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第77集团军“两不怕”旅前身部队为民筹粮,同人民生死与共,被树为“群众工作模范团”;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的一部分,解放西藏、建功立业,两任政委分别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拥政爱民模范”称号;近年来积极支援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扶贫帮困、助学兴教、医疗扶持等工作,深入开展军民共建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80多年来,第77集团军“两不怕”旅用实际行动谱写了军民鱼水情的时代新篇。
——编者
1 穿越时空的鱼水情深
官兵给学生发放文具。
高原,海拔4500米,3个小时过去了,目之所及,除了山还是山!连绵起伏的山峰,似乎永远没有尽头。
终于,在转过又一座山峰后,眼前豁然开朗,草地尽头靠山的褶皱里,一排房舍若隐若现——郭庆乡小学到了。校园内,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格外引人瞩目。再往前走,不到1公里,便是83岁的藏族老人旺加的家。
对第77集团军“两不怕”旅政治教导员张晋铖率领的乡村振兴工作队来说,这条130余公里的路程熟得不能再熟了。3年来,从扶贫工作队到乡村振兴工作队,同班人马,不同工作性质,但始终不变的还是爱民为民之心。
在旺加老人家中,当官兵把慰问的米、面、油送给老人时,望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老人深情含笑,紧紧握着张晋铖的手,几粒浑浊的泪珠顺着布满皱纹的脸庞滑下。“金珠玛米!好……”老人颤颤地轻唤。
对当地群众来说,“金珠玛米”这个词,饱含着一份深沉而珍贵的情感。
在藏语里,“金珠玛米”原意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兵”。1950年,十八军奉命进藏。解放昌都时,旺加曾为解放军带过路。“那些官兵们有着菩萨一样的心肠,所以我们称他们为‘菩萨兵’。那时闹饥荒,我们一家能活下来,全靠他们的救济粮啊!”旺加老人说。
当时,像旺加一样收到救济粮的群众还有很多。但大家不知道,那些粮食其实是官兵们自己挨着饿、拼命“抠”出来的军粮。
雪中送炭的军粮,见证艰难时期的军民鱼水情。
2017年,该旅从巴蜀大地千里移防至雪域高原,回到了先辈的“胜战地、奋斗地、荣光地、使命地”。随后,便积极投身驻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结对帮扶、红色教育等事业,继续传承着为民爱民、维护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续写着“金珠玛米”的赞歌。
2“四帮”路子,铺开乡村美画卷
部队在驻地战斗遗址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途中接过藏族同胞献上的酥油茶。
一条平坦的水泥路,如绸带般将色彩缤纷的民居串连。路旁,架设整齐的电线如同乐谱,弹奏出乡亲们幸福生活的交响曲……走进昌都市生达村,宛若步入美丽的乡村画卷。
2017年该旅调整组建以来,先后同贫困偏远的生达、桑那村结成帮扶对子。经过调研,一条“帮建支部、帮带党员、帮助学生、帮扶脱贫”的“四帮”路子,成为军地协同精准施策的方案。
上任不久的生达村驻村党支部书记文浩,基层党务工作经验缺乏。该旅乡村振兴工作队了解情况后,让藏族军官边巴顿珠与文浩结成对子。通过线下、线上的学习交流,文浩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干、会干”的党务工作者。
该旅还先后遴选15名懂党务、知村情、作风实的优秀党员干部,与生达村24名党员结对子。通过悬挂党员光荣榜、制作党员身份卡、过政治生日等,这些举措有效激发了全村党员“带头脱贫,带领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日子过得比蜜甜!”走进村民边觉家,谈及家乡之变、生活之变,他脸上乐开了花。
过去,村里主要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村民增收缓慢。如今,部队官兵为他们送来蔬菜种植技术,并帮助发展乡村旅游、清洁能源等产业。“在部队帮助下,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边觉说。
5年帮扶两个村,该旅一茬茬官兵接续努力,先后安排9批次工作组,实地开展帮扶工作。累计投入资金93万余元,发展乡村经济,改善乡村面貌,支持乡村教育、医疗、文化、住房和饮水保障建设。如今,这两个村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快马扬鞭。
羊达村海拔4500米,地理位置偏远。忆起往昔的岁月,村委会主任四郎群培紧锁眉头:“以前,大家的生活水源来自门前的小河,人畜共饮。这条小河将牧场和村子分割,村民往返要骑摩托车涉水过河,遇到雨季河水暴涨,就得绕行10余公里……”
说起眼下的光景,四郎群培来了精神,他指着村子前两座便民桥和不远处的一口深水井说:“2020年春天,十八军部队的传人,帮助我们在连接村口的小溪上修了两座便民桥;第二年,又为村子打了一口深水井,安装了电机将井水抽上来,方便大家取水用水。现在大家的日子和以前相比,真是翻天覆地。”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该旅根据上级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部署,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把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纳入党委工程、主官任务,结合旅队“十四五”规划及帮扶工作目标、任务,制定了《旅乡村振兴五年总规划》。这份规划在该旅驻地辐射的3个小学、4个行政村同时落地生效。
旅政治工作部主任苏西峰说:“我们在驻地大力开展‘送政策、送法律、送文化、送医疗、送温暖,进学校、进牧区’活动,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部队通过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乡村振兴文件精神,筹划部署任务,始终保持乡村振兴工作的强劲态势。”
3 红色传承,编牢民族连心结
部队为羊达村打的深水井。
入职4年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革命纪念馆讲解员格绒拉姆,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人”。
60多年前,格绒拉姆奶奶的姨妈与进军西藏的十八军一名营长喜结良缘,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从小到大,奶奶总是告诉格绒拉姆,解放前我们生活很艰难,多亏了“亲人”解放军,大家过上了好日子,“好好读书,长大后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格绒拉姆始终记着奶奶的嘱托,大学毕业后走上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岗位。
2019年8月22日,一队官兵来到纪念馆参观,并与昌都市革命纪念馆签订了《红色教育基地联建共育协议》。讲解过程中,她了解到这队官兵来自刚刚驻防雪域的“两不怕”旅。半个世纪前,该旅前身部队正是进藏解放昌都的十八军52师。在进藏修筑康藏公路的途中,全体官兵抗缺氧、战严寒、破冻土、攀绝壁、越冰河,牺牲了上千名官兵,孕育出了享誉全军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也架起了“通向北京的金桥”。
“难怪感觉这么亲切,原来是亲人们到了。”讲解结束后,格绒拉姆格外兴奋。
一场相遇,涌动着红色的传承。该旅深入挖掘部队驻地周边红色资源,与驻地政府共同建好十八军驻地遗址等红色场馆,以革命纪念馆为中心创建红色教育基地,打造了规模浩大的红色革命教育“矩阵”。
身为十八军的传人,回馈人民,让当地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是该旅官兵做的最多的事。
“次仁大哥,最近身体还好?”一个周日的早晨,军医张雨拎着医务箱,来到了尼玛次仁的家里。张雨测量完血压后,叮嘱他要多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尼玛次仁连连表示感谢。
尼玛次仁和妻子都身患残疾,行动不便。每逢有个头疼脑热,还得去几公里外的卫生站看病,很不方便。前来村里巡诊的该旅医疗小分队了解情况后,定期派出人员为老两口义诊,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就医不便的问题。
去年底,该旅派出多支医疗义诊小队,前往驻地周边各个村落,把医疗站开到群众家门口,为500余名群众进行健康检查和诊断治疗,让群众开开心心地过个健康年。
除此之外,该旅还广泛开展“五藏”、双拥共建“十项工程”等活动,积极与地方有关部门协调沟通,组织便民服务队到社区开展卫生清扫、义务理发、“消杀灭”等活动,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明年我就报名参军,为家乡作一点贡献。”自从该旅二营进村开展便民服务后,恩达村藏族小伙江村,便跟着该营的理论宣讲骨干学读书、学写字。耳濡目染,他心底也埋下了一颗参军入伍的种子。
前不久,“西藏自治区双拥模范命名表彰暨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会上,该旅二营被表彰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政治教导员张晋铖被授予“拥政爱民模范个人”。
改革转隶,该旅驻地在变、番号在变、人员也在一茬茬的更迭,但爱民为民的光荣传统永不变。一些爱民助民的小事变成了传承红色传统的实事,民族连心结越编越牢,雪域高原再次响起“金珠玛米”的赞歌。
4 结对助学,培养红色下一代
官兵同小学生交流。 本版图片由第77集团军“两不怕”旅提供
“解放军叔叔带来了新的课桌、椅子,给我和同学带来了课外阅读书……”去年10月21日,郭庆乡小学六年级学生西绕卓玛的日记本上,记录了一群解放军叔叔的身影。为乡村小学修建20余个图书角,这是该旅助力乡村学校学习条件改善的一个具体举措。
郭庆乡小学老师晋美曲江知道,那天是班里学生最开心的一天。孩子们翻阅图书时热烈的眼神,让她想到了曾经在昌都市实验小学校史馆里陈列的一张合影。那是西藏历史上第一批接受教育的学生,眼里闪烁着同样的炽热。
1951年,十八军解放昌都后,十八军干部以及随军语言学教授、藏学专家李安宅、于式玉夫妇等开始筹办冬学。学生不受民族、身份、年龄的限制,男女老少,上层贵族和贫苦百姓同堂上学。同年3月,在冬学的基础上,昌都小学正式成立。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一批批优秀的少数民族骨干从这个学校走出,为西藏建设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我们的前辈十八军建立了全西藏第一个小学,让他们有书读、有学上。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将这份事业接续下去。”该旅领导说,作为十八军传人,全旅官兵移防高原,重回“胜战地、奋斗地、荣光地、使命地”后,便将眼光放归历史,瞄准同一件事下功夫,与驻地条件不是太好的小学进行结对助学,并为数十名学生发放“两不怕”奖学金,帮助他们在求学路上更进一步、更远一程。
在不断结对助学的过程中,该旅官兵也在通过其他方式将红色精神浸润学生心田。
近日,昌都市实验小学“国旗班”队员身着笔挺的军绿制服,踢着标准的正步走向国旗台,在庄严的国歌中扬起了手中的国旗。小小的国旗护卫方阵,仿若爱国主义之花盛开前的蓓蕾。
该旅在驻地学校组建“少年国旗班”,将军事文化教育引进学校,投入时间精力、人力物力,给孩子们塑造军人般的优良品质。迄今为止,该旅已在当地的3所小学挂牌运行“少年国旗班训练基地”,下一步还将陆续推广至驻地所有小学。
训练之余,该旅官兵还担任“校外辅导员”,向全校师生分享十八军进藏的历史,告知他们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不易,初始创校的艰难,教导他们尊重国旗、爱护国旗。
该旅某连指导员丁川担任“校外辅导员”时,经常为学生开展德育辅导和国防教育,被学生们热情地称为丁叔叔。和丁叔叔熟悉以后,爱国成为了学生们在课上听的最多的字眼。无论是十八军解放西藏的艰苦征程、革命岁月中涌现的英雄事迹,还是不久前的“卫国戍边英雄群体”,或者发生在当下朴素而热烈的爱国事迹,都给正在成长的少年心中烙下印记。孩子们在听课的过程中不自觉地热泪盈眶,纷纷表示会好好学习、热爱祖国。
“做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当祖国忠诚卫士。”这句旅魂口号早已融入官兵血脉。该旅政委杨永开表示,他们将继续高擎“群众工作模范团”的战旗,用一件件实事传递一份份真情,促进军民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乡村振兴战略任务中交出合格答卷。
(编辑:马永)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