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班大叔家乡“火”起来
来源: 丁建刚 郝玉 发布日期:2020-07-0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上世纪50年代,库尔班大叔决心骑着毛驴,从新疆于田县出发去北京看望毛主席。如今,越来越多乘火车、汽车的游客涌向他的家乡,重温这段历史,领略南疆新容新貌。

  初夏时节,沿着白杨掩映的乡村公路,笔者来到位于沙漠边缘的库尔班大叔的家乡——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托格日尕孜村。扩建后的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大门口,汽车和摩托车有序停放,慕名而来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纪念馆建于2003年,近年来经过多次扩建。扩建后,馆内除陈列有珍贵的历史照片、重要文献和实物之外,还添加了声像室,制作了浮雕、专题片。2019年,纪念馆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徜徉在馆内,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让远道而来的参观者惊叹。了解到库尔班大叔从小生活贫困、新中国成立后才过上幸福生活,来自新疆北部的昭苏县干部苏里坦·马纳甫汗感慨地说:“身处新时代,我们更要坚定跟党走的信念,感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纪念馆大门左侧,修缮后的库尔班·吐鲁木故居同样人气颇高。这处历经风雨的土坯房,按照老人当时生活的原样布置,由餐厅、卧室、库房等组成,屋里摆放着他生前用过的油灯、木碗、木盆等。时至今日,库尔班大叔的后人都搬进政府补贴建设的富民安居房,也彻底告别了“二牛抬杠”“驴车出行”的生产生活方式。

  据介绍,纪念馆平均每年接待全国各地游客上万人次。其中,很多到南疆自驾游的游客都将库尔班大叔的故乡列为首选的“打卡”地点。

  与此同时,托格日尕孜村也变得越来越红火。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汪波说,村里在纪念馆周边建起了文化大院、广场雕塑、民族团结示范一条街等,这为更好地开发红色旅游创造了条件。过去风沙经常光顾的村庄,如今旧貌换新颜,平直的村道两边,各家各户屋舍整洁,红色木条搭建的葡萄架连成长廊,电子商务超市、旅游农家乐等掩映其间。

  2019年,托格日尕孜村整村脱贫。村里建起了千余亩葡萄、万寿菊种植基地,带动250多户家庭增收;同时,通过转移就业方式,又有300多户家庭实现自食其力,全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

  今年,托格日尕孜村计划打造红色旅游小镇,成立特色合作社,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汪波说,老百姓生活越来越有盼头,跟党走的信念也越来越坚定。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