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沿河西走廊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
9月21日至22日,河西走廊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研究学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张掖市、敦煌市两地召开。来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以及甘肃省民委、张掖市党史办等高校和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和河西学院的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聚焦河西走廊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鲜明,内涵丰富。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学理性探讨,结合历史方位与国家发展战略对河西走廊研究进行了交流,并对河西走廊今后的发展以及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建议。
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河西学院“祁连学者”特聘教授纳日碧力戈在主旨发言中提出,新中国充分肯定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从宪法上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政治上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历史认同做起,要从文化认同入手,从交融共生入手,“交”和“共”很关键,各民族要彼此认同,共同认同中华民族。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跨境民族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河西学院“祁连学者”特聘教授黄达远在主旨发言中提出,丝绸之路研究因为“一带一路”倡议,变成了一门现实之学,而不再只是过去之学。河西走廊关乎国家经略研究主题,要跳出地方性视角,把河西走廊放在全国和欧亚大陆的纵横时空背景下进行研究。
河西学院的蔺海鲲教授提出,在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不仅是化解地方性文化局限与全球化召唤矛盾的核心思维,也为河西学派的生成建构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要充分挖掘河西走廊这一地理枢纽的人文资源,这既能凸显河西走廊具有的全局性意义,也是河西文化放置在世界史或是在区域关联性中的呈现。
甘肃省民族研究所所长张世海在主旨发言中阐述了甘肃省多民族区域分布特点以及分区域进行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思考,并提出了建议。
中央民族大学李鸿宾教授对河西走廊在唐朝前后地位的变迁及其特性进行了概要式的讨论。从“结构性关联”“地缘政治”“异质性人群组合”三个维度,论述了河西走廊在唐朝整体结构中的位置。
新疆师范大学崔延虎教授认为,河西走廊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多元一体、共生共荣,河西走廊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中有着独特作用和典范意义,研究这个区域内多民族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交流交融,对于深入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特别是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北京大学李建新教授以河西走廊的人口变迁与发展为主题,阐发了费孝通的西部民族地区发展观——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要平衡发展。
青海民族大学李建宗副教授从河西走廊的景观、话语、认知等方面,对河西走廊的话语影响与大众认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
在敦煌分会场,中国社会科学院易华研究员提出,万里长城与丝绸之路先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两者在河西走廊呼应,引发了人们对长城意识和丝路精神的思考。丝绸之路连通中国与世界,丝路精神是沟通合作精神。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黄金地段,敦煌是丝路精神结晶,金张掖银武威是丝路重镇。丝绸之路不仅是物质文化交流之路,更是精神和技术传播通道。
研讨会期间,兰州大学张景平研究员作了题为《河西走廊水资源开放中的民族融合与发展》的发言;四川大学韦兵副教授就金宝祥先生的“北边弧线”观点谈了自己的认识;西北大学席会东副教授以明清时期的河西走廊地图为依据,分析了明清两朝河西走廊的地缘格局变迁;西北民族大学马忠才教授介绍了《西北民族研究》推动河西走廊研究的有关情况;新疆师范大学罗意副教授以清末民初“游记”文本为中心,论述了天山北路的农牧交错带及其走廊意义;新疆师范大学马磊副教授在发言中探讨了孔子学院多元化平台作用。
兰州大学王建新教授在书面发言中表示,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西走廊考察时提出的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的指示精神,将河西走廊多文明互动及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现实经验真正落实到边疆人才的教学实践中。要充实相关教学科研队伍,制定河西经验的总结研究规划。
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任毅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各民族在河西走廊交融共生,蕴含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密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需要学界从多学科、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深入研究和阐释,不断丰富其理论内涵、揭示其实践价值。
此次会议由陕西师范大学与河西学院联合主办,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作为会议支持单位,丝绸之路经济带河西走廊智库与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西北跨境民族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承办了本次会议。
(编辑:闫若之)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