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天山南北处处呈现安定祥和、蓬勃发展的气象。新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新时代硬道理,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稳定,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美丽新疆打下坚实基础。
——编者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对边疆的治理,尤其是对新疆的治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为新疆擘画蓝图、指引航向,对推进事关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作出战略部署,推动新疆工作取得重大成效,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把党中央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和工作成效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
要全面深化依法治疆,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推进法治新疆、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反恐维稳法治化常态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新疆社会大局稳定。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提高宗教事务治理能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巩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建设美丽新疆的思想基础。
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新疆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教兴疆战略,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积蓄新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坚持人民至上,在增进民生福祉中实现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优化各级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调动发挥各族各界人士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创造性。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要放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积极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维护国家地缘安全的战略屏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疆贡献。
(作者:顾光海,新疆大学副校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要坚定不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疆各项工作的主线,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凝聚起磅礴力量。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抓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事关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要坚定不移围绕这条主线,从根本上切实解决政治认同、人心向背的问题。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增进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将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加快建设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充分挖掘新疆各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新疆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家园。秦汉以来,历代中央王朝经略西域对于“大一统”局面的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新疆与中原地区各民族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以来,新疆与中原地区持续大规模的人口双向流动促进了民族交融,经济一体化程度逐步加深。彩陶之路、玉石之路、丝绸之路等纽带,密切了新疆和中原地区的经济联系,推动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交融,增进了彼此之间的认同,这些历史事实在新疆大量丰富的考古成果中得到印证。要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历史文化符号,加强对中华民族历史研究成果的转化,用多种形式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展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唤起各族儿女对共有历史记忆的深情回望,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见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要深刻认识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夯实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为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提供不竭动力。
深入开展文化润疆。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久久为功、潜移默化,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新疆同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加强现代文明教育,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尤其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现代文明教育、科普教育,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坚定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逐步提高各族群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夯实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
(作者:彭无情,新疆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员)
推动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实施文化润疆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色、政治导向的重要命题,要多措并举,推动相关工作。
一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历史证明,中华文化自身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非凡的创造力。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深深融入新疆各民族的血液、骨髓和灵魂,锻造了坚如磐石的“中国根”“中华魂”,成为新疆各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和强大精神力量。要在坚定文化自信、增进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挖掘、保护和丰富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创新发展中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二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熔铸于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判断标准,去粗取精,着力推动各民族文化互学互鉴、交融创新,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增强各民族文化的时代性、包容性。
三是深刻认识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历史上,包括新疆各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在维护我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发展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丰富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包括新疆各民族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顺应时代向前发展,在保持自身特质、优长的同时,突破自身局限、摒弃不合时宜的内容,以科学的理论校正发展方向,积极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四是在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实践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要发掘好、利用好丰富的文物和文化资源,深入阐释其中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内涵,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激发新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生命力,团结各族人民投入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社会实践中,书写文化强国建设的新疆篇章。
(作者:木拉提·黑尼亚提,新疆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新疆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
屯垦,是新疆历史重要组成部分。自汉武帝开始,历代都把屯垦作为治理新疆的重要国策。为保证屯垦顺利开展,人们修筑道路和驿站,打通了各屯垦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交通发展,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创造了条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屯垦人口的增加,垦区所在地逐步成为区域经济中心,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如,公元前48年,西域都护府派人到吐鲁番地区屯垦时建立的高昌壁,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吐鲁番地区的屯垦中心,也逐步发展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现今新疆的乌鲁木齐、昌吉、奇台、巴里坤等众多城镇,都是在清代新疆屯垦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批批屯垦军民及其后代融入当地,成为新疆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屯垦军民在进入新疆的过程中,带来了内地的各种文化典籍、规章制度等。在今天的吐鲁番、阿克苏等地,就发现了唐朝人抄写的《论语》《尚书》《千字文》《孝经》《史记》《汉书》《晋史》等内容残卷。这些考古文物的出土,有力地证明了屯垦军民对新疆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随着屯垦军民的增加,为了让后代学习文化,屯垦集中之地还开设了学校。从历史演进来看,屯垦的发展不仅为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纽带作用,而且为区域内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并对新疆多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持久、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代治理新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批内地干部群众投身兵团建设,共同保卫、开发、建设新疆,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要深入研究新疆屯垦历史,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深刻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的。
(作者:王小平,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党校副校长)
随着我国扩大对外开放、西部大开发、共建“一带一路”等深入推进,新疆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要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思维,长短结合、综合施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完善各项制度,切实发挥各类建设主体、资本、土地、技术、劳务、商品、平台等要素的作用,以“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建设为抓手,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加强规划与政策供给,主动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在全国统一大市场框架下,立足新疆自身实际,制定好核心区建设规划,及时出台相关政策,优化顶层设计。二是积极争取国家对核心区建设工作的指导与帮助及各方面支持,形成多元主体参与推进核心区建设的合力和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广泛参与,坚持兵地联动、地州市联动、政府与社会组织互动,构建纵向指导与横向协调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四是加强监督检查,健全相关单位、行业部门、重点工作以及重大项目的形势分析、考核以及督导检查等制度。
加强与其他省市的合作共建。借鉴东中部地区自身以及区域协同发展的经验,构建协作网络,协同推进核心区建设。借助各地区域性或国际性贸易、商品服务、技术网络等平台,协同开展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加强与中欧班列始发省市的沟通,共建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与口岸项目,增强中欧班列货物仓储、运输的能力,提高效率。
加强与周边和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为主方向,全面构建政府、企业、社团、民间组织等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和多边沟通合作机制。在投资、经贸、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文化交流等重点领域开展常态化交流、深度合作。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主要城市的交流,广泛开展民间友好交往活动。坚持办好中国—亚欧博览会等重大展会,利用好内地省市尤其是对口援疆省市对外展示交流平台,广泛参与对外合作交流。
加强重点项目带动。充分利用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和沿线国家设施联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机会窗口,积极争取实施一批重大项目,突出示范带动作用。着手建立重大项目储备库,形成推进项目实施的长效机制。加强对项目建设的前期调研与论证评估,在实施过程中协调配合,防范项目建设风险隐患,提高项目实施成效。
强化人才支撑。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将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核心区建设的整体规划以及专项工作,建立人才储备库,出台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国内外人才双向交流力度,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掌握专业技能、熟悉沿线国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合作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作者:贾友军,新疆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纪实影像是讲好新时代新疆故事的有效载体,纪实影像传播是推进文化润疆工程的具体实践路径之一。在共情传播视角下,纪实影像可通过构建起情感共情与认知共情相结合的影像浸润机制,助力文化润疆。
纪实影像是视听文化传播的组成要素,能够通过一个个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生动讲述新疆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故事,深化家国意识,与“文化润疆”高度契合。纪实影像具有非虚构特征,能够全面、真实、立体地展现新疆各族群众在新时代的生活,展现祖国边疆地区的大好河山,让各族群众看得见、听得到,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数字化时代,纪实影像传播需要从影像故事的情感共情升华到意识层面的认知共情。纪实影像作为无需翻译的“世界语言”,可以细腻地捕捉情感的产生、表达、外化、流变、碰撞等一系列变化,并激发出积极的情感连接。大众传播的情感共情讲求“情”的深厚,认知共情讲求“知”的深入。纪实影像的情感共情可以使各民族从情感上连通共振,认知共情则有助于各民族在情感共情基础上更深刻地理解对方。
纪实影像传播的关键词是“理解”,共情的目标是为了达到相互沟通与理解。要通过纪实影像呈现出时空演变中新疆与祖国各地人民肩并肩一路走来的足迹、中华民族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共同走向伟大复兴的历程。通过讲述真实可感的历史文物与现代人物故事,使个体从认知共情的视角更深入地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秉承“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新疆题材的纪实影像作品众多,在原有量产的基础上推出优质作品,共情传播视角是值得尝试与努力的方向。共情,需要故事的承载者、创作者的切入视角由先入为主的观念传播转变为先共情再共识到理解的传播,从而更好适应当下数字化时代受众的收视习惯与接受心理。此外,如何让更多受众看到,如何出圈、破圈,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力,都与选题、视角与叙事结构是否能够浸润人心密切相关。
要建构数字化时代的纪实影像语言体系,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制作样态。在内容上,以柔性嵌入式的表达,将中华民族精神内化其中,广泛涉猎各种与中华文明相关的在地化题材,从自然生态到历史变迁,从地理空间到人文情感,借助中华文化丰富的积淀以及数字化时代多样的呈现样态,不断创新技术手段与表达方式,推出有思想、有底蕴、有趣味的佳作,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直抵人心。
(作者:张雅欣,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王鑫,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博士研究生)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