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农资先行,筑牢春耕“保障网”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孟哲 发布日期:2025-02-1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人勤春来早,田间农事忙。当前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近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及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相继发布通知,对春耕农资供应、化肥保供稳价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农资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

  春耕备播,农资先行。湖北麻城全市供销系统已储备各类化肥1500余吨、农药300余吨、种子100余吨,全力满足全市春耕生产需求。在山东德州武城县武城镇,农业服务公司将肥料直接送到农户家中,还联合其他企业和农技专家,开展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等服务。各地供销合作社作为农资供应的“主力军”,不仅早早做好农资储备,还不断优化配送服务,让农资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农民手中,为春耕生产送去“及时雨”。

  春耕农资供应,保供稳价是关键。化肥作为农业生产的“粮食”,其价格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收益。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对化肥保供稳价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可以看到,各地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响应通知要求。有的企业为确保春耕肥保量又保质,做到所有春耕肥指标优于国家标准要求;有的地区通过建立农资直供体系,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农资价格。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化肥市场的稳定,为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农资打假同样也是春耕备耕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取暴利,常常制售假劣农资,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不仅强调了农资农机保障的重要性,还提出毫不放松抓好农资打假等具体工作。这意味着,各地不仅要“早动手”“快动手”,确保农资的充足供应,还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配农资资源,避免浪费和短缺。比如,春耕前,组织专家和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机手调试检修作业机具,确保以最佳的性能、最好的状态投入春耕生产。同时,各地必须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的违法行为,净化农资市场,维护农民利益。

  春耕备耕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生产、流通、储备到市场监管等,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只有各方面行动起来、齐心协力,扎实筑牢农资保障根基,广大农民才能信心满满地迈向田间地头,安心播种。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