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今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日光温室内苗绿果红,搬迁点生活正好,厂房里就业忙碌……勤劳的农民用双手书写着脱贫致富的答卷。
大棚香菇撑起“致富伞”
3月17日,阿克陶县巴仁乡库尔干村新鑫荣农牧专业合作社香菇大棚里,亚森·伊斯拉木正管理香菇。今年初,他拿到了800元的分红。“有技术人员的指导,香菇长得非常好。香菇种好了,不仅有销售收入,年底还有分红。”亚森看着长满香菇的菌棒说。
库尔干村人多地少,村民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为主,增收渠道单一。克州市场监督管理局驻库尔干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大力发展香菇种植,打造“香菇小镇”。
2019年,库尔干村建成6000平方米的香菇园和2300平方米的香菇菌种培植基地,在第一期4座香菇种植大棚里试种2万棒香菇。村里成立了新鑫荣农牧专业合作社,对香菇种植实行统一生产、管理、销售,第一期吸引了40户贫困户参与种植。短短几个月采收9吨香菇,带来11万元纯收入,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看到试种香菇的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村民纷纷找到工作队要求加入合作社,目前有238户村民加入其中。
如今,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基地+千家万户”发展模式,更多的贫困户甩掉了“穷帽子”。
“搬”出来的美好生活
“我家现在不用烧煤取暖,用电用水都很方便,还赚钱买了新电视、洗衣机,告别了深山里的艰苦生活。”3月18日,在阿克陶县丝路佳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巴仁乡汗铁力克村贫困户斯迪克江·居麦克告诉记者,自从搬入安置点,全家迎来了崭新生活。如今,丝路佳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已迁入5个乡镇及牧场的逾1400户居民。
“原来我在200公里外的山中生活,靠放牧为生,山里路不好,用电也不稳定,最怕的就是生病。”斯迪克江说,安置小区通了水、电、暖,还建有医院、幼儿园、活动中心等,生活比之前好了很多。
搬迁后,斯迪克江在小区开起了便民服务超市,并自学电脑知识,在超市内开了电费代缴网点,月收入超过3000元。
由牧区到城区、由牧民到居民,搬迁的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扶持下,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稳定就业走上脱贫路
3月18日,记者走进阿克陶县丝路佳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去年9月在这里建成投产的新疆中印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组装手机耳机。
从阿克陶县恰尔隆乡喀依孜村搬迁到这里的布帕太木·穆兰家有5口人,丈夫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全家人的生计都落在她的肩上。现在,他们一家住上了新楼房,布帕太木进入产业园务工。
为了发挥“厂子办在家门口”的优势,新疆中印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建厂,解决了附近130多名农牧民的就业问题。厂长谢从德说:“公司还将引进新技术和新设备,生产手机耳机、蓝牙耳机等电子产品,带动1000余人就业。”
为了让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去向、能胜任、干得好、留得住,阿克陶县不断推出新举措,把劳务输出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党建+企业+劳务输出队”“党支部+产业协会+贫困户”等就业扶贫方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劲动力。
为了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人人有就业、天天有收入、脱贫有保障,克州各级政府与内地企业洽谈合作,设立就业服务站,实现了劳务输出绿色通道经常化、规律化。仅2019年,阿克陶县就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68万人次。
(编辑:程艳)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