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野中发现民间艺术之美
来源: 王博扬 庞晨旭 发布日期:2021-05-2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张可欣和竺净瑶的作品《窗》。

西安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周婉茹的作品:唐韵·梳妆镜系列。

胡宝成、陈艳芬工作室的面花作品。

西安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董宇晨的作品:传统布偶立体拼图。

西安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殷嘉潞的作品:花茗——耀州瓷衍生茶具。

 

  西安美术学院秉承中国黄土画派一脉相传的教学模式,有着优良的采风、考察、写生传统。论及每年春、秋两季的文化考察与写生的意义与价值,该校美术史论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西昌说:“文化考察与写生是行走的文化体验,不仅是眼之所见,更是心之所思。”今日的青年学子如何从民间艺术沃土中汲取养料,转化民间艺术语言为己所用?答案或许就在他们的作品之中。

  ■《窗》的故事

  在不久前举办的西安美术学院外出考察写生作品展上,一幅名为《窗》的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它由78张小图构成,长240厘米、宽120厘米,色彩明快大方,每一个模块都在讲述黄土地的故事。作品表现的是贴近人们生活的题材——陕北的窗户。创作者张可欣和竺净瑶目前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

  窗,与门、镜、桥,都是构成生活记忆的建筑语言——从实用功能到生命意象。作品中那一隅窗花,带观者走入陕北人家:冬日的窑洞,阳光透过窗花照进屋里,被赋予新的形状,映在炕头上,光影斑驳而生动。作品不仅描绘窗户本身,还透过它看到室内的环境:墙上的喜字、肚兜娃娃、炕头石狮、刺绣鞋垫、叠好的被子、保温壶……作为物质文化生活的建筑构件,窗为人们遮风挡雨;作为精神文化生活的心灵之眼,窗隐喻希望与前行。

  在陕北人的院落里,每一处窗花都像一个画框,将窗外的景色框在屋子里。对于依然选择生活在窑洞中的部分陕北人来说,窗户与门的意义早已超越建筑本身。《窗》向观者传递了“美自土中生,美从民间来”的艺术理念,通过鲜艳浓烈的色彩,将厚重、坚实的黄土地历史文化展现出来。

  张可欣和竺净瑶深感陕北绥德写生之行对她们的艺术表达产生了积极影响。比如作品中有几处描绘了陕北人家的炕头石狮。狮子并非本土动物,随着文化传播,狮子的观念、图像甚至活物开始传入我国。东汉时期,佛教东渐,狮子作为文殊菩萨的坐骑,被赋予吉祥的象征和辟邪的功能。传统语境中的瑞兽,如貔貅、麒麟,甚至墓道中的镇墓兽,其原型都有狮子的影子。从墓室、祠堂到门庭、宅地,再到寻常百姓家,狮子出现在画像石、金银器、雕塑艺术中,也出现在年画、剪纸、布娃娃、泥塑这类民间艺术品中,成为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动物图案之一。古时候,陕甘地区流行这样一句话:“狮娃狮娃,拴住我娃;四季平安,快快长大。” 在炕头摆放几件石狮既能拴住小孩,不让其跌落床下,又有辟邪的功能,满足了父母心灵的需求。

西安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胡小琼的作品:虎头·伞——儿童趣味晴雨伞。

西安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顾浩伟的作品:耀瓷果注芯巧克力。

  ■产品设计的民间灵感

  西安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青年学子展示了外出考察写生途中的思考与行动——从民间艺术带来的灵感到日常生活产品的设计。

  花茗——耀州瓷衍生茶具。南有龙泉瓷,北有耀州瓷。“我的灵感来源于以耀州瓷为开端延伸的茶文化。”耀州瓷在宋朝时被列为贡品,远销世界各地,在陶瓷发展史上影响深远。普通耀州瓷的纹样都附于杯底或杯壁,作者殷嘉潞就把纹样直接提取出来做成器皿。外套的茶包也由茶文化引出:“老人们常说茶梗立起来会有好事发生。取了这样一个意向,把普通茶包的标签换成茶梗和花瓣。在泡茶的时候,茶梗就会立起来,其中也有讨彩头的意思。”

  虎头·伞——儿童趣味晴雨伞。老虎是中国人传统文化中辟邪、保佑平安的神兽,是娃娃的保护神。作者胡小琼以凤翔布艺、千阳刺绣为出发点,选取虎头帽、虎头鞋、虎头披风等元素,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伞作为新的文化寓意载体。每把伞设计配套可供小朋友进行组合拼贴的“虎面部装饰造型”。“拼贴DIY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每次变换就好像获得一把新伞。”胡小琼说。

  传统布偶立体拼图。作者董宇晨的灵感来源于宝鸡市凤翔县的传统刺绣布偶,如装饰在布偶动物身上的花卉图案,其主要制作工艺包括剪和绣。西府凤翔的民间刺绣布艺可以追溯到西周,是既有使用价值,又能满足精神需要的民俗文化形象载体。

  唐韵·梳妆镜系列。“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唐代女子妆容、发髻,以镜子、梳子作为物质载体,结合不同风韵的妆容,映射古代与当代女子每日不同风格化妆照镜的日常。”作者周婉茹说。根据唐代女子妆容特点,周婉茹设计了3款镜面装饰,分别代表当时流行的酒晕妆、飞霞妆、桃花妆,这款实用性与趣味性兼顾的文创类产品,大唐风韵十足,再现女子追求美的内心。

  耀瓷果注芯巧克力。陈炉古镇是北宋名窑耀州窑的直接承袭地。顾浩伟的作品耀瓷果借鉴耀州瓷的造型,提取经典元素,使其在造型、色彩乃至制作工艺上都与耀州瓷有异曲同工之妙。饼干用陶罐状的面胚烤制,然后裹上抹茶味的巧克力糖衣,并在面胚中注芯,与耀州瓷塑造陶胚放入窑洞中烧制并上釉类似。

  战国瓦当火漆印章。作者张雨林说:“外出考察写生期间,我们参观了凤翔县博物馆。火漆印章的灵感来源于馆内陈列的战国时期各种纹样图案的瓦当。”

  凤翔泥塑*TOSS TAC TOE。作者孙倩将凤翔泥塑中的挂虎、牛头、无毒青蛙、钟馗、财神5种元素与TOSS TAC TOE棋类游戏相结合。这是一款小朋友可以和家长一起玩的益智类启蒙游戏。玩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逻辑思维和图形认知能力,还能让两辈人对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所了解。

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张可欣和竺净瑶的作品《窗》。

  ■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艺术之美

  在陕北绥德考察写生时,西安美术学院的青年学子曾专程拜访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陈艳芬和绥德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胡宝成。

  为了在传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实现过去与未来的过渡整合和非遗创意转化,剪纸传承人陈艳芬专门到学术机构讲学、实践,还参加了一些国际性大赛,和海外的艺术家一起交流、互鉴,通过剪纸艺术讲好中国文化和中国手艺人的故事。

  陈艳芬向前来观摩学习的青年学子讲述了自己的初心——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民间剪纸和面花之美。

  乡村丰富的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可成为脱贫致富的资源。陈艳芬说:“不少贫困户妇女都能习得剪纸、面塑这类手艺。大部分学员每天捏上六七件面花,收入几十元,她们美得很!”2015年,陈艳芬成立绥德县艳芬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成员们以家庭为单位运营起面塑小工坊。有的学员因为习得一门手艺,月收入能达3000余元。“看到父老乡亲们尤其是身边的女性,因为习得手艺,获得了经济收益,收获自信,笑口常开,我发自内心地为她们感到高兴。”陈艳芬质朴的笑容感染了在场的青年学子。

西安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孙倩的作品:凤翔泥塑*TOSSTACTOE。

西安美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张雨林的作品:战国瓦当火漆印章。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