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要闻/时政
>
新闻
一位92岁藏区老人眼中的“团结秘诀”
叶德祥老人的家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建塘镇金龙社区。老伴苗卓玛是藏族,二人1953年结婚,有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大女儿叶红英的丈夫是回族,他们的儿子马勇的妻子是汉族;二女儿叶红珍的儿子叶宗宝娶了一名纳西族姑娘。一家四代人4个民族和谐共处,成为社区里的典范。
2020-06-09
新疆将参保不足一年失业农民工纳入常住地社保体系
2020-06-09 11:04:51 来源: 关注新华网 微信 微博 Qzone 0 评论
2020-06-09
搬出大山之后,如何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2018年7月,李飘全家从贵州遵义市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大山深处搬到了县城。挪了穷窝,摘了穷帽,李飘一家成了新市民。截至去年年底,务川县已经累计实施搬迁4283户19809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搬迁群众进了城,如何稳得住、能致富?
2020-06-08
内蒙古:力破农畜产品“卖难” 稳固脱贫攻坚成果
作为我国农牧业大区的内蒙古,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使农畜产品滞销问题凸显。全区迎难而上,众志成城,着力解决农畜产品“卖难”问题:直播“带货”打通供需“肠梗阻”,消费扶贫机制搭建产销“点对点”,擦亮品牌让农畜产品焕发“新活力”……一系列硬核举措落实落细落到位,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2020-06-08
南疆深度贫困村的蝶变:浓浓幸福味 满满获得感
全村455户、2102人,人均耕地不足0.5亩,建档立卡贫困户185户962人……曾经的夏普克村,人多地少基础差,是南疆典型的深度贫困村。去年,夏普克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低至0.6%,村集体经济收入6.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088元,整村退出贫困村序列……仅用两年时间,这个绿洲村庄就完成了从深度贫困...
2020-06-08
坚守15年,只为孩子们学成走出大山!
西北乡村的一座山头,孤零零地伫立着一所小学。学校名叫乔鲁小学,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大树乡,始建于1963年。校长唐金海和妻子马翠花都是全科教师。夫妻俩来到乔鲁小学后,一待就是15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夫妻俩不断努力,推动了控辍保学、净水计划等政策在乔鲁小学一一落实。如今,学校面貌发生了翻...
2020-06-07
最前
上一页
536
537
538
539
540
541
542
543
544
545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