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红寺堡
来源:中国民族报 马慧娟 发布日期:2024-03-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宁夏移民博物馆。中国民族报社图片库

  一

  第一次看到宁夏红寺堡区的时候,它还不是一座城市。

  那会儿,一片空旷的地段上盖了一排二层小楼,靠边的楼上挂着六个大字——红寺堡汽车站。而向北的地方,还是大片的空地,视线所及,土黄色是这里的主色调,看不见植被,甚至看不见一棵树,新修的柏油马路突兀地横在大片沙地上,像一条纤细的绳子。甚至在某一段,被风刮起的沙子把柏油马路给遮掩了起来,看着随时都有完全侵占的可能。

  有人说,这里就是以后要盖红寺堡城区的地方,可看着眼前的景象,我想象不出这里会建一座什么样的城市,以为这栋二层建筑就是城区。在之后的时光里,红寺堡城区一直都离我们很远。我们在土地上建设着家园,偶尔抬头看向远方,高于地平线很多的城市就在那里。我们就这样观望着,无论我们去与不去,红寺堡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

  首先就是楼多了起来,以红寺堡车站为边界,新楼不断向北延伸。先是在车站对面多了栋三层高的移动通讯大楼,它的背后是水务部门的一座高塔。这座高塔一度成为红寺堡城区的标志性建筑,只要是从村里进城的人,都会以高塔为参照物判断方位。高塔的对面建起了罗山商城,它们中间是罗山路。这是红寺堡城区最早的街道,之后的城市建设就是沿着罗山路一路向北而去。

  作为一个移民新区,“建设”是这片土地上很多年的主题。将一片中部干旱带上的半沙漠地区改造成一片适宜人居住的地方,将荒芜多年的土地开发利用起来,用于承载23万人的生计,这是党和国家赋予红寺堡这片土地的特殊使命。而我们的到来,也给红寺堡增添了新的生机。

  当我们在努力建设村庄的时候,红寺堡城区的建设也一直在推进。每次去红寺堡,都会看到新的变化:道路两边栽上树了,有红绿灯了,又新开了一家店,路两边的商铺播放着震耳欲聋的流行歌曲,有塔吊的地方是在盖新楼,国旗飘扬的地方是学校……城市的轮廓在持续的建设中有了雏形,那条叫作创业街的街道旁边,盖起了开发区政府的办公楼。

  而我们,仍然是在远处看着红寺堡城区的人。当蛙鸣、犬吠、风声在夜晚凌乱的时候,远处那灯火通明的地方就是红寺堡城区,孩子会好奇地问,那片地方为什么那么明亮?大人说:那是城里啊!孩子的眼睛也被那片光点亮,眼里闪着小星星般的期待:什么时候我们也能去向那个地方?

  夏日的夜晚,田野里到处都是植物生长的气息,每当要守夜灌溉的时候,守夜人坐在田埂上,听着水流进地里的声响,看着一望无际的田野,夜晚显得如此漫长。远处的光亮给了守夜人许多猜想和期许,这会儿城里人在干什么呢?他们不用守夜灌溉吧?城里的灯光整夜亮着,那得费多少电啊?你懂啥,城里要不亮灯,那还叫城里吗?城市不知道在这样的夜晚,有人因为它在旷野里争执,而两个守夜人确实没有经历过城市生活。

  二

  当我们发现红寺堡城区有一个广场的时候,已经是十年后的事情。那时,红寺堡在国务院上了“户口”,成立了红寺堡区,有了区政府。广场就在新盖的区政府门口,叫金水广场。广场很大,呈南北走向,几乎占着半条街,广场上的柳树有碗口粗,一条水渠穿过广场,将灌溉的水源引向远方。“金水广场”的名字可能因此而来。在广场的正中间,有一座移民纪念碑,碑上写着“罗山缘聚八方人,黄河水富万顷田”。这句话总结了红寺堡的特点,来自八县的移民齐聚红寺堡,引黄灌溉工程让红寺堡焕发新的生机。纪念碑的背面镌刻了一篇“红寺堡赋”,短短几百字浓缩了红寺堡的前世今生。

  广场周边是红寺堡区最热闹的地带,餐馆、烧烤店、KTV都集中在这里,其中有一家自助火锅店,人均消费20多元。这对于想打打牙祭的我们来说,实在是个好去处,而且还可以顺便逛逛广场,看看跳广场舞、打陀螺、卖各种小孩玩具的。也算是一站式服务,逛吃一体。

  从骑着摩托车进城,到公交车开通,再到私家车出行,我们从远远看着红寺堡城区,到随时可以进城,前后不过十年时间,城市正在褪去它的神秘面纱,变得愈发亲切起来。连一些小区的名字也透着亲民、随和的特点,如建兴小区、圣丰花园、罗山花园等。罗山商城货架齐整、商品丰富,进去逛一圈,衣服鞋子、零食小吃、蔬菜干果、批发铺子应有尽有,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里时常人满为患,摩肩接踵,但并不影响大家对罗山商城的喜爱,只要进城,有事没事都得来逛一圈。城市的烟火气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里,也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助力。

  变化不是立竿见影、一目了然的,而是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十来年之后,不经意间一回头,居然发现红寺堡城区的春天如此亮眼,桃花粉嫩,绿柳如烟,和煦的春风吹拂,风筝洒脱地飘在半空。当年的车站成了最老旧的建筑,罗山路上柳树枝叶繁茂,国槐郁郁葱葱。街上行走的人们一个个穿着整洁光鲜,很难区分谁是城市人、谁是乡下人。新盖的小区也开始文雅起来,书香雅苑、御泉新苑、罗山府邸、人和雅苑等拔地而起,成为红寺堡崭新面貌的一部分。

  我们不再远远地看着城市,因为村里的夜晚也变得越来越明亮。城里的东西落户乡村,手机、电器等时兴的玩意儿都开始在乡村出现,就连以前只在城里卖吃喝用品的人也开始进村入户,孩子们都去城里上中学,城市和乡村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近了。

  三

  村里有人动了在城里买房的念头,有想法就会有行动。他们带着自己的积蓄走进售楼部,根据自己的财力挑选喜欢的户型,拿到钥匙的那一天,曾经在嘴里念叨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这样成为现实。

  侄子也打算在红寺堡买楼房,大哥一听就坚决反对:买什么楼房,家里这么多的房子还不够住吗?再说,几十万从哪里来?侄子笑着解释,买了楼房,让两个孩子进城念书去,奶奶冬天也可以在楼上过冬,有暖气,上卫生间也方便。再说,几十万也不是一下子给,凑个首付,剩下的慢慢还。

  大哥沉默了一会儿,嘟囔着说:“拿什么还,别为买个楼房把自己逼得鸡飞狗跳的。”

  侄子说:“不要紧,我现在上班,工资稳定着呢,每个月还一点也没压力。”

  一来二去,大哥就被说服了,侄子买楼房的事情也就提上了日程。经过一系列流程,侄子如愿在城里买了房子。

  红寺堡在成为城市的路上一直前进。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火车站、高铁站、青云湖公园、紫光湖公园相继建成。城市更新改造也在逐步推进,远远看着,就让人感慨,短短二十几年时间,红寺堡的变化是称得上“翻天覆地”的。而我们,是建设者、见证者,更是亲历者,我们看着这座城市从无到有,从有到好,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红寺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红寺堡。而这里,也在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讲述移民故事。

  和其他城市相比,红寺堡还很年轻,但正因为年轻,这里焕发着新的生机和活力。八县移民在一起,带来的不仅仅是各自的方言和生活习惯,更多的还有属于各地的文化。书法、烙铁画、秦腔、高台社火、剪纸、刺绣等民间文化齐聚红寺堡,形成新的、属于红寺堡的文化。每年春节、元宵节,舞起来的社火队伍穿行在大街小巷,将对新年的祝福和生活美好的愿望尽情展现。

  在红寺堡的宁夏移民博物馆,红寺堡的发展故事一直被讲述。我们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我们也在讲述一段奋斗的故事,一段不能忘却的过往。红寺堡会越来越好,我们也会越来越好。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