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事关新疆民族团结进步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要紧紧围绕这条主线,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以及党的建设等维度共同发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
在新疆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集装箱装卸作业有序进行。 新华社记者 王菲摄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压实各级党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责任,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合力。结合新疆实际,加强干部队伍理论学习和政策培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调查研究、把握政策、推进工作、联系群众的能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作为识别干部的一项重要依据。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实基层统战、民族工作力量,确保党的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抓。
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保持新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总目标。要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首位,加强抓稳定和促发展两方面工作的统筹结合,以稳定确保发展,以发展促进稳定。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不断提高依法化解风险隐患的能力,科学建构反恐反分裂斗争与维稳工作法治化常态化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方法,抓细抓实各项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社会稳定局面。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依托援疆人才、资源和市场优势,持续深入开展对口援疆工作,增强“造血”功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补齐南疆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兜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众。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崇高追求。要加强现代文明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开展文化润疆。端正历史文化认知,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新疆同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通过党员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要保护好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始终把生态效益放在首位,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统筹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深入推进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持续开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专项整治,完善绿色低碳发展配套政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讲好新疆故事。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建设,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美西方反华势力在所谓“新疆问题”上变本加厉、大做文章,企图把新疆打造成西化分化中国的突破口、遏制打压中国的桥头堡。对此,要加强正面宣传,展现新疆开放自信的新面貌新气象,多渠道多形式讲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疆故事、新时代的新疆故事,有针对性地批驳各种不实、负面、有害言论。充分发挥各级宣传部门、各类新闻媒体作用,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讲好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功经验。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