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楚雄大地,一条条笔直的乡村道路干净整洁,打通了安全出行“最后一公里”;一排排新居错落有致,让万千村民乐享诗意生活;一所所校园生机盎然,回荡着各族学生的琅琅读书声……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发展的瑰丽画卷在祖国西南边陲徐徐展开。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为云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纲领。
领袖嘱托,笃定实干。从此楚雄各族干部群众迈开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铿锵步伐。通过近三年的努力,2017年楚雄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全州各族儿女像爱护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像爱护生命一样守护“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崇高荣誉,始终牢记“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殷殷嘱托,高质量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推动创建工作融入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有形有感有效地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全州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呈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今日之楚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竞相开放。
文化浸润 播撒民族团结进步“石榴籽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清晨,在楚雄市鹿城小学文庙大成殿孔子像前,学生们轮流诵读《论语》《老子》《大学》等国学经典,在阵阵书声中,爱我中华的种子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多年来,楚雄市鹿城小学教育引导各族师生从传统经典中感悟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精神,广泛弘扬国学经典成为了鹿城小学的一张名片。2021年,学校经典诵读网络电视大赛微信访问量达到了140多万次,抖音访问量及累计投票数达到了6.4万,访问地域覆盖全国乃至世界部分国家,收到良好社会反响。
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入脑入心,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是最基础和最直接的载体。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在楚雄技师学院,校园里随处可见设计巧妙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标语。学校通过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馆”,利用“工匠讲坛”“道德讲堂”“云岭大讲堂”“中国精神宣讲”等适时举办民族理论政策讲座,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阵地,助推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校园文化浸润中得到升华。
楚雄州选送的节目《美美与共》亮相央视元宵晚会。(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洪 摄)
民族兴旺,文化先行。楚雄州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和社会宣传教育体系,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启动实施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和“枝繁干壮”工程,促进各民族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创造性转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创新性发展。
以民为本 织就民族团结进步“幸福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只有让各族群众共享民族团结进步带来的发展红利,民族工作才会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感召力。
“大爹,近来身体状况如何?对我们社区建设有没有什么意见?”日前,在楚雄市栗子园社区,一支特别的“红马甲”志愿服务队伍到钱朝忠家中走访,热情地与他聊天谈心,并向他征求社区建设的意见。
78岁的钱朝忠是一名回族,到栗子园社区居住已有11年。“社区这些志愿者经常上门服务,不仅帮我打扫卫生,还和我聊天拉家常。水电有问题了,只要向他们反映,都会立马上门帮我解决。”志愿队伍的服务让钱朝忠不禁竖起大拇指。
栗子园社区各族群众(资料图)
栗子园社区是青山嘴水库建设移民搬迁实行城市楼房安置的纯移民社区,居住着彝、回等11个少数民族。为了精细化服务好社区居民,栗子园社区把1942户居民划分为五个星级,通过在“钉钉”群上传诉求、入户巡查管理等方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加大对特殊人群的帮扶力度。同时,社区将志愿服务工作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打造了一支少数民族志愿服务队伍。从家庭矛盾到邻里纠纷,从水电维修到管道疏通,这支队伍都尽心竭力为居民解决,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自少数民族志愿服务队伍成立以来,每年平均为群众办理事项2万余件,处理水电维修300余件。“老百姓的心最明眼最亮,谁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就把谁当自己人。”这是栗子园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吕燕对于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感受。
栗子园社区坚持把各族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做到普遍关爱与特殊关爱紧密结合,不断把党的温暖送到各族群众身边。目前,社区就业率达96%,居民人均年收入达1.4万余元,社区集体经济从2009年的70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606万元,各族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彝人古镇社区网格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党建引领一部手机治理通”平台时刻关注社区内的动态,将“云智慧”嵌入基层社会治理;在星宿家园小区,老人们三五成群围坐在大树下打牌唠嗑拉家常,不时传来阵阵笑声……这是在彝人古镇社区的日常生活场景。
民族团结一家亲(资料图)
彝人古镇社区是集文化旅游、民族商贸经济为一体的综合性新型城市社区,居住着汉、彝、白、回、傣等24个民族,2018年12月28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
“多年来,为了促进民族团结,彝人古镇社区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让每个辖区居民都能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彝人古镇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余昌国说。
彝人古镇社区把民族工作纳入到社区重要议事日程,坚持重在交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带着感情多做聚人心、暖人心的工作,持续优化社区服务管理水平,构建各民族空间嵌入、经济嵌入、文化嵌入、社会嵌入、心理嵌入的和美社区,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民族在社区都“进得来,留得住,融得入”。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楚雄州始终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根本任务,聚焦“四融互嵌”,以“三项计划”为抓手,突出“融”字,切实把交流交往交融工作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使各族群众做得了和睦邻居、交得了知心朋友、结得了美满姻缘。聚焦空间上的融入,大力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族群众在城乡和区域之间更大规模地双向流动;聚焦情感上的融通,坚持全域化创建,利用“互观互检”交流互鉴机制,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创建氛围。
示范带动 铺就民族团结“同心路”
在丁兰英创办的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里,挂满了精致的彝绣作品,无论是人物肖像、花鸟虫鱼还是静物风景,均栩栩如生。
丁兰英是楚雄州南华县红土坡镇人,现任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总经理、云南楚雄创承彝绣“妈妈制造”合作社社长、楚雄州彝族刺绣协会副会长、南华县旅游商品协会副会长。从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到云南省刺绣大师,再到创业致富带头人,丁兰英用小小的绣花针改写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产品(资料图)
自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成立至今,丁兰英努力实践着“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思想,大力开展刺绣培训班,目前加工厂手艺精湛的固定绣娘有151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86人,残疾人48人。此外,配合相关部门,先后到大理、德宏、红河、楚雄等多个州县进行刺绣技艺传承培训161期,培训人数达11568人次,涉及汉、彝、白、回、瑶、傣等民族,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丁兰英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让村民的“钱袋子”跟着鼓起来。在她的公司里,目前有40多名残疾人长期就业,签有劳动合同、稳定就业的建档立卡户员工54人。同时,还带动农村绣女8200多人增收致富,让刺绣艺术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金钥匙”。
“一朵小花带动一个家,一双鞋子带动一个村子,把绣场变市场,把绣片变名片。”丁兰英坚守的信念在岁月的积淀中开了花结了果。
近5年来,从建厂时的单一加工制作民族服装到现在的多元化开发产品,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研发制作了包括皮质双肩包、手提包、手拿包、羊毛披肩、真丝三角巾等200多个种类的500多个产品,2020年年底,实现生产产值1316万元,净利润123万元,走出了一条民族手工艺品多元化发展之路。
彝族刺绣(资料图)
像丁兰英这样的模范不断上演着一个个坚定信仰、接续奋斗的感人故事,激励着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推动群众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从“富口袋”向“富脑袋”转变,以发展凝聚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善治善理 奏响民族团结“和谐曲”
腊湾、新民是牟定县、姚安县毗邻的两个村委会,均属高寒、边远的彝族聚居地区,两地群众矛盾多且复杂,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自当地把农历2月15日设为“民族团结日”以来,州民宗委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在两个村委会轮流举办节庆活动,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30届,有效促进两地群众加深了解,化解了各族群众间的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牟定县牢固树立“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信念,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加持下,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先后建成腊湾“玛咕彝寨”民族广场,硬化腊湾至新民的团结路,架设民族团结桥,九成以上家庭住进了小洋房,一半以上家庭购置了小汽车,两地各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牟定腊湾“玛咕舞”(牟定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成立梅葛调解室和民歌法庭是姚安县人民法院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与诉讼审判工作双推进、双促进的具体体现。姚安县人民法院通过“法官+梅葛乐师”的方式,聘请梅葛非遗传承人为调解员,将梅葛文化引入诉讼案件调解工作,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和说理方式,在多元解纷工作中发挥民族优秀文化的作用。近年来,共有5件诉讼案件通过梅葛调解方式调解成功,调解率达100%,充分保障各族群众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有效推动姚安县民族工作走向法治化。
加强社会治理是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稳定与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楚雄州始终坚持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加强“法治楚雄”和“平安楚雄”建设为着力点,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载体,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相继颁布实施1部自治条例、11部单行条例、5部地方性法规,牟定县获评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楚雄州连续5次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州(市)”称号,连续3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最高荣誉奖“长安杯”,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始终位居全省前列。
目前,全州已有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示范单位8个、省级示范县市示范单位268个、州级示范县市示范单位1417个,先后有18个集体和17名个人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有51个集体和46名个人获得“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518个集体和588名个人被州委、州政府表彰为楚雄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
凝聚民族情 绽放团结花。(资料图)
楚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实践,是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州委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共同奋斗的结果。沐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温暖阳光,民族团结进步描绘的幸福蓝图正在变成现实,多年的期盼也让全州各族人民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格外珍惜。
潮平海阔,千帆竞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楚雄州将深刻认识现阶段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同心同向、奋力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安定繁荣新篇章。
(调研组成员:中共楚雄州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毅;楚雄日报社副总编辑符文华,楚雄日报全媒体记者雷发坤、贺荟蓉)
(编辑:程艳)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