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要闻/时政
>
新闻
“特别列车”见证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5月31日16时41分,从重庆开来的5629次列车,到达遵义市桐梓县境内的蒙渡火车站。早已等候在此的余庭华和妻子罗成群,背着自家种的桃子和李子,和10多位村民一起走出候车室,搭乘这趟列车前往遵义城区。这趟绿皮慢火车全程票价23.5元,最低票价仅2元,“从经济效益出发,一直处于亏本状态。”遵义车务段桐梓车间党支部书...
2020-06-20
大峡谷里的“棒球小妹”
怒江大峡谷的群众,很少人知道棒球这项运动。但这两年,制作棒球变成很多贫困群众的日常,成为峡谷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 起针、拉线……不到一年时间,29岁的脱贫群众花六妹就已熟练掌握缝制棒球的技术,并成为棒球扶贫车间的管理员。 花六妹老家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乡托坪村色德村民小组...
2020-06-20
万里北疆的绿色涅槃
内蒙古是我国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最重的省份之一,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然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像沙海里的梭梭一样,顽强而又执著地创造着一个个绿色奇迹,取得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减少”的骄人成绩。
2020-06-20
让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幸福的温情——人口较少民族在脱贫攻坚大潮中的奋进故事
在宁夏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众是一个大家庭,要携手并进。” 在脱贫攻坚的决战战场上,我国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下的28个人口较少民族,包括珞巴族、独龙族、毛南族等,正在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政策以及勤劳的奋斗,坚实地向小康迈进。
2020-06-19
别了,“苦水”!
6月麦熟,随着一股股清甜的自来水流入千家万户,中国最大的干旱区新疆彻底告别“苦水”。“过去,伽师县的水氟砷超标,味道苦咸,各类水致疾病很多。”伽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贾仲虎说,多年来,各族居民一直盼望能喝上安全水。
2020-06-19
号角声里看于田—— 来自库尔班大叔故乡的脱贫报告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上世纪50年代,库尔班·吐鲁木从家乡于阗骑上毛驴要到北京的故事广为流传。 昔日于阗,今日于田。在我国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号角声里,声名远扬却又曾积贫深重的新疆于田,能否再谱华章?桑熟杏黄的夏日,我们入远山、进大漠,看...
2020-06-19
最前
上一页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538
539
540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