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卫忠(左二)深入基层办案。沧源县人民法院供图
10月23日,由云南省委主题教育办主办的鲍卫忠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临沧市举行,宣讲团成员在云岭大地上深情讲述鲍卫忠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
鲍卫忠生前是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2021年10月21日,他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送医院抢救无效后,于2021年10月23日因公牺牲,年仅45岁。他被追授“全国模范法官”“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云岭楷模”等称号。
“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
鲍卫忠扎根边疆基层法院工作24年,为边疆法治建设贡献了全部力量。
沧源县拥有多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这里,佤族人民骨子里流淌着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血脉。鲍卫忠就是在这片热土上成长起来的好法官、好干部。
鲍卫忠的父亲鲍光明,是优秀的老党员、政法干部,为边疆民族团结、繁荣发展奉献了毕生心血。受父亲的熏陶和影响,鲍卫忠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政法干警,做伸张正义的人民法官。
1997年,21岁的鲍卫忠进入沧源县人民法院。他郑重承诺:“我出身边疆少数民族家庭,是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个佤族孩子报效祖国的机会,这个恩情,我将用一生来报答!我将干好本职工作,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心。”
沧源县99%以上都是山区,群山延绵、道路崎岖,百余公里的路程驾车往返需要一整天。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是法官们的工作常态。鲍卫忠常说:“我们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俯下去的是身板,竖起来的是信任。”
沧源县有汉族、佤族、傣族、彝族等20多个民族。这里的执行案款数额一般不大,但就是这几百元、几千元钱,却直接关系各族群众的利益,不能有半点马虎和懈怠。
2015年,因工作表现突出,鲍卫忠被组织任命为执行局局长。他把去村村寨寨里一次次的工作,打造成一堂堂生动的法治课。
沧源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吕丹清晰地记得,她刚到沧源县人民法院任职时,党组决定由她分管执行工作。“和鲍卫忠初次见面,我就发现他的工作汇报数据翔实、条理清晰,执行指标了如指掌,案件进展、民俗风情说得明明白白。”吕丹说。
吕丹还讲述了一件令人难忘的往事——2021年8月,一个很久不见踪影的被执行人突然有了消息,鲍卫忠立即带队驱车前往。当天下着瓢泼大雨,山路泥泞难行,经过5个小时跋涉,他们才找到被执行人藏匿的简易房。
看到执行干警,被执行人从最初的躲闪转为强硬,气氛一时剑拔弩张。原以为鲍卫忠会直接采取强制措施,没想到他却再次对被执行人做起思想工作:“咱们啊都是佤族兄弟,你有什么困难和我说说。法律一定要遵守,但办法咱们可以一起想!”
渐渐地,现场气氛缓和下来,被执行人主动说起了家里的难处,诚恳地表示会尽快想办法把钱还上。
直到那时,同事们才真正明白:为什么总有人说鲍卫忠“每办一个案件,都会多一个兄弟和朋友”,那是因为他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一门心思为百姓着想,用“人心换人心”的方法,磨掉了一件件“钉子案”“骨头案”。
“办理的不仅是案件,更是边疆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在基层,执行法官是很特别的一群人:常常跋山涉水、奔波在外,乡村山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都是办案的现场,常常还要面对双方的你争我吵……
“执行工作不好干。”沧源县人民法院干警陈美红深有体会,“我曾经向鲍局长请教过怎么干好执行工作,他笑着说了8个字:‘走着、听着、看着、写着’。”同事们用心去寻找鲍卫忠的办案“密码”。
第一个办案“密码”很显眼,那就是贴在鲍卫忠办公室文件柜上密密麻麻的便利贴。便利贴上,有的写着案件当事人的电话号码,有的记着案款金额,还有一些别人看不懂的符号标记。
第二个办案“密码”藏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最早,鲍卫忠发“朋友圈”源于一个标的额为10万元的案子。被执行人家里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于是搞起土鸡养殖,但找不到销路、一筹莫展。鲍卫忠带领同事当起推销员,利用微信朋友圈帮他推销产品。慢慢地,销路逐渐被打开,回头客越来越多,最多的一天竟然卖出50只活鸡。此后每个月,被执行人都按时送来执行款。最后一次交清执行款时,他握住鲍卫忠的手激动地说:“真的太感谢您了!如果没有您,别说还钱,我养鸡的钱都要亏了!”
第三个办案“密码”是“人心换人心”。2016年3月,为期3年的“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全面打响。作为执行局的带头人,鲍卫忠变得更忙了,常常是白天忙不完,晚上加班。他牵头全面梳理了历年来的历史存案,逐一研究破解,化解了650件“钉子案”“骨头案”。
执行干警李亚兵跟随鲍卫忠处理过一起非常棘手的案件——那是一起村民和村民小组间长达8年的土地纠纷。当事人艾嘎多年前和村民小组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却常年拖欠租金。法院判决艾嘎归还土地并支付土地租金。艾嘎态度强硬,拒不执行法院判决。
鲍卫忠告诉同事,案子不大,却相当棘手,由于该村民小组多民族聚居,处理不当,不利于搞好民族团结。鲍卫忠主动承办这件“骨头案”,开始和艾嘎沟通。没想到,他打电话、发短信,艾嘎都不理会;上门做工作,却吃了“闭门羹”。
当鲍卫忠再次上门做工作时,艾嘎竟然邀约十多个亲朋好友为其“助阵”,还情绪激动地挥舞着长刀吼叫:“谁敢来,我就和他同归于尽。”
眼看事态就要恶化,鲍卫忠冲到艾嘎身前,大声质问道:“‘各族人民一家亲,九老九代不丢伴’,这是咱们佤族世代相传的祖训,难道你忘记了吗?”艾嘎一下子哑了火,羞愧地放下长刀。
鲍卫忠又安抚起周围群众:“请大家相信法院,这个案子我们一定会公平公正地处理好。”人群很快散去……
几天后,恰逢佤族“新米节”,鲍卫忠又和同事一起,带着自酿的酒水、一袋新米和一束稻穗,来到艾嘎家。他诚恳地说:“兄弟,我们来和你过节了,祝福你家年年大丰收。”说着,他把金黄的稻穗挂到艾嘎家门口。
“8年来,为了争这块地,我得罪了所有的村民,想不到你们会来家里和我贺节日。”艾嘎向鲍卫忠敞开心扉:原来,他在土地上种了不少沙松,担心土地还回去,会影响今后的生计。
当即,鲍卫忠协调村组干部帮助艾嘎解决实际难题,艾嘎也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法院工作”。鲍卫忠又趁热打铁,组织双方现场调解。时值雨季,山上草木茂盛、蛇虫众多,要厘清争议土地地界和算清种植的沙松数量非常困难。他带头冒着大雨,多次穿梭在山林间,一次次反复清点,最终确定了沙松数量。
看到鲍卫忠全身湿透、双脚泥泞,双手被松针刺破流血,脸上也被蚊虫叮起肿包,大家都深受感动。最终,村民小组同意艾嘎保留现有的宅基地并补偿苗木钱,艾嘎也同意将土地和苗木交还集体。就这样,这起极易引发村民矛盾的执行案件得以顺利化解。
“我们办理的不仅是案件,更是边疆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鲍卫忠经常对同事们这样说。
人心就像一杆秤:“你若真心为群众,老百姓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鲍卫忠的追悼会上,艾嘎抹着眼泪哽咽着说:“听到鲍法官不在了,我连夜从家中赶来,只想送这位好法官、好兄弟最后一程……”
牢记初心使命,兑现“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翻开鲍卫忠的笔记本,第一页写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03年,鲍卫忠被派到坝尾村开展“三村”建设工作。当时与他一起工作的村干部回忆道:“那是一个朴素、精神的佤族小伙,总是穿着一身迷彩服、脚踩一双解放鞋,笑眯眯的样子,让我们这些老乡倍感亲切!”
遇到群众不理解、有情绪的情况,鲍卫忠不急躁、不放弃,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在阿佤山的村村寨寨,在老乡家的火塘边、田地里,都留下他不知疲倦的身影,他用行动走进群众心里。
2005年4月,鲍卫忠在入党申请书里工整地写下这段话:“要成为一个有高尚品德和崇高理想的人,一个对人民有利的人,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人物一样,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在他心里,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法是无私的,但必须有温度;执法如山,却可以春风化雨、温润如玉。
同事们不会忘记,为了一个1900元钱的案件,鲍卫忠开着车往返山间几十公里多次到被执行人家里做工作,只为解开当事人的“心结”。
面对看病急需用钱的申请执行人,鲍卫忠自掏腰包,悄悄为无力还款的被执行人垫付执行款帮其暂渡难关。
然而,他上有年迈的母亲,下有年幼的双胞胎儿子,就连家里的购房贷款都尚未还清,他却毫不犹豫地将钱递到当事人手中,只因“人家有困难”。
面对生活窘迫、无力还款的被执行人,鲍卫忠尽其所能地帮他们走出困境;面对申请司法救助的群众,他认真审核并第一时间上报材料;面对边境线上吹响的抗疫号角,他主动请战奔赴一线……
“鲍卫忠同志的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省委巡回宣讲报告团团长彭斌说。
鲍卫忠胸怀为民爱民的赤诚之心,认真办好每一个执行案件、做好每一次司法救助,兑现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