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报走基层|给钢轨做“B超”,她们是青藏铁路上的“钢轨医生”
来源:中国妇女报 发布日期:2025-01-3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1月24日,中国妇女报“新春走基层”采访小组走进了中铁十二局铁路养护公司的女子探伤班,探寻这群在青藏铁路上默默奉献的女性故事。

  春节临近,拉萨街头大红灯笼和彩灯交相辉映,处处洋溢着蛇年春节的喜庆氛围。然而,女子探伤班的部分女职工却选择坚守岗位,其中就有来自山西太原的“90后”梁小艺和团队里唯一的藏族姑娘扎西旺姆。

  图片

  梁小艺和扎西旺姆在轨道上作业

  梁小艺长着一张娃娃脸,是家中独生女。此前在太原,她有着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可一直被家人庇护的她,渴望走出舒适圈,寻找成长的空间。“在家里总觉得自己是个孩子,我想出来把自己锻炼锻炼!”202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梁小艺获得了来拉萨工作的机会,尽管父母强烈反对,她还是毅然踏上了这片高原。起初,她在当雄从事调度工作,规律的坐班生活让一心“找罪”受的她难以适应。得知十二局成立女子探伤班后,她主动报名,成为青藏铁路线上的一名探伤女工。

  扎西旺姆曾梦想成为医生,如今她把探伤工作视为守护铁路安全的神圣使命。凭借对当地环境的熟悉,扎西旺姆曾敏锐察觉到一处已探伤区域仍可能存在隐患。尽管当时距离该地点较远,但她依然坚持再次仔细探测,最终成功发现并标记了一处钢轨损伤,及时排除了潜在危险。

  图片

  梁小艺为记者讲解钢轨“伤情”

  女子探伤班由9名平均年龄34岁的女职工组成,是青藏铁路线上第一支女子探伤班。组建两年多来,包括年龄最大的班组长傅玲在内的7人成功取得了国家认可的超声波钢轨探伤资格证书。她们的工作至关重要,就如同给钢轨做“B超”,通过探伤仪器对钢轨进行超声波探测,借助超声波反射,检测钢轨存在的各种伤痕、裂缝等问题,为其他部门提供修复依据,从而保障铁路安全,让列车安全运行。

  女子探伤班负责拉萨站以西40多公里的工作区间。作业时,她们使用的探伤仪器空置就有50多斤,加上水和化学药剂重量可达六七十斤。而且仪器操作要求严格,只能走在轨道单侧,不能骑在钢轨上操作。刚开始,大家推几百米胳膊就酸痛得难以忍受,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她们逐渐适应了这份艰辛。工作时,她们一边要注意脚下,一边要密切观察显示屏上的波段变化,为了确保观测准确,常常走得慢一些,多走几遍。梁小艺曾在作业时不小心摔伤,小腿重重磕在枕木上。不仅如此,由于工作时段的要求,女子探伤班的作业经常在晚间7、8点,甚至11、12点进行。拉萨风大,夜里温度低,即便身着厚实的外套,大家还是会感到寒冷。

  图片

  如今的女子探伤班队员一人便可以轻松地提起50多斤探伤仪器

  为了让春节期间值守的职工们过个好年,公司负责人方进表示:“我们将组织女子探伤班和在拉萨的职工们搞个联欢会!除夕大家一起包饺子,都准备好了!”

  在这个春节,女子探伤班的队员们用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她们像绽放在青藏铁路上的铿锵玫瑰,为铁路安全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她们的坚守,让春节的团圆之旅更加安心,让每一趟列车都能平安驶向家的方向,成为这个春节最温暖人心的写照。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