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考古见证文明的交流融合  自1923年发掘水洞沟遗址开始,宁夏考古工作已近百年,是中国考古百年历程的缩影。经过几代宁夏考古人“上穷碧落下黄泉”的不懈努力,一系列重要的考古发现揭示了宁夏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2022-05-31
  • 春风劲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有多少人初次得识玉门关,是在边塞诗人王之涣的诗篇中?!   玉门关,汉代便已经是中原连接西域的重镇。而唐诗中提及玉门关者,更有百余首之多。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戴叔伦的“...2022-05-30
  • 天山下的“阿吾勒” 草原上的毡幕居  在我国西北边陲,“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在一轮又一轮的迁徙浪潮中,与周边民族不断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新疆地区的哈萨克族,就是游牧民族迁徙融合的典型代表。千百年来,哈萨克族牧民“随畜牧而转移”,在一次次转场中摸索着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寻求与自然和谐的相处之道。2022-05-29
  • 用文学奏响雪域高原时代强音  2021年的西藏文学创作,扎根生活,深植时代,书写西藏历史变迁,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了高原人民的时代心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2-05-28
  • 翩翩胡旋舞 悠悠丝路史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珍藏着两扇唐代石刻胡旋舞墓门,墓门中央各有一位胡人男伎在小圆毯上旋转跳跃,似在斗舞,方寸之间舞姿甚是美妙。翩翩胡旋舞反映了我国民族迁徙与融合的过程,也见证了中西文化交流、发展与互鉴的悠悠丝路史。   2022-05-27
  • 雪域苍穹下,66000次银幕绽放的背后  天色渐暗,叮当的牛铃声从远处传来。这是牧人晚归的时刻,也是牧民罗珠开始忙碌的时分。村口空地上,他手脚麻利地支起一块幕布,架设好放映机和音响架。村里的孩子们立刻围过来,叫嚷着要看喜欢的电影。大人们也拉着家里的长条毯,闻声而来。   2022-05-27
  • 最前 上一页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