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这些民族特色博物馆,你打卡过几座?
来源:中国民族报新媒体部 丛蓉 整理 发布日期:2022-05-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国际博协对该主题的阐释是:博物馆有能力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让我们走进一些民族特色博物馆,感受博物馆释放的强大力量。

Museum Day


广西南宁·广西民族博物馆
 


    广西民族博物馆位于邕江之畔,是一座民族类专题博物馆,2009年5月1日对公众免费开放。作为一个国家一级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每年接待观众逾100万人次。

广西民族博物馆。(图片来源:广西民族博物馆)


    广西民族博物馆现有铜鼓、民族纺织品、金银器、纸质品、石器、竹木器、陶瓷器、老物件等八大类别藏品。常设“穿越时空的鼓声—铜鼓文化”“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壮族文化展”“多彩中华—中华民族文化展”“缤纷世界—世界民族文化展览”“昨日重现——百年老物件展”6个固定陈列展览。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内藏品。(图片来源:广西民族博物馆)


    广西民族博物馆收藏了345面古代铜鼓,是目前世界上收藏铜鼓数量最多的博物馆。鼓面上造型各异的纹饰,反映了铸造铜鼓的民族当时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等。细品每一面铜鼓的纹饰,仿佛翻阅一部民族历史的百科全书。

 

广西民族博物馆“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展。(图片来源:广西民族博物馆)

    广西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或简单庄重,或典雅华丽;或反映民族历史,或表现民族身份。印染、刺绣、织锦工艺争奇斗艳,共同织就五彩斑斓的霓裳羽衣。广西民族博物馆收藏了1.86万件(套)纺织品,特色鲜明、体系完整。

 


内蒙古赤峰·赤峰博物馆
 

    赤峰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历史类博物馆,始建于 1987年。赤峰博物馆新馆位于赤峰市新城区美丽的英金河畔,于2010年建成使用。建筑群采用辽代特色古建筑风格,青瓦白墙,既有晚唐时期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赤峰博物馆不仅是赤峰市的地标建筑,更是各类活动团体、媒体宣传取材、网红打卡的圣地,其建筑设计曾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赤峰博物馆。(图片来源:赤峰博物馆)


    赤峰博物馆基本陈列以历史脉络为主线,以多元文化为切入点,以出土文物为依托,以赤峰地区近几年来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和研究成果为亮点,共展出各类精品文物1500余件(组)。

赤峰博物馆展览。(图片来源:赤峰博物馆)


    目前,馆内现有馆藏文物8万余件(组),80%为考古发掘成果,部分为征集、捐赠品。藏品包括陶瓷器、青铜器、漆木器、玉器、石器、骨器、蚌器、铁器、金银器、丝织品、皮革制品、壁画、书画、珠宝类等。其中一级文物135件(组),二级文物376件(组),三级文物879件(组)。

新石器时代青玉勾云形佩。(图片来源:赤峰博物馆)


    馆内所藏的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红山文化石雕人像、赵宝沟文化凤型陶杯、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鬲、西汉王莽铸钱陶范、辽代三彩鸳鸯壶、清代金丝楠木骨灰罐、清代金字《甘珠尔经》等文物,都是馆藏精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学术研究价值。

 


云南怒江·独龙族博物馆


    云南的西北端,有一条被两山夹峙的江——“独龙江”。这里生活着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的独龙族。2019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给独龙族群众回信,祝贺他们实现整族脱贫。闻听这个喜讯,乡亲们全都赶到了独龙族博物馆广场,这是独龙族一年一度举行“卡雀哇”节的地方,也是“见证历史时刻”的地方。

独龙族博物馆。(图片来源:独龙族博物馆)

 
    矗立于独龙江畔的独龙族博物馆,占地1756平方米,是中国唯一一个独龙族博物馆,展出实物464件(套)、重点文物20件,以“独龙族古代历史”“独龙族的服饰与纺织技艺”“独龙族宗教与节庆文化”“独龙族传统生产生活技术”“独龙族社会发展成就”5个板块,系统展示了独龙族的变迁。

独龙族手工艺品。(图片来源:独龙族博物馆)


    在对古代历史的展示中,独龙族博物馆将考古发掘的石手斧、石斧、石锛等实物放在独立展柜中,让观众非常直观地认识、理解独龙族社会的真实存在——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是何等艰辛。

独龙族狩猎工具。(图片来源:独龙族博物馆)


    展馆中还有一处展示独龙族传统手工艺制作及生产生活器物的开放式展台,从独龙族最初始的藤、篾、竹、木、陶制品至铜、铁制器物按顺序摆放,其上部用金属制“茅草”和木片搭建屋檐,所用木片来自独龙族百姓翻新房屋时换下来的陈旧屋顶。

独龙族博物馆内的文面女照片墙。(图片来源:独龙族博物馆)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达方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卡雀哇”节庆场面以DVD方式动态展出。而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独龙族社会文化的符号,“文面女”照片墙展示了68位有确切记载的独龙族文面女脸部照片。

 

湖南吉首·湘西州博物馆
 

    在吉首市南部的湘西经济开发区内,有一片独具特色的建筑群落——武陵山土家族苗族文化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就坐落于此。

湘西州博物馆。(图片来源:湘西州博物馆)


    湘西州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11月1日,共分四层,其中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馆舍按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设计建造,主体建筑由湘西民俗风情馆、湘西剿匪胜利纪念馆和湘西剿匪胜利纪念碑等组成,皆为仿古四合院式琉璃瓦建筑。数十亩之境,依山势而建,飞檐翘角,高阁凌空。

    湘西州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具有一定影响的陈列展览。《湘西土家族苗族民俗风情展》主要介绍土家族、苗族同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画卷。

湘西州博物馆内的“湘西土家族苗族民俗风情展”一角。(图片来源:湘西州博物馆)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史展览》重点介绍贺龙、任弼时等同志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军团,在湘西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光辉业绩。

    《湘西剿匪胜利纪念馆陈列》则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强大攻势和湘西各族人民的紧密配合下,根除湘西百年匪患,使湘西人民过上平安幸福生活的可歌可泣的历史。


湘西州博物馆内的“湘西剿匪胜利纪念馆陈列”一角。(图片来源:湘西州博物馆)


    《馆藏文物精品展》所展示的文物,或古朴粗犷,或典雅玲珑,或构图洗练,或装饰华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湘西州博物馆部分馆藏文物。图片来源:湘西州博物馆官方网站截图


    文物征集方面,博物馆注重精品、民族特色文物的征集。经过几十年的文物征集和考古发掘工作,馆藏文物达8000余件(套),已鉴定为国家珍贵文物的有1800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73余件(套),二级文物188余件(套),三级文物1600余件。

 

浙江景宁·中国畲族博物馆
 

 

    在“浙江绿谷”丽水市,有一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畲乡,孕育了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这就是景宁。探秘畲族的历史文化,景宁的中国畲族博物馆是必访之地。

坐落在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河畔的中国畲族博物馆。新华社记者 王小川摄


中国畲族博物馆建筑以传统的畲族民居为主调,融入现代畲族建筑元素,土墙青瓦,古朴典雅而清秀。600平方米的展厅里,展示了畲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信仰、生产生活、环境聚居、饮食服饰及歌舞等。此外,馆内还藏有畲族各个时代流传下来的陶瓷器、传统服饰、生产工具、玉器、木雕等历史文物4000余件。


中国畲族博物馆部分展品。(图片来源:中国畲族博物馆)


畲族博物馆作为畲族文化的展示之窗,所有的设计都围绕畲族文化的起源而展开。展馆以“凤凰回首”为主题,展现了畲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迁徙与分布”“环境与聚居”“生产与交换”“饮食与服饰”“风习与信仰”“文化与艺术”等馆内6个基本陈列单元如同6个切片,将千年流光里畲族的发展历史和灿烂文化呈现得摇曳多姿。


中国畲族博物馆内景。(新华社记者 王小川 摄)

 


黑龙江饶河·赫哲族博物馆
 

    中国赫哲族博物馆位于黑龙江同江市三江口“同三”公路零公里起点标志处东侧的天然林中。该馆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70平方米,2002年8月竣工对外开放。

赫哲族博物馆。(图片来源:赫哲族博物馆)


博物馆的主体建筑是在赫哲族传统居住的撮罗子、地窖子基础上抽象设计出来的圆柱形尖顶式砖瓦结构建筑,外墙上的金黄色浮雕生动地再现了赫哲族迁徙、御敌、狩猎、捕鱼、信仰(萨满)、艺术6个方面的场景。


赫哲族博物馆馆内。(图片来源:赫哲族博物馆)


博物馆为三层结构,馆藏文物1500余件。一层主要以渔猎等自然生活环境的展示为主;二楼展示了赫哲族悠久的历史,在开发边疆、捍卫边疆尤其是在清代抗俄和抗日战争中作出的贡献,赫哲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三楼主要展示同江市发展的成果。


馆内展示的赫哲族珍贵文物。(图片来源:赫哲族博物馆)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
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
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这些民族特色博物馆
您打卡过几座?
您最喜欢哪个博物馆呢?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