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民族地区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用好用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新兴产业,有力带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特色产业拉动,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不断壮大综合实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挥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结构
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要加快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合理开发利用特色资源。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要加大资源调查和评估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强区域协作,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强顶层设计,积极规划产业布局,立足自然资源特点,因地制宜,找准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加强市场开拓,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知名度。
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特色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特色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为相关企业提供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的指导,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品牌。
优化营商环境,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经济体系的底盘、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民族地区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发力,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在未来发展和市场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加大投资力度,提高交通运输网络的质量和覆盖范围,加强能源和电力供应保障,完善通信基础设施,加强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科技创新中心等方面的支撑能力。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完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知识产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加大落实举措,提供稳定和可预期的投资环境。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企业办事成本,提高投资便利性。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金融服务和风险防控。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持环境。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搭建人才交流平台,推动人才的流动、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民族地区就业创业。
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提升核心竞争
加快构建产业集群,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关键环节配套能力。民族地区要狠抓特色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特色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培育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构建特色产业集群的路径和策略。根据资源禀赋,确定主导产业,制定战略发展,完善规划措施,支持特色龙头企业发展,释放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加强特色产业上下游的补链、延链和强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通过主导产业集聚,突出优势特色,汇聚资源要素,优化协作网络,完善治理服务,建设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开辟特色产业集群新领域新赛道。发挥好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关注重大项目建设、科技项目攻关、人才队伍建设、科创平台构建等关键因素,特别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重科技创新、新产品研发、新品牌孵化、新业务拓展,强优势补短板,全面提升特色产业链竞争优势。
以数实融合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保障。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特色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增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何雄浪,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陈红,宁夏警官职业学院)
(编辑:王琪)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