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丨让美国人看到中华各民族服饰之美——访美国德森学院院长、美国德森学院中国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解冰
来源:“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戚佳 梁黎 发布日期:2022-11-1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阅读原文

 


 

  5年前,一名华裔女性以中国56个民族的服饰展览在大洋彼岸刮起了一场“中华民族风”。疫情3年,她克服困难,完成了中国民族服饰博物馆的成立,并持续对美国民众开放,这些色彩斑斓的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驱散了疫情的阴霾。

美国主持人现场介绍维吾尔族民族服饰和“维吾尔”的中文含义。

解冰(右一)院长与参观民族服饰展的美国观众合影。

  “它们是那么的美,将我的抑郁一扫而光”。(They are so beautiful and make my life shine)一位美国观众由衷赞叹。这个博物馆,就是全美唯一一座以中国民族服饰命名的博物馆——德森学院中国民族服饰博物馆,博物馆汇集收藏了中国56个民族的服饰。近日,中国民族报“道中华”专访了美国德森学院创办人、院长,德森学院中国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解冰女士。

被中国传统民族服饰之美深深打动的美国观众。

 

  记者: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想到向美国民众展示中国56个民族的服饰?

  解冰:一次我到云南旅行,那里色彩斑斓的民族服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2年,中华文化世界巡展来到美国,我获知后便一直关注。

  当我在纽约时代广场看中华文化宣传片时,第一眼就被片中“中国国学形象大使”、新雅乐古典音乐家哈辉的形象震惊了——她穿着奥斯卡最佳美术设计奖获得者叶锦添先生设计的汉服、梳着汉代垂髻,以中国“肃礼”向世界各国宾客行拜,彰显了中华礼仪之邦的气象。那天,现场有人等待观看,大家不时发出惊叹声:“太美了!太美了!”

  我也仿佛触电一般,被哈辉展示的“和为贵,善为美,美美共存”的优雅气质所震撼,我随即联系到了哈辉,此后我们一直通过邮件进行交流。两年后,我专程飞到北京拜访哈辉,向她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礼仪,并把所学带回美国传授给我的学生们。在哈辉的帮助和启发下,我决定将中华文化通过服饰展览和讲解的方式介绍给美国民众。

中国国学形象大使、新雅乐古典音乐家哈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深谙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与推广者功不可没。据我了解您是第一个以公益和民间传播的方式在美国做中国56个民族服饰展示的华人。中国民族服饰文化最打动您的是什么?

  解冰:中国56个民族的服饰就像56朵鲜艳的花,各具特色,绚丽多彩,自然质朴,浑然天成。这些服饰中最打动我的,除了其中体现出的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还蕴含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对热衷教育事业的我,选择中华民族服饰这样一个美与善的载体,在美国进行介绍展览,可以让不同的族裔更多了解中华文化,消除很多因为缺乏沟通带来的误解。

不同族裔观众身着中华传统民族服装。

 

  记者:这些年您在美国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推介中国民族服饰?当地观众的反应如何?

  解冰:2016年11月,我正式启动“中国56个民族服装展”。此前,所有的民族服装都是我们通过委托合作方从中国运过来的。2017年1月,56个民族的服装进入美国德森学院所在的城市Sanleandro市博物馆和图书馆,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展览。

身着民族服饰的观众介绍与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有关的知识。

  除了静态展览,我们还进行服装表演的动态展示,这个活动几年来几乎没有间断过,影响很大。《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以及美国的中文电视台多次采访报道展演活动,电视台还播放了模特身穿鲜艳亮丽的中国少数民族服装走台的实况。

  不同族裔的美国朋友见到我,都对我竖起大拇指说:“我们看到了中国56个民族的服装,太美丽了!以前我们从没有听说过中国有这么多的民族,有这么漂亮的服装。”

当地媒体对民族服饰展的报道。

  2018年3月,我们在旧金山市图书馆做了为期4个月、以图片文字为主的中国56个民族服饰文化展。我们特地为每一个民族精心制作了介绍展板。比如:布朗族服饰上的领边袖可以展开任意创想的花纹,袖口用鲜艳的绿色、粉红色布条镶嵌,裙衣头顶戴花冠来自她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影响;比如壮族服饰式样和刺绣里有着稻作文化的痕迹,是对祖先智慧和创造力的传承。对纳西族的传统服饰,我们会讲述七颗星星的灵感是来自自然界,披星戴月代表了他们的道德观和审美观,传达的是纳西族女性的勤劳之美,以及千百年来他们对自然的敬畏。

现场展示纳西族服饰与关于纳西族的中英文介绍。

  民族服饰最吸引的是不同族裔的小朋友。他们会去主动探索中国各民族绚烂的文化,同时渴望了解过去和现在的中国。就在上个月的展览上,我遇到了一位服装设计师,她边看边告诉我说,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多样性和美感对她的设计灵感有很大的启发。还有一位美国观众表示,疫情两年来心情压抑,而中国民族服饰展的绚丽多彩让她感受到了美对心灵的疗愈力量。

在博物馆被中国民族服饰吸引的美国儿童。

 

  记者:我们看到您到很多博物馆、图书馆和学校进行展览,选择这样的场所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解冰:因为在我心目中,对这些民族服饰十分尊重,它们是一个国家服饰文化的缩影,所以一定要在图书馆、博物馆、学校等严肃的“文化客厅”进行展示。

  记得有一次,当我们冒着大雨将展品按时、完好地送抵展示场地时,场馆的负责人首先被我们华人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打动,之后更是被少数民族服饰的美所震撼。那所学校的校长甚至跪在地上擦拭展柜以表达对这批展品的尊重,让我十分感动。在做展览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中美双方很多朋友的支持,这个过程本身也体现了不同族群之间的合作共融和相互的善意。

解冰院长为美国观众调整民族服饰,让更多当地人亲身感受中华各民族服饰之美。

 

  记者:您坚持做民族服饰展,在文化方面为美国当地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解冰:Sanleandro虽然是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但对中国的多元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缺乏了解。我希望通过展示中国的民族服饰让美国民众感受中国文化韵味,搭起一条连接中美文化的新的“丝绸之路”。

身着中华民族服饰的美国观众。

  自2017年首展以来,迄今为止,旧金山的26家图书馆我们已经有8家进行了合作展览。此外,我们还在周边的博物馆和学校进行了30多场展览,都受到了热烈欢迎。前来观看的人非常多,其中还有900多人亲自试穿了这些服装。在德森学院,我还会引导穿着者说出自己所穿的这套民族服饰背后的故事,这些民族生活在中国的哪个地区,他们的生活习俗是什么。通过口口相传去加深彼此的了解和认同,我想,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吧。

Mason小朋友介绍中国壮族服饰。

 

  记者:除了民族服饰展,据我了解您还在德森学院教小朋友演唱改编自《诗经》的歌曲、学习中华礼仪等,能不能谈谈这方面的心得?

  解冰:我认为,当今世界的不安、人心的浮躁,都是因为缺乏道德和“礼乐”“和”的精神。我在美国生活20多年,有很多各族裔的朋友。但我发现,即使在今天,很多美国人除了知道中国菜、唐人街的舞狮和几首中国流行歌曲外,并不了解中国。

美国观众身着朝鲜族服饰展示民族礼仪。

  我希望通过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华礼仪之美,培养学生们的感恩之心。比如我们教小朋友演唱源自《诗经·木瓜》的歌曲,先用曲调优美让他们乐于传唱,再向他们解释“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所蕴含的意义。在德森学院,我们还教授中国尊师的礼仪,对小朋友们进行尊重师长的传统熏陶。中国文化不只是自己的文化,也是全人类的文化。我的梦想就是用中华道德文化来影响更多的人。

服饰展现场老师教授小朋友中华文化知识。

  (未署名图片和视频均由受访者提供。)

 

 

  受访者简介:

  解冰,美国德森学院及民族服饰博物馆创办人。在美国从事20多年人文教育,是获得San Leadro市教育委员会奖励的华人。著有英文图书《56 Colorful Ethnic Groups of China》,由美国作家出版社出版。

 


  监制 | 肖静芳          

  统筹 | 梁黎

  采写 | 戚佳 梁黎

  编辑 | 文静

  制作 | 胡琪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