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刀下的“修行者”  明年,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在福州举办,这对雕刻艺术家郑大木来说是一个惊喜的消息。郑大木是福州象园木雕技艺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前段时间,他和当地木(根)雕协会人员忙着整理资料,准备将象园木雕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这将对象园木雕的传承和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郑大木说。2019-08-27
  • 四川白玉县境内首次发现一处吐蕃时期摩崖石刻  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罗文华一行,日前对四川白玉县境的历史遗迹、寺庙壁画、雕塑和寺藏文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鉴定,首次发现吐蕃时期的一处摩崖石刻。2019-08-27
  • 云南香格里拉:“世外桃源”与外界联系更加紧密  行驶在香格里拉境内的214国道上,不远处耸立的铁路桥墩分外让人注目。那是正在施工的丽(丽江)香(香格里拉)铁路。这条电气化铁路明年正式通车后,香格里拉这一“世外桃源”与外界的联系将更紧密,越来越多的人将更加便利地走进香格里拉。2019-08-27
  • 西藏近13万件可移动文物获国家“文物身份证”  新华社拉萨8月26日电(记者春拉)记者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西藏已有近13万件(套)可移动文物获国家“文物身份证”。2019-08-27
  • 河西走廊:见证一个民族的复兴  即从京城赴边城,便下肃州向甘州。乌岭逶迤腾古浪,凉州过罢到兰州。初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考察调研。在莫高窟前、关城之上,总书记思接千载、纵论古今。在祁连山下、古丝路上,总书记穿越一条历史与时代交织、梦想与现实激荡的长廊,鉴往知来,关注新时代中国的广阔命题,见证一个民族的复兴之路。2019-08-26
  • 《中国江河流域自然与人文遗产影像档案·黄河》在京首发  2019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正在北京举行,“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江河流域自然与人文遗产影像档案·黄河》在会上首发。2019-08-26
  • 最前 上一页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