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东绛第二实验学校各族学生开展“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
江南石榴红,共与岁月长。
江苏省无锡市,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各族人民在这里幸福生活。近年来,无锡市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起步,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携手同心、共谋发展,奏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擘画高质量发展“新图景”,谱写“强富美高”新无锡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今年1月,无锡市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聚焦党建领航,优化顶层设计
无锡市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始终把做好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程,作为一项重要政治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形成市委推动抓方向、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抓重点、各相关部门专项部署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推动全市民族工作凝聚起强大合力。
为做好相关工作,无锡市先后制定出台《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进全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无锡市“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规划》等多部文件,明确各级各部门任务分工,建立全领域、全方位、全覆盖的工作推进体系,确保工作有规划、实施有方案。
同时,强化资源整合,建立完善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管理网络和镇(街道)、村(社区)两级责任制,构建起自上而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民族工作责任网络,释放基层能量。
聚焦“红石榴就业行动”,深化互嵌发展格局
2月14日下午,来自新疆阿合奇县的23名务工人员乘坐火车顺利抵达无锡。他们是今年首批“点对点”送工来锡务工人员,到达无锡后,登上员工返岗就业保障专车,轻松实现从“家门口”到“厂门口”的切换。在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他们将接受专业的岗前培训。
作为中国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和“苏南模式”的发祥地,无锡市在推动就业创业、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帮助中西部地区各族群众来无锡就业创业、助力共同富裕,“红石榴就业行动”在无锡如火如荼展开。据统计,仅近两年,无锡就吸纳1.4万多名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就业创业。
无锡市认真贯彻落实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的意见》,制定民族地区招工“千人计划”,以点带面形成“1+1+8+N”的四级红石榴就业促进服务中心,依托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设施齐全、配套完备、服务专业的优势,为来无锡就业创业的各族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同时,无锡市明确试点地区、成立工作专班、加强工作联动,建立健全民族地区劳动力来无锡务工协调机制、来无锡务工情况调度通报机制等,加大跨省劳务对接工作力度,搭建起民族地区输出就业人口“新桥梁”。
海澜集团员工、蒙古族骑手包英凤(右)携队友代表中国马术队,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夺得马术三项赛团体冠军。
近年来,“海澜集团·霍城红石榴就业基地”“红石榴就业行动”企业联盟、就业服务站等一批优质载体平台逐步建立,“云推介+云面试”、直播带岗、“点对点招工”等灵活多样的招工“组合拳”促成“双向奔赴”,“红石榴就业行动”逐渐形成“全域统筹、品牌引领、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进一步促进了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
“我在无锡挺好的!”这是在无锡就业创业各族群众的共同心声。透过一张张笑脸,一幅互嵌融合、共同富裕的新图景正在无锡成为现实。
聚焦深度交融,推动创建全覆盖
顺应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融居的趋势,无锡市聚焦深度交融,着眼公共资源配置,高质量打造集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民族交往交流、便民服务咨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红石榴家园”,互嵌交融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
“民族一家亲 点亮微幸福”青阳镇毓秀社区红石榴议事会现场。
无锡市在全市范围开展“红石榴家园”建设“360行动”,即推动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共建共赢,制定六项工作标准,零距离服务各族群众,全方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探索建立政企联合培训基地,成立无锡市企业民族工作联盟,打造“同心书屋”、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等平台,加强典型示范引领,更好帮助各民族职工解决技能、语言、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实现“融得进、留得下、过得好”。
为延伸互嵌式发展“生态链”,无锡市积极鼓励基层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探索向景区、新经济组织、医院等领域延伸拓展。无锡明慈心血管病医院推动“公益慈善、医疗扶贫、民族团结”相融合,远赴新疆等地开展“天使之旅双心行动”,免费救治先心病患儿800余人,形成“心心相印”的工作闭环。惠山区长安街道惠南一社区因地制宜,精心打造颜值高、功能全、内涵丰富的“民族团结石榴园”,受到各族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随着创建工作的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无锡各地涌现出一批新经验,打造出一批新亮点。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逐步形成。
聚焦东西部协作,搭建民族团结“连心桥”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无锡市聚焦东西部协作,大力开展“产业西进”计划,进一步构建“东部企业+西部资源”“东部总部+西部基地”“东部研发+西部制造”等产业合作新模式,共同搭建民族团结进步“连心桥”。
从太湖之滨到天山深处,从江南大地到青藏高原,无锡市近5年来共向对口支援的新疆霍城县、阿合奇县投入资金12.06亿元、实施项目234个,向青海海东市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0.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434个,惠及民族地区群众9万多人(次)。
新疆霍城县“最美家庭”到无锡“走亲戚”,留下珍贵的“全家福”。
无锡市积极响应“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支援霍城县建设“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园区,推动阿合奇县“一区、一园、一镇、一基地”建设,发展壮大戈壁沙棘、苏木塔什白蒜、冰川有机牦牛、攀登羊等县域特色产业,实现农牧产品销售额5000余万元。支持建设的阿合奇县技工学校落成投用后,帮助农牧民提升技能,助力解决农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
高校、文化单位也积极参与,江南大学在霍城县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推进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流互鉴;无锡市歌舞剧院创排歌舞剧《天山魂》《解忧公主》《伊犁将军》等,为东西部协作增添文化力量。
聚焦入脑入心,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无锡市着眼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根铸魂。
无锡市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区域特点、人文特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介平台,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等活动,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主题公园(广场)、示范基地、基层实践站等作用,运用“互联网+民族团结”,构建新媒体、传统媒体等相融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宣传矩阵,深入开展各类实体化、大众化、人文化的教育活动,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群众心灵深处。
在整合驻无锡高校教学研究资源基础上,无锡市创新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联盟,推动学科融入,开展专题教育,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多维一体的育人平台,形成常规教育与主题教育协同推进、各族师生全覆盖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格局。
无锡市还积极推动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积极打造《英雄·玛纳斯》《追梦路上》《救心》等一大批文艺精品,助力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在潜移默化中广泛播撒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
“未来,无锡市将继续发挥先行先试优势,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拓展工作领域,做精做强优势品牌,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创新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无锡市民宗局相关负责人说。
(本文文字、图片均由无锡市民宗局提供)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