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看古人如何御寒取暖
来源:中国民族报社 司卫 发布日期:2023-12-2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清代掐丝珐琅火盆。

烧土,旧石器时代早期,1958年北京房山周口店出土。

暖床的汤婆子。

 

清代《胤禛行乐图册·围炉观书》(局部)。

 

沈阳故宫清宁宫取暖火炕“万字炕”及火地。

 

清代画珐琅开光鸟兽纹椭圆手炉。

 

 

  我国的北方冬季漫长、气候寒冷。今天,人们有暖气、空调可以取暖,但古人是如何度过漫漫寒冬的?

  采用多种建筑方式取暖

  人类自学会使用并控制火后,将火用于照明、烹制食物、处理石料、驱逐野兽、取暖等。为了取暖避寒,古人想尽了办法,发明创造了如火塘、火炉、火墙、火炕等一系列建筑取暖方式。

  火塘。地面挖浅坑,或用石、砖等材料建造,甚至那种在平地上直接堆架燃烧物燃烧的形式都属火塘。在北京周口店、辽宁营口金牛山和陕西洛南花石浪龙牙洞遗址,均发现了火塘。专家推测,一些残留动物骨骼较少的火塘,主要用于照明、取暖。

  炙地。“炙”的本意是烤,炙地就是烤地,可防潮祛湿。考古发现,原始社会时期,许多红烧土居住面被反复烧烤。专家推测,这极可能是炙地的形成。因为土的散热性较差,烤后的温度可以保存较长时间。这种方法虽较为原始,但因其简单,我国北方半游牧地区在近代还时常采用,并称之为“霸王炕”。

  火地。东北民间为了区别火炕的习惯称法,北京称为地炕。炙地是用火在地面上烤,而火地则是在地面下烤。火地取暖必须在地面下设烟火道,为此还要设烟火口和排烟口,相对炙地更为复杂。文献中明确记载火地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东汉安帝时期(94-125年),起初用于在温室中催熟蔬菜。

  火墙。灶与房屋的墙相连通,墙壁中有空道作为走火的烟火道,利用烤热的墙体为房间供暖。这种方式至今在东北一些地区还在使用。

  火炕。在房间里建一个形如床榻的高台,床榻下采用火地的方法烤热,我国北方地区应用较为普遍。火炕由生火口、烟道和排烟口组成。自汉代以来,出现了炕的生火口与做饭用的灶相结合的现象。

  火炕:融合不同地域民俗文化特点

  唐朝慧琳在《一切经音义》中有“上榻安火曰炕”的描述,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火炕”用例。炕,最早称为“坑”。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土炕》中记载:“《旧唐书·东夷高丽传》:冬月皆作长坑,下燃煴火以取暖,此即今之土炕也,但作坑字。”“坑”同“炕”,有学者解释为“通假”或“异体”;但有学者认为原来只写作“坑”,由于“炕”本与“火”有关,故将“土”字旁换成了“火”字旁。

  火炕分布范围非常广,北至俄罗斯,南到我国黄河流域,西抵中亚,东达日本和朝鲜半岛,至今仍在我国北方尤其东北农村地区广泛使用。我国西北地区的情况不同,考古研究表明,“自史前至秦汉时期,在建筑遗迹中发现的取暖设施除了地面上的灶坑外,以壁炉为主”。

  关于火炕的起源,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最早出现于汉代的东北地区。考古材料中,最早的是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团结遗址下层中的火炕。

  火炕是北方居民发明创造的取暖方式,在使用过程中融合了不同地域民俗文化特点,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建筑格局。

  在蒙古草原,蒙古人居住传统的蒙古包,因其移动性而未采用火炕。部分牧区及半农半牧区,由于人们定居,很早就出现了土木结构的蒙古包,外形大体与毡包相同。有的在向阳处开窗子,里面砌火炕,在鄂尔多斯一带叫“独贵”,意为圆形。

  朝鲜族民居的“温突”即满铺式低火炕,“温突”是朝鲜语火炕的意思。朝鲜族传统房屋的火炕大多采用满屋炕(大炕),其构造独特。有直洞炕,也就是烟在炕洞内朝一个方向运行,炕洞之间不相通,今天的火炕广泛采用的就是砖砌直洞;还有延边地区广泛使用的花洞炕,即在炕洞之间留有相通的孔洞,烟火通过孔洞分散开来,比直洞炕散热更均匀。

  如果你走进黑龙江或嫩江畔满族人聚居村落的传统老屋,可以看到人们在西屋居室内环南、西、北三面墙砌成的连炕,即满族最具特点的“弯子炕”,因其于西端有两处折曲,故名。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清代,沈阳故宫清宁宫、北京紫禁城坤宁宫都原汁原味地保存了弯子炕,堪称满汉建筑文化的融合。

  东北汉族居民多由中原迁徙而至,其传统民居的形态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东北地域环境、生活方式等影响,民居建筑的形态作了相应调整。中原民居中的礼仪核心“堂屋”,多被改为厨房以及暖阁。亲朋好友来,常被招呼到“屋里头炕上坐”。堂屋的地位明显降低,被称为“外屋地”,渐而被里屋、尤其是里屋的“炕”面所替代。

  取暖方式的变化与火炕文化的传播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现了高30厘米、宽20厘米、长约两米的取暖设施——火墙。考古专家称,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东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新石器时代取暖设施。

  秦朝时,皇宫和权贵人家就有了壁炉和火墙取暖。在陕西省秦咸阳宫遗址的洗浴池旁,考古发现了3座壁炉,两座供浴室用,一座有可能供秦始皇用。在西安市秦兴乐宫遗址还发现了火墙,墙内安置有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的管道,与灶相连。这种设置形式已经具有了火炕、暖气的雏形。

  汉魏时期,火炕的结构进一步成型。1998年发掘的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凤林古城遗址中的取暖设施被界定为具有寝居功能。当地古代居民改进了火炕结构和布局,采用斜坡烟道,限制了烟雾扩散方向。在烟道上方还铺设了经过修整的规则条石,增强了寝居的舒适性。

  隋唐时期,火炕建筑形制趋于成熟,并广泛应用于东北亚地区。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木兰集东遗址的一处房址中,发现了宽75厘米至80厘米的火炕遗址。这一时期的火炕呈双烟道曲尺形,扩大了散热面积,是单烟道火墙和单烟道火炕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结果。

  五代宋辽金时期,火炕建造技术已相当成熟。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火炕也传至黄河流域。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小东沟遗址发现两座保存较好的火炕遗迹,火炕与烟囱连接处有一回风洞,防止烟囱倒烟。这一设置在其他火炕遗址中很少见。

  元代火炕遗址不但分布更广、数量增加,还具有不同功用,出现多样化形制,火炕文化也传播到更广大的地区。

  在我国北方农村,虽然如今人们使用了电热炕,但火炕仍较为广泛地使用。火炕对一些虚寒体质和寒性疾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能够预防寒邪对人体的损害。研究显示,火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风湿寒性关节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也有着很好的疗养作用和预防效果。

  地暖、火盆与汤媪

  地暖,或始于魏晋时期。吉林省通化市发掘的3座魏晋住宅遗址中,就发现了火炕遗迹,也就是后来地暖的雏形。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了河北的地暖,说观鸡寺大堂的房基是石头做的,房基内部连通,从侧面屋外点火,热气流向石头房基,为大堂供暖。

  明清的紫禁城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地暖就是由紫禁城东暖阁、西暖阁的名称而来。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曾在《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中写道,“北京冬天使用的炉子,不像我在德国、荷兰和英国见的炉子。欧洲的炉子立在房间里,像小灶一样。这儿的炉子在室内不占地方,热量通过火道传导到室内,这些火道完全铺设在地板的下面。按照欧洲取暖的方法,当我们双足还冷时,头已很热了。在北京,双脚却总是舒适而暖和。适度的热量均匀地充满在房间的每个角落。”因为实在舒适,地暖甚至得到道光皇帝的题咏:“花砖细布擅奇工,暗热松枝地底烘。静坐只疑春煦育,闲眠常觉体冲融。形参鸟道层层接,理悟羊肠面面通。荐以文茵饶雅趣,一堂暖气着帘栊。”

  清朝皇宫内还有一种取暖方式,即炭盆(火盆),这来源于满族人的生活习俗。火盆使用有着严格的限制,根据使用者的地位、等级提供。但是,炭盆炭火易致一氧化碳中毒和火灾。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的失火案,就是因掌火太监郝士通处理炭火不当而酿成大患。

  有了供暖,还要保暖。据说古代有一种“以椒为泥涂室”的保暖方法,即把花椒捣碎和泥,当作防寒保暖的材料,制成墙壁保温层。东汉《汉官仪》记载:“皇后称椒房,以椒涂室,主温暖除恶气也。”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也记载了西晋的富豪石崇“以椒为泥涂室”。

  还有用于暖手暖脚的物件——手炉、脚炉。手炉或圆或方,脚炉一般为长方体,多为铜质,用时装上炭即可。另外一种暖床的设备叫“汤媪”,热源是沸水,水嘴可密封,置于被褥之中,保温效果极佳。民间称之为“汤婆子”或“锡夫人”,如同今天人们喜欢使用的热水袋。

  (本文图片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提供)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