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庙里的“过堂”
来源:中国民族报 张云江 发布日期:2020-08-2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一般人的佛寺生活体验,大都是“过堂”。梆子一响,众人肃然入五观堂。先合掌念诵“供养偈”,然后安静就食。吃完后还要念诵“结斋偈”。如果是初次过堂,还会有人简略教导一番礼仪:一遍行堂如何,二遍行堂如何,不可出声,不可先吃,师父添饭菜时,可拒绝亦可续添等,原则是不能剩下。至于端碗叫做“龙含珠”,用筷叫做“凤点头”等,听起来也很新鲜,想不到佛门吃饭还有这么多讲究。而且令人经久难忘的印象就是,在寺庙过堂吃饭,想要浪费一粒米都难。

  寺庙吃饭的地方叫“五观堂”。五观者,“一曰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即知道这些食物来之不易;“二曰忖己德行,全缺应供”,即自我审视德行有无亏缺;“三曰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即不要有贪恋美食的念头;“四曰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即将吃饭当作疗饥之药;“五曰为成道业,方受此食”,即为修道才吃这顿饭。

  “五观”说是唐代律宗大师道宣撮略经论内容而成。印度佛教相关经律内容演变为中国僧人吃饭时的“五观”,出世的内涵逐渐淡化,入世而修养道德、讲究礼仪的意味渐浓。饮食上的节俭成了人们心目中高僧的标志之一。例如药山惟俨禅师,很少过堂与大家一起吃饭,首座怀疑他私下开小灶,一天藏在方丈室僻处,等药山外出,便入门,见铫子里有热气冒出,揭开一看,里面煮的竟是黄菜叶子和一些麦麸;神鼎洪諲禅师,“十年枯淡,室无升米,日收盏饭”;佛鉴禅师主持太平寺,一日过堂,维那见行者为别器置食,厉声说:“你是五百僧善知识,这样做,何以给后学做榜样?”下堂后询问,才知道里面盛的是水齑菜,因佛鉴素有脾疾,不能食油。

  佛教强调的是物力维艰,僧人不事生产,不好好修道而浪费粮食,是要背因果的;儒家强调的则是,一个人只有俭以养德,才能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也就难怪,黄庭坚引佛门斋堂五观而成“士大夫食时五观”,赢得了很多人的击节赞赏。比较有趣的是,道教全真派也有《戒食铭》,“云厨煮粟,非是等闲”“粒米茎薪,工夫一年”云云,大抵借鉴自佛教的斋堂五观。

  在古代,即便是儒家饮食上的节俭,“无终食之间违仁”,仍有希圣希贤的目的存在;佛教过堂规矩设计的初衷,更是希望僧众念兹在兹,修行解脱。儒佛所谓的信仰修行,不外乎在内心形成两种力量:一是提升个人道德的内在驱动力,一是自我行为的规范约束力。纵使在当今“大众时代”,一个人对自我行为的规范、约束,也是任何时候都不应缺少的。轻贱五谷、铺张浪费,正是一个人缺乏最基本的自我行为规范约束力的表现。且饮食方面俭德有亏,其他方面的品德大概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这也正是佛门过堂的饮食节俭规矩在当代社会的积极意义之所在。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引起了社会广泛响应。早在2013年,总书记就曾作过批示:“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属于汉传佛教丛林特有规制的过堂,应当算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之一,其饮食节俭方面的规矩及背后蕴含的理念,值得进一步挖掘、发扬。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海外华人宗教与闽台宗教研究中心)

《中国民族报》(2020年8月25日 07版)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zjnews@vip.163.com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巩固加深“黄金纽带”友好关系
  • 宗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人物
  •  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