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地处上海中心地带,全区面积为20.52平方千米,辖区内共有10个街道,共183个社区。户籍总人口86.12万人,常住人口65.62万人。目前少数民族户籍人口1.12万人,实际人口约1万人。
自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黄浦区民宗办充分发挥行业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协同作用,积极做好民族宗教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同时,黄浦区民族联向全区少数民族群众发出倡议书,争做“文明、健康、理智、热心”四好市民,在响应市政府号召,不外出、不聚集的前提下,为社区防控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黄浦区民族联致全区少数民族同胞的倡议书
黄浦区各族群众在区民宗办的指导下,坚持守好“家门”,抓好防控引导,深入街道居委携手共战疫情。
位于黄浦区的伊鼎鑫牛肉面馆老板马云龙、魏氏牛肉面馆老板魏福祥,向南京东路街道捐赠了医用口罩、杯面等物资,供各居民区一线工作人员及社区独居、困难老人使用,为社区疫情防控添一分力量。
黄浦区下属街道民族联分会副会长沙继春、陆琳吉,都是居民区的党总支书记,从春节前至今,他们始终坚持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每天超负荷工作。
沙继春排摸小区外来人口情况。
陆琳吉登记社区回沪人员信息。
五里桥街道民族联分会部分年长的成员,因无法参加社区、街道志愿者工作,便集体向武汉受灾地区捐款,用自己绵薄之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黄浦区民族联副会长王孝敏去年刚刚从机关退休,疫情当前,她无法报名参加黄浦区机关支持一线社区的工作,“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此时应该冲在前面”。于是,她报名加入防疫志愿者队伍,带上志愿者袖章的那一刻,她便成为一名抗“疫”战士。
连日来,黄浦区民宗办民族科科长马敏奔走在社区抗“疫”一线,积极投身小东门街道荷花池社区防疫工作:参加社区医院防疫知识培训,社区居民口罩领取登记工作;为小区门口进出人员测量体温;上门采集外来返沪人员信息;做好返沪人员自我隔离14天的宣传……虽然连日工作导致喉咙干哑,眼睛红肿,但仍每日坚持上岗。她说:“虽然我们不能像医护人员和公安民警那样奋战在最前沿,但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我要努力奉献一分力量。”
马敏参加社区防疫工作。
王孝敏所作抗疫漫画
“大家要勤洗手、少出门、多通风。”豫园小商品市场来沪少数民族联络站副站长冶海录经常跟人这么说。为了做好疫情期间的各项宣传工作,他每天利用微信群积极转发国家、市、区各级的抗“疫”政策,并搜集发送了如何正确洗手、佩戴口罩的视频,告知来沪少数民族同胞们疫情防控知识。
豫园小商品市场地处老城厢,共有18家初级商品交易市场,4000多家商户,其中7成以上为外省来沪经商人员,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如何快速宣传防疫知识,确保少数民族同胞看得懂、听得进、能接受?豫园小商品市场来沪少数民族联络站的少数民族志愿者们,通过广泛宣传,筑起了市场的安全防线。
疫情之初,还有少数民族医生为社区居民提供问诊服务。黄浦区民族联副会长、五里桥街道民族联分会会长达良进,是一名五官科医生,疫情期间,他义务帮助社区各族同胞提供医疗咨询;富皓白,上海交大医学院民族联会长、仁济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区民族联理事,他开通了在线问诊,帮助需要的人答疑解惑。
黄浦区外滩街道民族联分会理事邱波,是一名黄浦区外滩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他在救治管理好分管床位的病人的同时,还加强对病人的心理疏导,防止一般病人出现恐慌和焦虑。3月初,他主动报名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浦东机场的现场防疫值守工作,每日穿着防护服连续值守12小时,为保卫上海的第一道抗疫防线作贡献。
邱波在浦东机场为入境人员测量体温
“他们是居委干部、社区志愿者,也是我们的少数民族同胞,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疫情当前,他们主动请缨,放弃休息,战斗在基层,形成了各族同胞联防联控、共同抵御疫情扩散的良好局面。”黄浦区民宗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程艳)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