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面条中不中?”
“中。”
“你看这件衣服咋样?”
“可中。”
“周末大家加个班中不中?”
“不中。”
要说河南话里最“灵魂”的一个字,莫过于这个“中”了。它堪比万能调味剂,既能轻松替代“行、好、可以、OK、赞”等日常用语,又可语气稍转,带上几分幽默和调侃。一个“中”字,可谓一字千面,妙不可言。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河南人都爱说“中”?他们说的“中”,和“中国”的“中”是一个意思吗?
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有了“天圆地方”的宏伟想象。从“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到周公旦在嵩山脚下垒土圭测日影,确定“地中”之所在,可以说,早在先古时期,河南就与 “中”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是中国先民独特宇宙观和审美观的真实体现。图为建筑群中的周公观星台和嵩岳寺塔。(图片来源:河南省文物局官网)
一个有趣的说法是,“中国”这个名字,可能就源于古代河南人爱说的“中”。这里的人每天不知道要说多少遍“中中中”,以至于外地人来到这里,别人问他去哪儿了,他会说“我去‘中’国啦”(“国”在古代指某一统治区域)。
当然这只是一个趣传,但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位于中原腹地的河南,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01 根从“中”来 文明肇造
早在文明的曙光初现之前,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已经开始建造房屋、烧制陶器、观测星辰、酿造美酒、养蚕缫丝、作笛奏乐……在与今日无二的星空下,华夏文明的先声已渐渐清晰可闻。
▲位于郑州市的大河村遗址,距今约6800年至3500年,包含仰韶、龙山以及夏、商四种考古学文化。图为遗址现场内带套间的三室一厅“豪宅”。
▲大河村仰韶文化彩陶纹饰。纹饰中有大量星象图案,展现出先民对宇宙、星空的认知和感悟,大河村遗址也因此被称为“星空下的村落”。
千余年后,在距今约3800~3500年前的洛阳盆地二里头村附近,另一批先民在这里建都立国。他们筑起了坐北朝南、中轴对称的宏伟建筑群,在官营手工作坊内熟练地烧制器物,用青铜器宴饮,用上千块绿松石镶嵌龙的图腾,成就了前所未有的国家形态。华夏之“夏”,终有其名。
此后,更加宏大先进的都城崛起。洹河之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既有文献可考又经考古发掘证实的伟大都城——殷,出现了。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商朝在此开启了长达200余年的辉煌统治,创造了一个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大邑商。
商王朝不仅有附带大型池苑和水道的宏伟宫殿宗庙区,还有高度发达的精细手工业作坊——仅武丁妻子妇好墓中就出土了青铜器400余件、骨器500余件、玉器700余件……而王的墓葬规模往往更大。
▲晚商时期的“T”形陶三通,用作两节排水管的连接,表明当时铺设的地下排水管已形成网络分支。
▲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司母辛”铜鼎,是商朝王后妇好的儿子为纪念母亲而精心铸造的。
▲位于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是商文化的集中展现。
不仅如此,这个王朝还创造出了中国最早的成熟汉字体系。约4500个单字被刻在16万余枚龟壳和兽骨上,记录着商人神灵祭祀、田猎农耕、天文历法、夫妻恩爱、生老病死等生活点滴。
“今晚会下雨吗?”
“我们会得到黍子的好收成吗?”
“如果日食或月食发生,是否应该用牲畜祭祀呢?”
“妇好分娩会顺利吗?”
“我又梦到妇好了,她不会有什么灾祸吧?”
隔着博物馆展柜玻璃,今天的我们依然能在骨片上的一刻一划中,感受古老王朝先民的喜怒哀乐。
▲殷墟博物馆内陈列的商代甲骨片。
▲“子央坠车”甲骨片,两个“车”字形象记录了马车发生碰撞后,车轴断裂而后翻车的事件,被称为最早的“车祸”记录。
在安阳殷墟宫殿遗址志愿讲解员温润芝看来,来到安阳的游客,尤其是学生群体,“除了要了解伟大的商文明,还要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开拓性、创造性思维。就这方面而言,一片甲骨能讲的内容其实非常丰富。”
3000多年来,甲骨文虽然历经金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书写形式的演变,但其象形、会意、形声等文字特征却保留至今,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人文品格和审美理念。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也成为传承中华文明、维系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纽带。
02 择中立极 花开神都
“择天下之中而立国”,被中国历代王朝奉为地理正统观。地处中央的洛阳盆地,平坦开阔、水域纵横,可谓“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自古以来便是帝王们梦寐以求之地。
从夏到五代十国,洛阳见证了13个朝代的兴衰更迭,成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之一。
西周灭亡后,周平王东迁至洛邑,开启了长达500年的东周王朝。此后数百年间,东汉、曹魏、西晋纷纷在此定都。公元493年,出身鲜卑的北魏孝文帝将北魏都城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洛阳,推行了改姓元氏、改革官制、兴办儒学等一系列措施,使洛阳迅速成为多民族融合的繁荣都市。
▲洛阳市元邵墓出土的北魏侍从陶俑。墓主人去世时,孝文帝改革已有20余年,故侍从俑的穿着完全模仿南方汉族官员,即头戴束发小冠,上衣下裤,上衣之襟从左向右穿,和披发左衽的北方少数民族正好相反。(图片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隋炀帝和唐高宗时期,洛阳已贵为东都,至武则天时期,更是被提升至“神都”。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绵延2000多公里,如同一条巨龙贯穿中国南北,又与连接东西的丝绸之路在洛阳交汇,使得洛阳成为天下交通和物流枢纽。
唐代在洛阳内设有三市,其中南市“周十一里,通门十二,其内一百二十行,三千余肆”,商业活动非常活跃。考古发现的定鼎门附近众多人畜足迹和车辙,包括西域骆驼的蹄印,让人不禁遥想当年洛阳的车水马龙。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在中国隋朝及以后朝代的南北交通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为沟通南北经济、文化联系作出了巨大贡献。(图片来源:洛阳日报社)
▲洛阳隋唐城遗址的定鼎门及门前模拟的车辙、脚印以及骆驼蹄印。(图片来源:洛阳隋唐城遗址博物馆官网)
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佛教,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唐初,洛阳已成为佛教的重要中心之一。这里不仅有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还拥有中国佛教石窟艺术里程碑式的瑰宝——龙门石窟。始于北魏、兴于盛唐的龙门石窟,历经400余年的大规模营造,现存有编号窟龛2345个、造像近11万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佛塔近80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后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外国人开窟造像,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龙门石窟的大规模营建过程反映出开放包容、海纳百川、与时俱进、多民族融合的时代风格”,龙门石窟研究院历史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路伟指出。
▲位于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一座造像,据传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
当宗教艺术在洛阳蓬勃发展之际,这座城市也迎来了文化与艺术的黄金时代。李白的诗篇、吴道子的丹青、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融合东西的宫廷华乐……如满天繁星般点缀着洛阳文脉,照亮了大唐盛景。
此时的洛阳,如梦如幻,是“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的洛阳,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洛阳。
邙山远眺,洛水悠悠,锦簇牡丹已开了千年。尽管洛阳城后来不再作为帝都,但那个繁荣昌盛、开放自信的大唐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刻下的印记,至今仍深深影响着后世。
03 中轴千年 东京梦华
北宋时期,作为东京的汴州,即开封,取代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在运河的加持下,很快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这是一座有着4100余年建城史和八朝建都史的城市,也是世界上唯一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
▲位于开封市龙亭区中山路北段的宋都御街,为再现宋代御街风貌,于1988年建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们常开玩笑说,如果一位宋朝人穿越到今天,那么他肯定不会迷路,因为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在州桥及汴河遗址边,讲解员朱彦蓉说。
始建于唐代的州桥经历了北宋与明代两次大的改建,目前的州桥主体建成于北宋时期,是北宋东京城中轴线御街与大运河通济渠开封段交叉点上的标志性建筑。
▲位于今开封市中山路与自由路十字路口南约50米的州桥遗址。
“州桥及汴河遗址的挖掘和发现,印证了很多关于开封的猜想,比如‘城摞城’奇观、开封的中轴线千年没变等。”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彭恒礼表示。
在桥与河岸相连的石壁之上,海马、水兽、飞云等浮雕栩栩如生,历经千年依然可见,与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所描述的“近桥两岸皆石壁,雕镌海马、水兽、飞云之状”惊人的一致。
▲州桥堤岸石壁之上依然清晰可见的海马瑞兽图。
孟元老,这位宋代文学家,出于东京繁华在时光流逝中被后人遗忘的忧虑,在《东京梦华录》中详尽地记录了东京城的建筑、街巷、风俗以及人物,使得后人能够“开卷得睹当时之盛”。与孟元老怀有相似情怀的,还有张择端。这位当时并不出名的画家,以其精湛的画笔,让东京的繁华凝固在历史长河中。
长达5米的《清明上河图》画卷内,精细的笔触汇聚了近千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车轿、骡马、船只等生活细节,它们在市郊的宁静田园与市区的喧嚣街巷中交织成一幅宋代社会的全景图。“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在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繁华东京城被完美再现。穿梭于在与画中无异的亭台楼阁、客栈茶肆之间,游览者仿佛穿越回了900年前那“富丽天下无”的汴京城。
▲夜幕下清明上河园内的花灯街道,游人行走期间,恍若回到大宋。
▲360度全景沉浸式项目《飞越清明上河园》,使《清明上河图》在12米超大直径的IMAX巨型球形屏幕上重焕生机,是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典范。
而在12米超大直径的IMAX巨型球形荧幕上,《飞越清明上河园》以360°全景裸眼3D技术,为这幅历史名画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座椅的上升、俯冲、滑翔,游客仿佛亲自飞翔于汴河之上,穿梭于东京的繁忙街市,掠过群山峻岭,甚至深入黄河的怀抱,探索开封“城摞城”的神秘奇观。在这虚实交错之间,游客得以亲身感受那个时代的繁华与辉煌。
从宋都御街到今日的中山路,州桥遗址上的古老中轴线历经沧桑,屡毁屡建,却始终生生不息,千年未变。在彭恒礼看来,这也正是河南人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精神的体现。
04 持中创新 行稳致远
宋朝之后,随着中国政治中心的转移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以洛阳和开封为中心的河南步入了一段相对沉寂的岁月。然而,这片古老土地上数千年的自然洗礼和人文积淀,早已融入河南人的血脉之中,塑造着他们坚韧、勤劳、智慧、包容和开放的性格。
河南人的精神,是在与黄河水患的斗争中磨砺出的坚韧,是在广袤田野上精耕细作中展现的勤劳智慧,是在洛阳、开封等古都的繁华中孕育的包容与开放,是在文化沃土中培育的崇文尚德,是在多元交融中形成的中庸之道,是在创新创造中不断涌现的蓬勃活力。
▲河南卫视近年来的“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收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点赞,图为节目《唐宫夜宴》播放时的弹幕。
▲河南卫视《龙门金刚》舞蹈节目,在洛阳龙门石窟之内实景拍摄。面相威严的“金刚护法” 与“伎乐天”形成了刚柔并济的呼应。雕刻着庄严佛像的龙门石窟穿越千年,在不动声色之中彰显着自身深厚的文化魅力。
今天的河南,正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将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融媒体的持续创新,引领国潮新风尚。从《唐宫夜宴》到《端午奇妙夜》,再到《中秋奇妙游》和《中国节日》系列,河南卫视等媒体坚持深耕传统文化,创新表达,唤醒传统文化的魅力,书写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了河南特色。
“中”字,源自甲骨文旗杆上旗带飘舞之形,经过时间的洗礼,逐渐发展为今天沉稳的字形,立“中”无风,稳在内核。
▲“中”字的演变(图片来源:大河网)
纵观古今,河南的“中”,是文明缘起之“中”,是立国方位之“中”,是和谐共处之“中”,是语言习惯之“中”,是性格气质之“中”,也是河南在新时代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之“中”。
泱泱华夏,何以中国?当你踏上河南这片土地,或许就能找到答案。
(本文图片除注明来源之外的,均为作者在“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期间拍摄。)
在河南这片古老土地上,有讲不完的历史,看不尽的文化。如果你心中有推荐或向往的河南之地,亦或是有动人的河南故事想要分享,欢迎打在评论区哦。
监制 | 肖静芳 王翔宇
审核 | 清 风
统筹 | 王彦龙
责编 | 才丽媛
制作 | 郭欣欣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