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宗教/人文
>
人文
中国道教协会第十五届玄门讲经抄经作品评审会在京举行
此次抄经活动抄写的经典为《黄帝阴符经》,底本出处为明《正统道藏》洞真部。评委们按照抄经作品评审要求,秉承公平、公 正、公开原则,从抄经作品的格式、字体等方面对入选作品进行了细致点评,最终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本次抄经活动共征集到来自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幅抄经作品...
2023-06-26
守在美丽的石窟边
到金塔寺石窟担任管护员,我是主动请缨。2001年,我23岁,退伍返乡,在甘肃张掖市马蹄寺管委会工作。金塔寺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蹄寺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北朝开窟以来,历经1600多年,是河西地区开凿最早的佛教石窟寺之一。因条件艰苦、交通不便,这里一直没有固定的看守者。2006年,我主动申请到金塔寺石...
2023-06-26
让古象雄文化“活”起来
坐落在孜珠山最高峰狮面佛母峰脚下的孜珠寺,是此次“古象雄文化遗产调查及抢救性保护研究项目”的联合实施单位,多年来坚持收藏和传承象雄文化古籍。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参与实施的“古象雄文化遗产调查及抢救性保护研究项目”在西藏自治区丁青县孜珠山(外象雄中心)启动。...
2023-06-25
神秀崂山
家乡有山名崂山。“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这句话脍炙人口,出自东晋的晏谟,后人赞美崂山,总会以此为据。李白曾来此游览,据说这位走遍名山大川的诗仙登上崂山后,立时被雄浑壮阔的沧海峻岭所震撼,于是诗兴大发,仰天诵吟。后世的众多“大咖”,如丘处机、赵孟頫、高珩、唐梦赉、康有为、蔡元培、柳亚子等也来过...
2023-06-25
巴蜀石窟:散落乡野的艺术瑰宝
说起石窟造像,人们大多知道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通常想不到巴蜀之地竟然还有星罗棋布的石窟“养在深闺人未识”。其实,石窟造像有规模地传入巴蜀,始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从北魏至明清从未间断。巴蜀地区的石窟造像既体现出与中原一脉相承的风格,又形成独具一格的地域特色。 根据2020年...
2023-06-25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丨融汇东西成大观——解码丝路重镇敦煌的文化自信样本
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在丝绸之路上有着重要地位。 “敦煌文化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敦煌时说。 融汇东西,煌煌...
2023-06-25
最前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