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除了皇帝,他也可以穿龙褂……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发布日期:2022-12-1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龙是中华文化中尊贵的象征

  皇帝可以穿有龙纹的衣服

  那么还有谁也可以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清代石青色金丝织锦龙褂,为清乾隆皇帝赐予车里宣慰使的官服。其身长70厘米,臂展155厘米,下摆宽74厘米,袖口宽32厘米,金、丝质。

  龙褂以石青色缎地面料为底色,大襟右衽,圆领,平阔袖,四开裾。绣龙、云纹、八宝、蝙蝠、海水江崖等花纹图案。其中,绣有四团五爪龙,其中前后襟各一团,左右肩各一团。在领口、袖口、前后襟边缘饰以宽5厘米的灰蓝色金丝织锦,前后左右下摆处各有16厘米的开裾,领口、斜襟处缝有四个盘扣,扣上缀有四枚圆形镂空铜纽,内衬灰色软绸。

  龙褂通身使用金线绣制,图案别致,平金线匀细,针脚平齐均匀,金光闪闪,富丽堂皇,雍容华贵。

  

上面的符号有何寓意?

 

  

  龙褂上共有四团金丝线绣制的五爪龙,分布于前胸、后背及两肩。五爪,是龙纹中最为尊贵的纹饰,龙首均为正面,双目圆睁,正视前方,头部左右对称,好似一条正面坐的龙,故又称正龙或坐龙

  

  石青色绸面上的其他主题花纹主要用金丝线绣,有云纹、八宝、蝙蝠等图案花纹。其中,盘长、伞、盖、鱼、金轮、莲花、宝瓶、法螺等佛教八宝图案,有“八宝生辉”吉祥之意。蝙蝠纹中,“蝠”“福”同音,寓意进福、福从天降。龙褂下摆斜向排列着线条,称为“水脚”,水脚之上,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纹,水浪上面立有山石宝物,称为“海水江崖”,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义之外,还有四海之内“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的寓意。

 

这件龙褂规格有多高?

  

  据故宫学者研究,清代服饰中的团龙纹,主要有四团、八团、十二团之分。其中四团龙服的纹样分布在上身,于衣服的前胸、后背和两肩各一。诸王所用“五爪四团龙”纹样等级最高,更高者是皇帝所用的“通身八补”“五爪八团龙”纹样。清入关之初规定,作为男性服装纹样,皇子以下的诸王、贝勒、贝子、公等人,除“钦赐”外,只许用五爪四团龙纹样,五爪八团龙纹样则为皇帝、摄政王所有,其等级至高无上。有资料记载:清代皇太子龙褂为礼服之一,逢朝会、祭祀、筵宴、迎銮等场合穿着,罩在龙袍之外。为石青色对襟长褂,平袖过肘,褂上绣五爪正面金龙四团,间以云纹,胸前第2至4纽间距之间一团,背部正中一团,两肩处各一团。

  

  清朝服饰的等级观念,还在服装款式的开裾数量的多少等方面反映,通常开裾越多者等级越高。一般来说,宗室及以上者皆为前后左右四开裾,宗室以下均为前后两开裾。以四团金丝线绣制的五爪团龙龙褂,下摆为四开裾,是清王朝服饰中宗室及以上的帝王、亲王的规制。

  馆藏石青色金丝织锦龙褂,色石青,绣正面金龙四团,下摆四开裾,可见服饰的规格之高。

    

皇帝把它赐给了谁?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藏清代石青色金丝织锦龙褂,为清乾隆皇帝赐予车里宣慰使的官服。

  车里,也写作“彻里”“撤里”,现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车里宣慰使为土司名,是清朝政府任命的官职,是车里政治、经济、军事权力的最高首领。

  历代中央王朝的君王都重视边地的统辖和管理,自元代起,中央封建王朝为了加强对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大力推行土司制度。清代,1729年(雍正七年),清王朝在部分地区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将思茅、普腾等划归普洱府管辖,仍归车里宣慰司管理。车里宣慰使由中央封建王朝任命,土司刀氏子孙世代承袭,承袭须按宗支嫡庶次序,具有本民族地区民族首领和行使封建王朝统治权利的双重身份。

  据《大清会典》卷四十六记载,在清代职衔设置中,宣慰使为从三品,是云南各土司中级别最高、权力最大的地方政权长官,可在辖区内实行行政管理权、司法权和征收税赋权,并掌握中央王朝认可的兵权。宣慰司要向中央王朝朝贡,听从调遣,并缴纳一定的赋税。

  清乾隆统治期间,缅甸的木梳王朝在英法殖民者的支持下,派军队多次入侵车里,清军和车里宣慰司土司武装联合,将入侵者驱逐出境。车里宣慰司在捍卫领土完整、维护边疆稳定,反对外国势力入侵等方面起到特殊的作用,对传承民族文化、促进边疆地区社会和生产发展也做出了努力。清乾隆皇帝赐予车里宣慰使石青色金丝织锦龙褂也就不难理解了。

 

  民族文化宫博物馆所藏清代乾隆皇帝赐车里宣慰使的龙褂,用料珍贵,工艺精湛,从质地、金线绣、五爪四团正龙以及四开裾等服饰特征看,确属难得的珍品。从其保存完好的状态和成色来看,历代车里宣慰使生前均较少穿用,而是将皇帝赏赐的“神圣之服”作为其权势和荣耀的象征。清乾隆皇帝赐予车里宣慰使的这件龙褂,是清王朝通过实施土司制度,维护国家统一、边疆稳定、保障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物证,深刻再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美丽画卷,生动诠释了“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的历史事实。

  (陶颖,系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副研究馆员。文中图片均由作者供图。)

 


  来源 | 民族文化宫微信公众号

  监制|杨新华

  审核|钟兴奎 们发延 鲁艳

  统筹|刘佳 胡俊

  编辑|张仁明

  制作|寇佳羽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