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聚合”让龙门石窟流散文物再现风采  1月14日,“龙门石窟流散文物数据聚合成果专题展”在洛阳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聚焦以《文昭皇后礼佛图》等为代表的龙门石窟海内外流散文物,首次系统呈现了近年来龙门石窟研究院运用三维数字技术,通过“数据聚合”的方式,实现流散文物的“身首合一、数字复位”的数字化成果。2023-01-17
  • “青州风格”: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集大成者  开栏的话: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并留存了石窟寺和寺庙遗址等重要的文化遗产。本栏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石窟寺和寺庙遗址,从艺术角度展现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轨迹,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开放包容的精神特质。2023-01-17
  • 大足石刻研究院建院七十周年系列活动举行  “足音铿锵——大足石刻研究院70周年成果展”近日在大足石刻数字展示中心开展,展期3个月。2023-01-17
  • 惟我独尊  佛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宗教、哲学、文艺、民俗、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有着深远影响。成语以固定的结构形式和特殊的故事典故表达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其中不少深受佛教影响。本栏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包含佛教文化元素的成语,阐释词义、指明出处、叙述典故、辨析用法,分析...2023-01-17
  • 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集中亮相国家典籍博物馆  1月14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展览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2023-01-15
  • 几度沧桑普救寺 千年明月照西厢  南望中条山   西望黄河     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城东的普救寺   始建于唐代   为一座佛教十方禅院2023-01-12
  • 最前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