民族。大柴旦以其物众地大的资源、雄浑壮丽的景色、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成为西北大环线上一道靓丽...2024-07-31
  • 最前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