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孩子们面对镜头露出开心的笑容。云南省勐海县的布朗山上有个叫曼班三队的寨子,曾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村里的17户拉祜族群众基本都是文盲,贫困发生率高达100%。拉祜族是“直过民族”,祖辈以狩猎为主,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2004年,曼班三队的村民曾从偏远深山中的老寨搬迁至公路边的安置点,但久居深山的村民搬出来没多久,便因离生产用地较远、生活不习惯等原因,又陆续回老寨住回了茅草房。 2009年,当地政府结合曼班三队实际情况,在离村寨原址较近的地方为村民修建民族特色安居房和通村道路,还配套建设了人畜饮水、生活用电、移动通信等基础设施,终于把村民给留住了。搬迁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融入现代生活、发展生产。2015年,勐海县一次派出4名精准扶贫工作组成员到曼班三队驻村,分别负责村里的种植、养殖、扫盲等工作。“我们从教普通话、给村民理发这些小事开始,然后修建猪圈,教村民集中分户养猪,教种植水稻……”已驻村5年的扶贫工作组长罗志华亲眼见证了曼班三队的巨变。如今,曼班三队的粮食亩产从几年前的一百多公斤提高到了七百多公斤,不少村民家养了鸡,种起了茶树。2019年,曼班三队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26元。2020年初,云南省正式宣告拉祜族等9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 新华社记者 胡超 摄
4月9日拍摄的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一景(无人机照片)。
上图为曼班三队村民搬迁前居住的茅草房(资料照片);下图为4月9日拍摄的村容村貌(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上图为2010年曼班三队正在修建的安居房(资料照片);下图为2020年4月12日在同位置拍摄的村容村貌(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上图为2010年曼班三队迁入时的篮球场(资料照片);下图为2020年4月12日在同位置拍摄的活动场地(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4月10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拉祜族妇女们在村子里跳起舞蹈。
4月12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一名村民(右)在购买蔬菜。
4月11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拉祜族妇女娜四在采茶。原本连育秧苗、撒化肥都不会的娜四,在扶贫干部指导下,全家经过几年发展已种下18亩茶树。除了茶树,娜四家去年还种了4亩水稻,一年就收了2000多公斤稻谷。
4月10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村民扎培(右)在田里劳作。
4月12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扶贫工作组长罗志华在给村民理发。
4月10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扶贫工作组长罗志华(右)在指导村民扎培种植技术。
4月10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两名背着孩子的拉祜族妇女走在村里的道路上。
4月12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一名村民在清扫垃圾。
4月12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村民娜四在晾晒衣服。她以前一年只有一两套衣服穿,如今早已不为衣服犯愁。
4月10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村民扎培在展示自家去年收获的粮食,他说除去卖掉的,剩下的粮食够吃一年。
4月12日,在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曼班三队,扶贫工作组长罗志华(中)在教村民养殖蜜蜂。
(编辑:彭凤平)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