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宁夏立足本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来源:法治日报 张红兵 赵晨熙 邹星宇  发布日期:2024-08-1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的宁夏,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它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特色产业发展更是令人惊喜。8月上旬,记者随“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主题宣传采访团来到宁夏,耳闻目睹亲身感受了“塞上江南写新篇”宁夏特色产业的迅猛发展。 

  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鱼米乡。宁夏地处中国的几何中心,借助贺兰山、六盘山、罗山和黄河的护佑,光照强、温差大、积温高、灾害少、无污染,加之2000多年的引黄灌溉历史,宁夏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谈到宁夏的特色产业,宁夏回族自治区林草局副局长王自新底气十足、头头是道。宁夏被称为“塞上江南”,这里的好空气、好水源、好土壤种出了优质的农产品。宁夏是我国的“枸杞之乡”“滩羊之乡”“甘草之乡”“硒砂瓜之乡”“马铃薯之乡”。宁夏的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等特色农牧业,在全国都有一定分量。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走向世界 

  贺兰山东麓位于北纬37度到39度世界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与法国波尔多同一纬度,是国务院批复的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2003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2013年被编入《世界葡萄酒地图》,成为世界葡萄酒产区新板块。 

  截至2023年,全区酿酒葡萄基地开发面积60.2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近40%,是我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现有酒企261家(其中已建成酒庄130家),生产葡萄酒1.4亿瓶,占国产酒庄酒酿造总量的近50%,居全国酒庄酒产量第一位。贺兰山东麓产区品牌位列中国第一、世界第四,“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品牌价值330亿元,入选“中国品牌十年典型案例”。 

  枸杞是宁夏的金色名片 

  提起宁夏必然会想到枸杞,枸杞早已成为宁夏的名片。 

  宁夏枸杞药食同源,总氨基酸、枸杞多糖等关键指标远高于其它产区,具有温肾益精、护肝明目补气养血、美颜护肤、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经常食用,还能提高免疫力。 

  截至2023年,全区现有“宁夏枸杞”“中宁枸杞”两个区域公用品牌,枸杞面积32.5万亩,干果产量6万吨,精深加工产品10大类120余种,全产业链综合产值290亿元,年出口枸杞6000吨、出口额5000万美元,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全区从事枸杞生产经营主体有6565家。 

  其中,国家枸杞类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占全国总数的68%。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枸杞)示范社8家。中国驰名商标7个,宁夏枸杞知名品牌12个,自治区优质基地(示范苗圃)10个。经过多年发展,宁夏在枸杞良种繁育、科研实力、精深加工、品牌影响、标准体系建设、市场交易等方面在全国领先,全国25%的干果由宁夏生产、枸杞类标准60%以上由宁夏制定、枸杞新产品新品类90%以上由宁夏研发生产、枸杞干果85%以上在宁夏集散交易。宁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枸杞产业基础最好、生产要素最全、品牌优势最突出的核心产区。 

  宁夏牛奶产业异军突起 

  宁夏是业界公认的“黄金奶源带”,非常适宜高产奶牛养殖和优质牧草种植,牛奶品质优良、香味浓郁,乳蛋白、总氨基酸含量高于全国水平17.8%和22%。宁夏以银川市和吴忠市为核心、石嘴山市和中卫市为两翼建设牛奶产业集群,重点打造全国高端奶牛繁育基地和高端乳制品生产加工基地,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全国牛奶优势产区。 

  宁夏不断加强牛奶产业支持政策,2023年,全区奶牛存栏92万头,同比增长9.9%,增速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2024年上半年,认真落实自治区《促进牛奶产业稳定发展十五条政策措施》,克服市场因素的不利影响,全区奶牛存栏88.77万头,同比增长0.9%;生鲜乳产量231.58万吨,同比增长13.5%。 

  六盘山牛肉是肉中极品 

  宁夏六盘山地区牧草丰美、水源优质,被国际粮农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适宜发展肉牛养殖的区域之一,牛肉色泽红润、结构致密,每百克含谷氨酸3.78克、硒8.7微克,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宁夏以固原市五县(区)和海原、同心、红寺堡等中南部地区为重点建设肉牛产业集群,重点打造全国优质肉牛良种繁育基地和高端牛肉生产加工基地,制定推广肉牛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22项,创建自治区级标准化示范场72个,实施肉牛品种改良、肉牛“见犊补母”、粮改饲、养殖节本增效等项目,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家庭牧场、养殖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作用,加强面向小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示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023年,全区肉牛饲养量242.4万头,其中存栏154.7万头,出栏87.7万头;肉牛屠宰加工厂达到25家,年屠宰加工能力78万头,牛肉产量14.4万吨,人均占有量约19.8公斤,居全国第6位。培育宁草之苑、六盘春、赶吉牛等产品品牌55个。 

  2024年上半年,认真落实自治区《推进肉牛转型升级促农增收十二条措施》,克服市场因素的不利影响,肉牛产业发展整体稳定,全区肉牛饲养量208.4万头,同比增长5%;牛肉产量8.7万吨,同比增长21%。 

  宁夏滩羊肉是品质担当 

  宁夏中部干旱带草场资源富集,生长着115种中药材,水土偏碱性,因此肉质鲜、低脂肪、无膻味,含有8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中链脂肪酸和风味氨基酸比其它品种高35%-80%,有极强的养生和保健功能,盐池滩羊曾登上北京冬奥会和杭州亚运会指定食材名录,成为中国羊肉的“品质担当”。 

  近年来,宁夏以中部干旱带为重点建设滩羊产业集群,重点打造全国高端羊肉生产加工基地和滩羊育种创新示范引领基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国家羊核心育种场3家、种业阵型企业1家,优化组建三级繁育种群3.2万只,年推广优质种公羊1万只,滩羊良种化率达91%。宁夏在国内率先开展滩羊基因编辑育种,建立生物育种核心群2700余只,生长性能提高50%以上。 

  2023年,全区滩羊饲养量1563.8万只,同比增长10.7%,其中,存栏720.5万只、同比增长1.4%;出栏843.3万只、同比增长20.1%,羊肉产量15.1万吨,同比增长21.1%,滩羊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20亿元。 

  宁夏冷凉蔬菜品质优良 

  宁夏中南部地区气候冷凉、病虫害少、无污染,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黄土高原夏秋蔬菜生产优势区。这里的蔬菜营养丰富、保鲜期长,10多个品种畅销全国市场,特别是“宁夏菜心”,可溶性糖、蛋白质、氨基酸总量、维生素含量都高于其它产区,深受闽粤港澳居民喜欢,是餐桌上的必备菜品。 

  宁夏立足本地实际,加强科技研发,已培育出“宁夏菜心”“六盘山冷凉蔬菜”“盐池黄花菜”等农产品地理标志18个。2023年全区冷凉蔬菜播种总面积316.9万亩,同比增加6%,总产量794.8万吨,同比增9.0%,全产业链价值363.2亿元。 

  2024年上半年,宁夏全区建成集中连片蔬菜基地1775个,在蔬菜主产区建设现代集配中心12个、田头冷链保鲜设施1245个,建成各类农产品集贸批发市场327个,培育蔬菜流通企业和合作社309个、电商平台8家、外销窗口9个、冷链运输企业20家,配备冷藏运输车1100辆以上。全区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提质增效技术覆盖率达到80%,蔬菜监测平均合格率达到98.5%。据测算,上半年全区蔬菜产值69.56亿元。越夏番茄、冷凉蔬菜品牌逐步唱响,宁夏已成为全国公认的优质蔬菜产区。 

  宁夏的特色产业源自宁夏的山水土壤与天气的现实,但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靠的是科技创新与谋划。立足本身优势,加强调查研究,注重科技创新,宁夏在产业结构调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方面谱写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