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由中国民族学学会主办、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承办的中国民族学学会2022年高层论坛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116所高校与科研院所,以及秦皇岛地区相关研究和管理部门的300余位专家学者线上线下参加了会议。
本次论坛线下设3个会场,即秦皇岛主会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分会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分会场。线上设腾讯视频会议分会场。包括开幕式、主旨报告、分会场发言与研讨、闭幕式4个环节。
开幕式上,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秦皇岛分校党委书记孙正林致辞。他表示,东北大学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近年来积极谋划发展民族学学科,通过引进一批优秀人才、成立民族学学院等举措,力求建设一个极具特色、国内知名的民族学教育研究平台。此次学术研讨会既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是把民族学理论研究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具体实践,更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再出发。希望大家共同肩负起中国民族学学者应有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做好民族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在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道路上,持续贡献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赵天晓表示,此次论坛的召开为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要充分发挥中国民族学学会在学者联合、学术创新、政治引领和意识形态阵地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形成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全面学习格局;要立足于学科建设和研究工作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究好阐释好;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做好学术工作,聚焦民族学人类学的主责主业,不断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秦皇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红琳表示,秦皇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开展了“石榴花开”等一系列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打造了三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培育发展了一批民贸民品企业,一批单位和个人被评为国家级、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个人。本次论坛紧扣时代主旋律,积极落实中央战略决策,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
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表示,党的二十大强调了当前民族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任务,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要在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方面展现新作为,在全面宣传和深入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方面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推进民族学“三大体系”建设,实现科教融合,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融合。要为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民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开幕式由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民族学学院院长郝庆云教授主持。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民族学学会执行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麻国庆教授,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徐平教授,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云南大学何明教授,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段超教授,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分别以“民族学的学科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深刻理解习近平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验研究何以必要、何以可能?”“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沿海民族走廊对缔造中华民族的意义”作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张继焦研究员主持,他对5个主旨报告进行了点评。他认为,麻国庆教授将民族学的学科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同时也为民族学界重新思考民族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涵指明了方向;徐平教授带领大家解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了民族学学科的政治站位,使大家深刻领略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理论的内涵;何明教授认为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存在“三多三少”问题,即政策解读多、逻辑推导多、宏大叙事多、事实调查少、个案研究少、深入分析少,并从理论与实践的层次提出了解决方案,充分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验研究的必要性以及可能性,为学者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段超教授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出发,详细分类概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体制机制构成、建设目标、存在问题、创新措施,为今后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提供了参考借鉴;周大鸣教授通过阐释海洋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沿海民族走廊对于缔造中华民族的意义,他所提出的“沿海民族走廊”这一概念也为学术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分论坛共设4个专题分会场,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政策及实践”“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的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路径及特色研究”。每个专题约有40余篇论文参与研讨,除专家发言以外,特别设置了自由讨论与交流,为中青年学者提供发言机会。与会专家学者积极互动,从理论研究、政策实践、路径实施、个案剖析等多方面开展了讨论与交流。
闭幕式由中国民族学学会秘书长、中央民族大学祁进玉教授主持,4个专题分会场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刘谦教授、新疆师范大学孙文杰教授、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杨文炯教授、西南大学陈永亮教授向论坛汇报了各分会场的报告和研讨情况,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副校长王雷震教授代表承办方向学会和与会专家学者莅临本次论坛表示感谢,张继焦副会长受学会委托,代表学会向论坛承办方和与会专家学者对中国民族学学会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
此次论坛参会专家来自全国四面八方,报告主题紧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进行了充分研讨,具有积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