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启新时代苏州城市民族工作新征程
来源:中国民族报 □ 曹雪娟 发布日期:2019-07-2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苏州地处我国东南部,自古繁华,进入新时代,经济总量位于全国前列,吸引着各族同胞前来学习生活。截至2019年6月底,全市56个民族成分齐全,少数民族统计人口约24.95万,其中户籍人口约4.76万,登记流动人口约20.19万,为江苏省少数民族人口总量最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最多的设区市。

  近年来,苏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依法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民族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2009年、2014年,苏州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苏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苏州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6家。2018年,国家民委确定苏州市为“深入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强化政治引领,建立完善城市民族工作机制

  坚持党委统揽,将民族工作纳入苏州市全面建设大盘子,作为推进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抓手,加强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在人员编制、经费落实上倾斜,持续推动城市民族工作高水平、高质量开展。

  坚持把民族工作纳入苏州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民族工作会议,分析民族工作形势,建立健全民族工作机制。苏州市委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在此框架下又建立了由市民宗局牵头,市公安、工商、城管、卫生、教育、人社等33个部门参与的外来少数民族经商人员管理服务联络协调小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专项协调组等机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责任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全市一盘棋工作格局。

  2014年,苏州市在江苏省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群众服务体系的意见》,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相继出台文件,建立起少数民族群众服务体系。2017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定了任务分解细化方案,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纳入总体规划,全面部署、通盘考虑,推进相关部门优化服务措施,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苏州市还设立市级民族工作专项经费,通过项目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推动城市民族工作更好开展。建立市、县(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民族工作网络,全面加强基层民族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全市民族工作干部培训,提高基层民族工作干部工作能力水平。加强社区载体建设,推动成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少数民族联谊会等社会团体、组织,鼓励少数民族代表人士成立工作室或志愿团队,拓展民族工作队伍,加强了基层民族工作力量。

  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主要抓手,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实效

  多年来,苏州市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多形式、多方位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知识,每年培育以社区、学校为主的市级创建工作重点单位20至30家,在县(市)、街道、社区、企业、社会社团5个领域成功创建6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2家单位被命名为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坚持宣传教育为主导。苏州市在每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期间,面向各族群众广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和省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及全国城市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展示馆、青少年民族教育示范基地,组织民族文艺会演、民族美食展示、传统民族体育项目比赛等活动,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深入人心,全面夯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基础。

  坚持夯实基础为根本。强化街道、社区在民族工作中的基础地位,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在末端落实。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较多的社区,建立服务窗口,明确专人负责;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相对较少的区域,由街道整合资源,选择一处服务窗口辐射周边多个社区,实现民族工作与街道、社区各项社会事业同步规划、同步推进。组织和引导街道、社区结合自身优势,打造“一品一社区”特色服务品牌。

  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建立健全与新疆驻江苏工作组的合作机制,成立了新疆籍人员服务管理苏州工作站、张家港工作站。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感党恩、讲团结、促融入、树形象”主题宣教活动;组织少数民族经商人员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赴嘉兴南湖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组织少数民族家庭参加“走基层、看变化、聚力量”活动;开办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语言文化政策培训班5期,累计培训200多人次,推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好融入苏州,融入城市生活。

  以创新民族事务工作方法为突破口,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

  以数据支撑为基础,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信息平台。依托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综合应用平台,苏州市建立起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定期深入少数民族人口密集区开展调研摸底工作,收集分析全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生活等情况,先后形成了《新时期苏州城市民族工作的现状与思考》《对苏州服务与管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做法的分析及思考》等调研报告,为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积极扶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业创业。以政府资金补贴的方式,鼓励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1.5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免费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介绍服务。依托苏州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先后为1017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免费职业培训服务,并给予定额补贴。联合相关部门,为1400余家拉面店主动提供上门服务。教育、人社等部门积极做好新疆内高班、西藏中职班的管理工作,民族工作部门认真配合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少数民族学生在苏州安心学习生活。

  坚持依法依规,维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加强对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市县两级民族工作部门建立少数民族法律援助站;编印《苏州市少数民族服务指南》《苏州市外来少数民族群众经商务工法律法规选编》等资料,为来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办理相关事务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指导;与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出地签订协议,建立日常沟通、重要信息通报、重大问题合作等工作机制。

  以引导动员社会力量为主渠道,广泛开展支援民族地区发展进步工作

  苏州市民宗局始终强化民族工作部门的责任担当,充分发挥苏州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优势,坚持“授鱼”与“授渔”结合、扶贫与扶智扶志并行,推进全市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多方位、多层次支援民族地区发展,打造出一系列帮扶民族地区发展的亮丽名片。

  面向贵州铜仁少数民族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红石榴伙伴”活动,已成功举办4期,100多名铜仁优秀小学教师通过到苏州参加培训学习,拓宽了教学思路,提升了教育理念;面向青海玉树开展的“行走的格桑花”活动,累计组织400多名玉树学生到苏州开眼界、涨见识,通过一对一帮扶活动,资助100多名少数民族孩子完成义务教育。

  连续3年联合文化部门组织苏绣工艺美术大师多次分批前往新疆、内蒙古、云南、四川等民族地区进行刺绣技艺指导,为民族地区贫困妇女增收提供帮助。

  引导社会组织对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开展精准扶贫,实施“红石榴籽工程”专项项目,其中包含贫病孤残助学、红石榴趣味书屋、乌江鱼类增殖放流及濒危动物保护等子项目,累计投入帮扶资金76万元。

  近年来,苏州市民宗局还多次组织本市民贸企业、少数民族企业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等对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等民族地区开展了一系列帮扶工作,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支持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方面作出了应有贡献。

  (作者系苏州市民宗局局长)

(编辑:闫若之 实习生 李澳丹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