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中国转型社会学”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社会变迁研究会、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联合承办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八届(2020)学术年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 新理念 新格局”系列主题论坛之“中国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高层论坛”线上召开。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致辞,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张海东教授主持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及上海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研讨。
推进对现有知识模式和范式的反思
张文宏提出,中国的社会学经过40余年的发展,到了建立自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之时。社会学在中国发展的前期,主要是以引进西方学术成果为主,在改革开放40余年的当下,社会学者有责任从社会学学科的角度梳理和总结中国社会发展的经验、道路和模式。上海的社会学界对于转型的积极响应对社会学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上海已经设立了三个中国社会转型相关的重点研究基地、语体系的建设平台,分别由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主导,他们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专长,携手在转型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方面做出自身努力。希望我们能继续在转型社会学理论的梳理、建设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级岗教授、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原会长、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友梅教授以“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学研究的若干思考”为题,从社会转型动力源的理论视角、我国社会治理转型的推动力和转型社会学研究面临的新挑战三个方面展开研讨。她在回顾社会学研究中有关转型的经典理论时,对动力转型、经济转型和治理转型作了讨论,提出了中国社会转型的三个特点,一是高度总体化“大一统”国家政策形成并不断成熟;二是高度总体化的国家体制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相互促进,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独特境遇;三是中国政体的连续性。基于此,李友梅认为中国的社会治理结构的转型,即不同主体间的关系格局转型,在深层次上与社会治理机制的转型相适应。因此,社会治理的转型是转型社会学的核心议题。她重点讨论了我国社会治理转型的推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作用,并结合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社会治理的特征和对治理体制的创新。她认为,中国的社会转型不同于西方社会,我们对转型社会学的阐述和解释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我们要“从实求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社会学,不断的推进对现有知识模式和知识范式的反思。
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周晓虹以“转型、体验与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为题,提出了“中国体验”的重要概念,讨论了转型与社会科学的发展。周晓虹认为,今天的转型既向中国包括社会学在内的社会科学提出了挑战,也为社会科学的中国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当代的转型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对那些和中国一样具有相似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遭遇的民族和国家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我们要理解并解释好当下这场大变局或社会转型,促进中国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推进社会科学的中国化。我们应明确,对转型的学术探讨不仅为社会科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也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厘清中国这场巨变的经济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冯仕政教授提出,中等收入陷阱是所有国家现代化过程中,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应将社会治理与中等收入陷阱相结合,并从社会学的角度作出解释。冯仕政探讨了以往学者对收入陷阱的讨论和存在的困惑,认为中等收入陷阱本质上是一个比经济学概念更为宏大的社会治理问题,并引用亨廷顿的理论加以阐释,进一步引出转型悖论,即发展与秩序之间的紧张。他认为,转型悖论会不会陷入转型困境的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和治理,要致力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教授以“现代化: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为题展开讨论。张翼教授将我国社会转型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农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和工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认为由温饱型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再到建成基本现代化,以及全面现代化国家转型过程中,我们应关注期间所蕴含的风险。应通过开发社会力量,引导社会力量形成新的平衡机制,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认为,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人类社会及其行动领域的本质特征,当下研究中不确定性有三种趋势,一是将风险直接等同于不确定性,二是认为风险的结果即是不确定性,三是将损害的不确定性作为重点进行研究。我们应改变思维方式,强调量子思维方式,推动制度创新以及以更富有弹性和人性的治理方式应对不确定性。
关注基层治理格局变迁的深层逻辑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田毅鹏教授的发言主题是“后疫情时期基层社会治理的社会生活基础——以网格化为中心”。他从网格化角度剖析了如何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社会生活基础,剖析了在后疫情时期如何深化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他对后疫情时期和网格化管理作了概念界定和相关背景分析,并结合社会发展介绍了网格化的引进脉络和发展历程。他认为,疫情让网格化治理进一步的深化完善,并且增强了网格的覆盖性。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发生了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转型。转型社会学既要有宏观的理论架构,同时也得关注基层治理格局变迁中的一些深层逻辑。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叶敬忠教授以“重拾农政问题:构建中国农政转型理论”为题,从新的分析视角作了讨论。他从自己所涉“三农问题”的研究引申出农政问题,并梳理了整个农政问题的引进脉络。他表示,农政问题包含农民、农业、农村和土地等方面,可助力分析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问题。叶敬忠从政治和策略辩证、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学术理论研究以及政治和政策行动选择等方面进一步阐述农政问题,并基于此,提出我们应重拾农政问题,构建中国农政理论的转型。农政问题关乎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新时代更需要做好农政问题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中国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刘少杰教授的发言主题为“化解区域发展和社会基础不平衡的矛盾”。他基于对社会基础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结合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等区域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以社会学的视角对区域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作了讨论与分析,进而提出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与企业、市场所坐落的地方空间,即区域的社会基础有关。区域的社会基础的不平衡问题普遍存在,明确地方空间社会基础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是我们理解和实现区域发展目标的关键,应积极化解区域发展与社会基础不平等的问题。他结合区域内部城市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化解区域协调发展和社会基础不平衡矛盾的一些建议,包括大力推进基层社会网络化发展,激发努力进取的社会活力以及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等。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教授以“转型与定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考”为题,认为中国社会转型的变与不变,重点在于基于何种框架进行讨论。中国的社会转型关注的是变化,同时也需要关注社会发展中那些不变的部分。社会在转型中发生变化,同样也在转型过程中形成了社会底蕴。在建立转型社会学探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以及面对社会学理论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重要问题。
张文宏以“中国社会转型的再思考”为报告主题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一是关于社会转型的理论争辩。他在发言中梳理了布兰尼的“大转型理论”以及倪志伟的“市场转型论”,以及郑杭生、李军等人对社会转型的研究,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对社会转型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二是中国转型的特征。他认为,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是以社会结构为基础的一个社会变迁,主要涉及产业结构变化、基层结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农村贫困问题、高等教育等领域。三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影响。他认为,对国内而言转型带来了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对国际而言,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成了世界经济产业链的重要节点。为此,研究中国的社会转型需将其放在一个更大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背景下进行研究,所以要把中国的转型与其他国家的发展、变化进行比较研究。
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晓虹,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刘欣,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杨典分别作发言评论。与会嘉宾均表示,社会转型研究是我国主要社会问题之一,社会转型仍是进行时,相信未来对我国社会转型的社会学研究会逐步走向深入。
(编辑:牛锐)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