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排漂来的侗寨
来源:中国民族报 姚瑶 发布日期:2024-05-3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炊烟中醒来的三门塘。陈光昌摄

  一

  展开一张贵州地图,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坌处镇清水江边的三门塘,小得近乎尘世的一粒尘埃。然而,在这小得不能再小的一隅,却藏着深厚的文化。

  清水江,为沅江上游,发源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斗篷山,干流全长459公里。江水一路流经麻江、凯里、台江、剑河、锦屏等县之后,在天柱县瓮洞镇流入沅江,最后汇入长江。

  清水江河道的开通与繁盛,源于历史上的苗木出山。明清两代,集天下财、聚天下力、采天下木、兴天下匠而成的紫禁城气势恢宏,瑰丽无比。数量巨大的贵州苗木流出深山,成为紫禁城的“顶梁柱”。

  明清时期,苗木多采于黔之东南、清水江一线,从清水江出沅江,过洞庭,汇长江。清雍正七年(1729年),贵州巡抚张广泗奏请朝廷开辟清水江河道,从而打造了贵州与江淮地区之间的交通通道。河道建成之后,也成为中原“治山治水治人”文化渗入古黔中地的通道。因往来不断的商客和日夜不停的贩运,清水江沿岸的集镇日渐繁华,位于天柱县的三门塘便是其中之一。

  清水江沿岸集镇的繁盛,从史料中可窥见一斑。清嘉庆二年(1797年)的《修庵碑记》称:“诸峰来朝,势若星拱,清河环下,碧浪排空,昼则舟楫上下,夜则渔火辉煌,天地之灵秀,无处不钟矣!”那一时期,也是三门塘木商贸易辉煌的时期。有资料记载当时的盛况:饭铺、客栈、糖果铺、铁匠铺、银匠铺等,隔三差五地开张……江边的吊脚楼,多半是歌舞之地,几与南京秦淮河媲美。

  从明代中期到清乾隆时期,木商文化的滚滚洪流,记录了清水江的开发进程。

  在清水江岸的锦屏文书特藏馆里,珍藏着数十万件珍贵文书。记录山林、田地、房屋、宅基地、水塘等不动产权属买卖转移的资料,农林生产经营、财产分割、纠纷调解、乡规民约以及民风民俗等相关文书,见证了由荆楚文化、江淮文化与苗疆文化大交流而衍生的木商文化。木商文化所展现的契约精神,正是清水江林业繁荣的“社会基因”之一。这些发黄的文书见证了人们对契约精神的坚守和传承。

  水运三千里,木商五百年。五百年后的今天,我站在清水江畔,绵延群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流之上,一卷清水江波澜壮阔的放排历史,在我眼前浮现。

  二

  清水江一路浩浩荡荡,流经三门塘的时候,刻意放缓了身段。泥沙长年累月的堆积,在这儿形成一个半月状的沙滩。

  清水江在三门塘这一段可以称得上“黄金水道”。在木商贸易的鼎盛时期,做工扎排的,修劈整理木排的,人山人海,江面上漂满了木排,颇为壮观。一排排木材在阳光下耀眼夺目,这是财富的象征,富甲一方的木材老板纷纷修建漂亮的房子,成就了三门塘的声名远扬。

  时至今日,三门塘聚居着侗、苗等各族民众1600余人,有古民居、古寺庙20余座,被誉为“清水江上的明珠”。遥想数百年前,严、谢、王三姓先人迁入这里,开荒辟地,创建家园,寨子逐渐兴盛。不过,真正让三门塘“火”起来的,是它的“江户”身份。

  据《锦屏县志》记载: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楚王朱桢、湘王朱柏领兵三十万进剿林宽义军,“由沅州伐木开道二百里,抵天柱”,发现其间“栋梁杧桷之材,靡不备具”。士兵们被当地“丛林密茂,古木阴稠,虎豹踞为巢,日月穿不透”的景象所震撼。永乐年间,朝廷在全国各地征集长六丈、头径四尺五寸、尾径一尺八寸之巨木修建皇宫殿宇,清水江苗木以其外腐而内不朽的优良品质备受青睐,“皇商”由此涉足清水江,之后民间商贾也纷至沓来,清水江一跃而成为“皇木”北上运输的黄金水道。

  地处清水江中下游、水势平缓的三门塘总三江九溪之门户,自然成了各省木商云集之处,“江户”之名享誉一时。

  可以想象,“皇木”源源不断进清水江、入沅江、进洞庭、奔长江,北上京杭大运河,辗转千里抵达紫禁城,浩浩荡荡北上的景象何其壮观!

  三门塘的祖先们以放排贩木为生。木商中有镇江帮、临江帮、黄州帮、徽州帮、花老帮、五湘帮等。为接待各路木商,三门塘曾经建有20多家“木行”,除为木商伐木、采购、扎排、放排外,还提供食宿方便。各帮制有特殊“斧记”,凭记经营木业。如今,在曾开设“木行”的家宅檐柱上,仍清晰可见“同兴”“德大”等“斧记”,这些“斧记”不失为一种珍贵记录。

  三

  有水的地方,才能孕育泽被后世的文明。一路逝去的清水江承载了多少过往,我不得而知。而关于三门塘的文化和历史,这里生生不息的人们以及他们质朴的生活,那些造型别致、气势雄伟的古建筑,泛黄的窗花,古老的石板路,代代传承的家风家训,有着浓郁特色的民风民俗……都如江水般在我心里奔腾。

  三门塘三面环水,溪壑纵横,村民自古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关于“三门”的来历,有两说与水有关。其一为寨内原有17口鱼塘,且辟有东、南、西三座寨门,故名“三门塘”;其二为人口最多的王氏先人祖籍湖南黔阳三门潭,溯江打鱼而上,定居于此,因“潭”“塘”音近,因此被称为“三门塘”。三门塘人确实“靠水吃水”,凭借清水江及附近支流三门溪、喇赖溪等若干小溪生息繁衍,孕育出别具一格的“水文化”,在苗乡侗寨形成一个融汇中原文化的微缩景观。

  三门塘先民溯流而上,在艰苦跋涉中不断寻找着生命的栖息之处。正如梭罗找到了瓦尔登湖,他在那里生活、阅读、倾听、种豆、做饭。瓦尔登湖给了梭罗一个好去处。三门塘对一路迁徙到这里的先人来说,也是一个好的去处。

  岁月如斯,一刻不息的清江水,洗涤着见证时代变迁的木商码头。曾经的喧嚣与繁华,已经留在文字深处。转过身来,面临一刻也没停留过的清水江,我们能解读出前人留下的哪些启示呢?

  此刻,我想起了王昌龄被贬龙标后,从黔阳溯清水江而上,来到锦屏隆里,并忧郁地写下:“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今天,我们只有在这条江上以虔敬的心情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了!在三门塘遥望沅江,沈从文《边城》笔下的“翠翠”在沅水之侧,被岁月塑成一座洁白的神像。三门塘昔日的繁华以另一种方式存在。当年的老祖先在宁静的清水江畔住了下来,把木排漂来的侗寨打造成温馨的家园。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间和人事,犹如昼夜奔腾的流水一样留不住。我们可以触及的文化内涵只能在历史的另一面,慢慢去寻找吧!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