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央民族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市民宗局等单位主办,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第二届红色基因论坛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相关领域的4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红色基因与中国共产党的形成和发展、红色基因的继承与传播、红色基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等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主旨报告环节,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李世龙以《关于红色文化继承与传播的理性思考》为题,阐释了对红色文化的界定与认识、近年来“红色文化热”兴起的原因、红色文化的价值功能。他强调,继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我们要不负使命,始终做好挖掘、研究、宣传和弘扬红色文化这一重要工作。
北京联合大学教授韩强在题为《海陆丰农民革命对党的建设的初步探索》的主题发言中指出,海陆丰农民革命不仅创造性地探索了我们党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的经验,而且对于我们党在农村地区开展党的建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不断健全组织和壮大党员队伍,把党的宣传动员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克服缺点,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使党组织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这些经验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北方民族大学教授高梅在题为《宁夏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保护和开发的当代价值》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宁夏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建立地方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宁夏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工作:一是重视红军长征期间在宁夏活动的资料挖掘、研究和整理工作;二是重视研究习仲勋及西北局领导下的宁夏固原地区革命活动;三是重视研究红军长征在宁夏的线路。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退休干部杨晓哲在题为《关于对马骏烈士事迹的整理与思考》的主旨报告中,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讲述了整理马骏烈士事迹的经过,号召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为红色基因的传承作贡献。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孟凡东在题为《为民族复兴奏响青春乐章——五四运动时期少数民族先进知识分子的实践自觉》的主旨报告中指出,在五四运动中,我国少数民族先进知识分子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在与全国人民并肩斗争中共同树立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意识、共同推进启蒙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共同发动组织群众,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共同创建中国共产党,建设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实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觉醒。
牡丹江师范学院副教授张云霞在题为《五四运动与红路精神的形成》的主旨报告中指出,红路精神(红路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中东铁路为依托,形成的一条连接中国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红色秘密交通线。——编者注)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形成的重要革命精神之一,形成于五四运动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早期,是在中国共产党追求、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凝炼红路精神,一方面有助于厘清中国革命精神的源头,丰富充实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有助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交流讨论环节,首都经贸大学副教授郭锦鹏在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基因的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发言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经济、政治和精神等层面综合阐释了中国当代和未来长远的价值追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新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了导向、领航的作用。四川旅游学院副教授董振介绍了《红色四川》课程和“四川红色文化教育学院”建设情况。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李正军在题为《“彝海结盟”书传奇 红色精神代代传》的发言中,号召继续大力弘扬“彝海结盟”精神,进一步激活“红色基因”,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导向,以凝聚起13亿多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共同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代洪宝作了题为《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及其时代价值》的发言。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刘春霞介绍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辽宁历史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育教学多向度融合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闫若之 实习生 李澳丹)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