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的山、洁白的云、奔腾的河、迅疾的风……走进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的四川民族学院,一曲《康定情歌》在耳畔久久回荡。
学校第一教学楼前,醒目矗立着的烫金色大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环抱着象征民族团结进步的“康巴儿女”雕塑,与甘孜的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共同谱写着这所年轻的民族院校在新时代砥砺奋进的新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民族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下简称“铸牢”)融入学校顶层设计、教学科研、文化活动、社会服务等全过程各方面,着力为民族地区培养靠得住、下得去、干得好的优秀人才。
加强顶层设计,健全“铸牢”育人机制
作为民族院校,四川民族学院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
四川民族学院“格桑花开”推普实践团深入社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活动。
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四川民族学院加强顶层设计,将“铸牢”作为主线引领,纳入“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厚植于德育铸魂工程中。2021年,学校出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实施意见》,把“铸牢”教育与办学治校工作“一盘棋”统筹,建立健全“铸牢”工作的常态化机制。
通过示范引领促带动,强化领导班子成员职责分工,将“铸牢”相关工作纳入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年度述职考核主要内容;通过基层兜底促落实,明确校内牵头责任部门,将“铸牢”工作纳入各二级单位年度考核和主要负责人年度述职工作要点……抓好顶层设计、强化示范带动、压实基层责任,一系列以上带下、上下联动的有力举措构建起“铸牢”工作新格局。
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近年来,四川民族学院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副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以专题党课、专题思政课为抓手,带头开展学习宣讲,将“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等理念贯穿“铸牢”教育全过程。
“‘铸牢’是民族院校的永恒底色,大家要结合自身经历宣讲,讲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引领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实践,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基层走深走实。”在2024年四川省“理响巴蜀”进校园巡回宣讲四川民族学院专场活动筹备工作现场,学校党委书记管永林表示。
融入教学科研,守好“铸牢”主阵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大家要认真学习全会精神,了解国家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合理规划大学生涯,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力求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过得充实精彩。”
四川民族学院学生志愿服务团深入泸定地震灾区开展义务支教活动。
今年9月,新学期伊始,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益西次仁为学生上“开学第一课”,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将党的“好声音”传递到青年中去。
“宣讲让我深刻认识到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作为青年一代,我要自觉肩负起时代使命,拓展视野、增加知识储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旅游管理专业2023级学生夏渝表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对青少年开展“铸牢”教育的关键。围绕“强国有我”、民族团结进步、依法治国等主题,四川民族学院将“铸牢”教育纳入新生第一课、开学第一讲和新教师入职教育;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红色康巴”等课程,通过推动“铸牢”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大学,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科研创新的重要阵地。为充分发挥学校位于民族地区的特色与优势,近年来,四川民族学院深入实施科研提升工程,以建设特色科研平台为支撑,以申报高级别科研项目为撬动,以培育创新学术团队为抓手,成立10个专项研究中心和研究所,在科研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首批教书育人名师、甘孜州最美科技工作者谢学强,41年如一日躬身科研、潜心育人,始终坚定地扎根在民族地区基层,以服务“三农”技术搭建起民族团结进步的桥梁。他通过教书育人和深入民族地区开展科技特派服务,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培养了大量优秀“三农”人才。他所教学生中,很多已成长为甘孜州“三农”战线和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
3年来,四川民族学院“铸牢”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1项被评为四川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优秀成果。学校康巴文化研究中心获批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铸牢”研究中心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铸牢”研究基地,立项建设各类科研项目60项,其中,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2项,获国家民委立项5项,培育了5批次6个“铸牢”学术创新团队。
深耕实践沃土,推动“铸牢”有形有感有效
夕阳的余晖尚未散尽,四川民族学院团结小广场上,各族青年学子围成一个圈,在传统音乐的伴奏下,舒展袍袖,移动舞步,抒发对生活的热爱。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学生的第二实践课堂,在厚植家国情怀、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学校通过举办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以康巴儿女节、文化月等拉近各族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心灵距离,在互动互助互融中增进“五个认同”。
“通过比赛,我再一次接受了红色精神的洗礼,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族儿女共同奋斗有了进一步认识,我要努力学习,用实干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甘孜州大中学生“五史”讲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王兰信心满怀地说。截至目前,四川民族学院已连续3年举办甘孜州大中学生“五史”讲述大赛,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聚焦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学校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创作、打造了一批反映民族地区新气象、新发展、新变化的文艺作品,如《印象唐卡》《格玛拉》《弦魂》《绽放的雪莲花》等,获得30余项省级及以上荣誉。
今年10月,该校原创音乐剧《大渡河边》成功入选第九届中国校园戏剧节,这是学校首次获得国家级校园戏剧最高奖。该剧导演泽仁央京表示:“我们为大家讲述了大渡河边军民一家亲,各民族守望相助、携手抗灾的动人故事,展现红色文化在年轻一代的延续,生动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
“我在‘心连心·手拉手’等互助共学等系列活动中,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拉近了与各族同学的距离,开阔了眼界。”四川民族学院学生拥忠霞姆感慨地说。
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近3年来,学校组织8批次、200余名优秀学生赴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研学,推动各族青年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三交”。
“在实践中锻炼,在奉献中成长。”走进四川民族学院凉山顶岗支教出征队伍,醒目的标语映入眼帘。这是该校今年第二批赴凉山支教的队伍。自2019年四川省实施凉山州顶岗支教行动计划以来,该校已累计派出11批次、650余名支教学生赴凉山州越西、昭觉县开展义务支教。
学校毕业生吉而伍且现为凉山沐恩邸实验小学教师。“我曾经也是支教队伍中的一员。通过支教,我深刻认识到基础教育对于改变家乡面貌的重要性,所以毕业后选择回乡成为一名小学老师。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大凉山的孩子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吉而伍且说。
语言通,则文化通;文化通,则心相通。3年来,学校组织108支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践团,深入甘孜州各中小学、边远农牧区、居民社区开展普通话推广普及工作。“教会藏族老阿妈用普通话说‘我爱中国’时,我深受感动,更加坚定了要努力推广普通话的决心。”该校推普实践团成员土久更登下姆开心地说。
从学校康巴文献馆出来,沿河堤一路向西,伴着大渡河的涛声,“团结、奋进、重道、精业”的校训标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远处便是贡嘎雪山,在日照金山的见证下,四川民族学院正用实际行动,续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的新时代华章。
(本文文字、图片均由四川民族学院提供)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