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大佛寺石窟: 在开放包容中形成的“长安模式”
来源:中国民族报 陈磊 发布日期:2023-09-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坐落于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的大佛寺石窟,凿建于清凉山北麓,北面泾河。彬州曾名豳州、邠州、邠县,作为出入关中西北的必经之地,在古代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今天,国道西兰公路由此经过,同样是西北的交通要道。大佛寺石窟1988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彬州大佛寺石窟外景

  大佛寺石窟于北周始建,隋代续凿。主体的大佛洞、千佛洞、罗汉洞营建于初唐,在武周时期达到极盛,中晚唐及之后略有补凿,营建工程基本结束。其后宋金元明清历朝都有修补、装像,并建有对整个石窟的保护建筑。大佛寺在唐及其之前名为应福寺,北宋始名庆寿寺,俗名大佛寺。

  大佛寺石窟现存造像约计1500尊、各类题刻250余通,是陕西最大的隋唐石窟,其大佛又是全国现存体量最大的初唐大佛造像。由于唐代长安佛寺及造像大部分已损毁,仅有的少量遗存也已无法还原唐代长安佛教造像的面貌,而彬州大佛寺石窟因受到唐都长安造像文化的直接影响,展现出“长安模式”的造像风格,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古人以为,帝王修德,时世清平,天就降祥瑞以应之,谓之“瑞应”。唐代僧人道世所撰《法苑珠林》载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兴佛,“名山之下,各立为寺”;又载,隋文帝极好“瑞应”,“各地均以瑞应闻”。大佛寺作为长安外围最大的佛寺,最初起名“应福寺”,就是对“瑞应”的期待。千佛洞窟中心柱正壁有残存的“武太一题记”,言石窟为“(文)武圣皇帝平薛举时所置也”。文武圣皇帝即唐太宗李世民,平薛举的浅水原大战是在武德元年(618年),大佛寺是李世民为超度死亡将士而营建。大佛寺石窟的开凿始于隋代,而主尊、胁侍菩萨及背光的营建主要在唐代完成。正是由于隋唐两朝数位帝王的支持,才使得大佛寺有如此庞大的营造工程,并呈现出皇家气象。

大佛洞主尊阿弥陀佛造像。

本文图片由彬州大佛寺博物馆提供

  大佛寺因大佛而得名,大佛高超过21米,并有较大的莲瓣形背光,体量超过了历代大佛,比云冈石窟昙曜五窟的北魏大佛还要大,呈现出宏伟的皇家气象。有谚语云:“彬县有个大佛寺,把天顶得咯吱吱”,形象而生动地反映出大佛的高大威严。位于大佛左肩上部、大佛背光上的“大唐贞观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纪年题刻,为后人提供了判断大佛开凿时间的重要依据。基本可以确定,贞观二年(628年)是大佛、二胁侍菩萨及其背光的完工时间。

  长安作为唐王朝的首都,最早接受外来造像艺术风格。长安的工匠融合本土风格创造出具有新潮艺术审美的造像,100多公里外的彬州受到辐射和影响,使大佛寺石窟造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大佛洞的主尊大佛面型方圆,头顶螺髻,饰摩尼宝珠;坐姿为结跏趺坐,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抚膝;内着袒右僧祇支,外披下垂领口式袈裟;衣褶涂饰色彩,绘以花纹。二胁侍菩萨都有大的头光和背光,着高冠,面相饱满圆润。因后世多次装泥,故不论是身躯还是衣纹都圆润平缓,具有较强的写实特征。主尊及胁侍菩萨的背光则保留了原有的面貌,既有承继北魏风格的火焰纹,也有初唐相对写实的花草、葡萄纹新样,整体华美、端严,气象宏伟。菩萨造像呈现出女性般的优美身形,这也是初唐造像的典型艺术风格。

大佛洞胁侍观世音菩萨。

  尤其能反映大佛寺石窟造像风格和造像艺术水平的是千佛洞窟造像。千佛洞中的菩萨造像大多上身袒裸,饰以项圈,斜披胸巾,鼓腹扭胯;下身着裙,身躯瘦长,披帛翻飞,充满动感,明显是唐初的新样式。上身袒裸、着衣较少的造像,与先前北齐、隋代衣纹细腻、璎珞华丽的造像样式不同,受到古印度着衣较少的造像的影响。身躯扭动的姿势,与先前南北朝、隋代直立静穆的造像样式也不同,杂糅了古印度三屈式动作与宫廷舞蹈动态。这种菩萨造像新样式很快就传播到全国各地,影响了包括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东青州驼山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众多石窟的造像。千佛洞内,通议大夫、行豳州司马、柱国、汉川郡开国公李齐妻武氏出资所造的削肩、衣纹华美的释迦像,带有强烈的女性柔和色彩,似是武则天执政后女子地位提升的反映。千佛洞中心柱西壁的朝散郎、行豳参军崔贞臣造释迦像,与龙门石窟优填王造像风格相似,皆是当时流行的式样。

  罗汉洞规模较小,共有3个洞窟,有唐代造像记题刻两则。除佛龛外,大佛寺有一些特殊的石窟,里面没有石像和碑文,在千佛洞东面密集分布,层层叠叠,为僧房洞,是从前僧人的住所,庞大而连贯的僧房洞群在全国石窟、佛教建筑中极为罕见。

千佛洞窟室西壁造像,为李齐妻武氏出资所造。

  透过彬州大佛寺石窟造像可以看到,唐代长安成为佛教造像艺术的中心,在开放包容中形成了造像的“长安模式”,并辐射、影响到全国各地。

(作者单位: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

(编辑:吴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