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理论/文史
>
文史
敦煌文献中的“号头”
二十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唐五代宋初的“临圹文”“亡文”“患文”“脱服文”等民间应用文,开头部分一般由两到三组骈偶而有事理性的句子组成,多援引佛教义理设喻明理,注重因果关系的论说,句式整齐,文辞精妙,高度概括,引领下文。该部分可以从整篇文章中剥离出来单独抄写,称为“号头”,往往数章辑抄,以书仪、文范...
2019-11-26
南方杨家将的“精忠报国”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维系着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2019-11-22
“以道观之”的价值之维
中国哲学理解、应对世界的最高方法论原则是“以道观之”。以道观之是一种循道而行、重视存在并致力于形成统一性理解的整体性方法论原则。以道观之之所以能成为最高原则,与“道”在中国哲学中的地位密切相关。金岳霖认为,道是中国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和“最基本的原动力”。张岱年也认为,“从战国前期直至清代,‘道’...
2019-11-18
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我们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立了把西藏建设成为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战略目标,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迎来了崭新的时代。
2019-11-17
加强流失海外少数民族文献文物搜寻整理工作
敦煌、吐鲁番、黑水城等地的文献文物自出土之时就被海外探险家掠取,珍贵的中国古代文献文物从此漂泊异国他乡。文献文物的流失,导致我国的藏学、西夏学等相关研究在一段时期内落后于国际学术界。
2019-11-14
以文艺的初心书写人民的篇章
文艺的发展始终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文艺的向心力始终凝聚着前进的动力。如同苍翠的群山,环绕在历史的天空,重重叠叠,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涛,汹涌澎湃,激荡出雄伟壮丽的浪花。“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众多经典文艺作品历经时间的沉淀,如大浪淘沙,反映着国家民族的变迁,更不断陶冶国民的情操。一部《诗经》,反映了周初...
2019-11-10
最前
上一页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