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既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也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明确要求,为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前进方向,对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从历史看,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展开历史长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各个历史时期。中华各民族在历经迁徙、贸易、婚嫁以及碰撞、冲突中,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融程度不断加深。近代以来,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血与火的共同抗争中,各族人民血流到了一起、心聚在了一起,共同体意识空前增强。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强化。可以说,没有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
从现实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需要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要有序推进民族地区和东中部地区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让孩子们共同成长进步。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还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把握好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这一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党的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